其實,前兩天我寫了一篇關于孫連城的文章,打算發的時候覺得不夠嚴謹,舍棄了。可是翻來覆去我還是想寫寫他,因為他這樣的人在現實中太多了。
安分克己
首先,他是值得表揚的。起碼他廉潔奉公,不貪不占啊。他還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在家不談工作。一開始大家看到孫連城跟鄭西坡說,有事辦公室談,以為他是敷衍,故意刁難,可看到后來山水集團帶著東西去拜訪孫連城被拒絕后,才發現這是他的原則。
這個原則很好。有事辦公室談,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貪污的發生。從他的“自白”也可以看出他不貪污受賄,也不干違法亂紀的事。正因如此,他才敢在李達康面前立軍令狀,說自己絕不會出丁義珍那樣的問題。
可是他身為光明區的區長,克己“克”得有點厲害。丁義珍出事后,李達康委任孫連城為光明峰項目的總指揮。“一一六”事件發生時,李達康問他大風廠的事情,他一概不知,說這都是丁義珍干的事。可是山水集團的拆遷協議明明是和光明區政府簽的啊,他身為政府的“一把手”居然毫不知情?
還有信訪站窗口的事情,每月他也有接待日,可是他對這些事都漠不關心。怪不得丁義珍這個“一把手”敢胡作非為,因為“二把手”是個“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性子。
安分守己是好事。職場也最怕那些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不惜毀滅他人的人。“一二把手”為了利益相爭,那絕不是好兆頭,會對一個地方的發展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這也是為什么省委書記趙立春會調離李達康,讓他去林城當市委書記,讓高育良繼續做呂州市委書記的原因。
孫連城公正廉潔值得贊揚,但有些事他也該心里有數。雖然不一定非要和“一把手”撕破臉,但是該提意見的時候不應該懦弱不前,甘愿做一個“擺設”。
缺少銳氣
孫連城的性格決定了他當不了“一把手”。他身上缺乏殺伐決斷的銳氣。
接手光明峰總指揮后,面對“一一六”事件,他龜縮不前,全憑李達康的指揮決策,連個想法、建議都沒有。只會說“領導讓我們怎么辦就怎么辦”,怪不得李達康會說:“屁,讓你們全出,你們出得起嗎?”
“一一六”事件基本處理完成后,李達康跟孫連城說,政府墊資必須收回來,讓他想辦法從山水集團要回來。他一臉無奈地說,丁義珍跟他們以光明區政府簽的協議。李達康說,你就不能以丁義珍腐敗的事實,推翻之前不合理的決議嗎?還有新大風廠的占地問題,我相信他絕不是沒有辦法解決,而是嫌麻煩。
他說李達康不讓他當區委書記,所以他有情緒,不愿意賣力干活。可是以他這樣無用無謀的人,單憑應付了事,李達康會推薦他做區委書記嗎?
現實中,我也最煩那些愛擺“老資格”的人。提拔年輕干部,他們有意見,說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是你尸位素餐這么久,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黨和政府憑什么推你向更高的崗位嗎?你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可是你自己的本職工作真的做好了嗎?
要改革,要發展,最需要的就是“李達康式”干部,他們身上的魄力和能力、決策力和領導力、銳氣和霸氣、勇氣和底氣,會充分調動他們的智慧,使他們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做出有擔當的決定,從而不斷開創改革的新局面。
得過且過
劇中一個有意思的情節,把孫連城“混”的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每天他辦公室門前排滿等他辦事的長隊,大家按照順序一個個來。大風廠鄭西坡排了三天隊,終于見到了他。孫連城跟鄭西坡說,離下班只有二十五分鐘了,夠你說的了。他三言兩語說了政府的困難,因為沒有工業用地,沒辦法。鄭西坡說,那怎么辦?他說,等著吧。一會他看了看表,說,時間到了,我該下班了。鄭西坡說,別啊,我們還沒談完。孫連城說,那你明天接著排隊吧。
還有“信訪辦窗口”事件,為了讓他知道錯在哪兒,李達康特意讓他在窗口那匯報工作。他蹲得腿都麻了。信訪辦劉局長問他,要不撥點經費,改改窗口?他說,算了,李書記也沒明說要改,先這么地吧。于是,這事又拖了起來。
直到李達康打電話訓斥他,他才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買四把小板凳放在窗口前。這事情的結果,到現在我們還沒有看到。不過,這個人,我們可是看透了,十足十的得過且過思想。
不讓他升遷,他有情緒,我們可以理解。可是連自己分內的事都做不好,能原諒嗎?別說超額完成了,這完成效果打個對折都不止啊。這樣的干部能是好干部嗎?做好事才能升遷,不是升遷才做事。更可況,以他這樣的思想,就算讓他當了書記,他能好好干事嗎?
有讀者說他特別討厭孫連城,其實我也特別討厭。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人比趙德漢還可惡。孫連城是不貪污腐敗、不結黨營私、不違法亂紀,可是他不作為啊!如果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尚可原諒,可是現在李達康賦予了他權力,可他嫌待遇不落實仍舊不干活,可以被原諒嗎?
職位不是領導給的,而是用自己的能力和政績換的。
近些年,國家也陸續出臺政策,嚴厲懲治“不作為”、“慢作為”和“亂作為”。真心希望我們雖不做趙德漢,但也絕對不能做孫連城。正如那句老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周一至周五更新,歡迎交流討論
轉載等事宜請簡信經紀人:加油小毛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