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還記得我上一次回故鄉是在春季。那時節風兒和煦,麥苗青青,田埂上滿是紫色和白色的地丁花。閑來無事,便和母親去田間地頭尋馬蘭頭的萌芽,剪了做菜吃。走上田間小路,時不時會尋到溝渠邊的斜坡上??吹揭郧澳切┟┎葸€在長著鮮嫩的花苞。雖然再不似孩提時那般熱愛那白嫩嫩的芽兒,卻也饒有興味的采了一把,重溫兒時收獲的愉悅。
? 趙莊的老宅子是早已不住人的了。但每次回老家,還是忍不住要進屋子里去看一看。去爸爸的書柜里翻翻舊書,看看他珍藏的那些老照片,還有墻上早已剝脫不全的,兄妹倆人得的獎狀。
2.? 那天從老宅回來,在路上遇到了隔壁的本家大爺。他拎了飯食正要去莊子里,看到我們就熱情的打招呼。他說,他帶了些吃的正要回去喂貓,貓咪不肯搬家呢!就這樣,幾個人站在路邊寒暄了一會,聊了各自的近況,也聊了村子的近況。告別時,他頗有觸動的說,人啊,就是戀土難移!不管你走到哪里,也不管別處的屋子多么好,到老了老了,還是想要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去,這是怎么也改不了的習性啊!你看我吧,沒事就想回村里轉一轉。就算那里什么也沒有了,可要是不回去看看,這心里就不舒坦!
時間的小河自顧自的緩緩流淌,永遠都是不緊不慢,勻速前進著。一些遙遠的記憶漸漸的褪了色,淡去了。但,彼時,那吹拂面頰的春風的溫柔,燕子從旁掠過時發出的啼鳴,至今還印在我的心田。
呵,我摯愛的故鄉!
我忘不了,卻也回不去的,永恒的童年!
3.? 在故鄉度過的純真童年,是記憶中歡樂的凈土。那小小的村莊靜臥在彎彎的小河邊,河流兩岸是大片的田地,田地圍繞著大大小小數個村落。村子里滿是青綠的樹木,樹木掩映下,房屋錯落有致。而村東口那座石墻紅瓦的房子,就是我兒時的家。
? 那時候,村子里家家戶戶都是開放式的庭院,沒有圍墻。各家屋前都會種點花草,屋后伺弄著個小菜園。有蔬菜有水果,自給自足。家里養的那些小雞呀小鴨呀,咕呱呱叫著,滿村子快樂的溜達著。它們喜歡東撓撓,西抓抓,尋找那散落在各個角落的谷粒和蟲子。
? 那時候日子很窮,窮到大部分衣物都是親人親手縫制,不時髦,但溫暖。那時候的家,沒有 24小時熱水,冬天一個月去公共澡堂洗一次澡也是常事。那時候,人的欲望都很少,春種秋收,晴耕雨讀。日子簡單,質樸。
但那在故鄉度過的童年是其樂無窮的。春天我們爬樹摘桑葚;夏天下河游泳捉蝦;秋天去地里挖紅薯掰玉米;冬天去池塘溜冰玩雪。
? 4. ? 孩子們盼望著過各種節日,不僅僅是因為有很多好吃的。例如,哪一家要是殺了只大公雞,女孩子們定會眼巴巴望著。巴望著主人潑出那盆拔下的雞毛,好從里面挑揀出最美麗修長的羽毛,用來做美麗的毽子。那一地雜亂的雞毛,能成就她們無限的樂趣。
? 等到了過年,哪戶人家要是殺了豬,就更熱鬧了。村里大人小孩都會來看。廚房里,主婦們燒出一桶又一桶的開水倒進水坑里。主人家請來的屠夫,在一旁磨刀霍霍。待到眾人齊心協力把豬捆了,抬上案板,豬那殺豬般的嚎叫會響徹整個村莊。這時屠戶持刀上前,與豬對決。片刻間,豬便沒了聲息。等它慢慢的灑盡了一腔熱血,就被投進開水坑里,洗凈刮毛,開腸破肚。屠戶按部位將豬分割成前架,肋條,坐臀,內臟等。主人家先留下足夠自家過年吃的部分,余下的,就掛在門口臨時架起的木架上出售。村民們紛紛上前圍觀挑選,品評豬肉的好壞。孩子們呢,早被屠夫丟出的一個玩意兒吸引走了,那其實,只是一個豬膀胱。膽大的男孩們把它撿起來,氣球一樣吹的滾圓,再拿細線扎上口,就可以把它當足球踢起來了。
時間久了,有些記憶確實漸漸淡去,消失了。可剩下的這些小小的記憶碎片,卻像是記憶長的胎記,印存在你靈魂的深處。
5.? 可再熱鬧的回憶,也終究抵擋不住小村莊沒落的進程。如今,人去村空,田園將蕪。村民們向往著更富裕的生活,更繁華的世界。他們選擇去他省,去省城,去市里,縣里,或去了鎮上??傊请x開了村莊。那些留守的,早已垂垂老矣。離去的,大多也已有了自己的歸依。還有誰,會再回到這里生活呢?小村莊,它像極了一個邁入暮年的老人,只有孤獨而靜默的,等待著我們偶爾的探望;又像是遙遠的童年記憶,等待著我們偶爾的記起。
故鄉,我那忘不了,卻也回不去的,永恒的童年。
我是三顛,正在參加:
http://www.lxweimin.com/p/3e645ffecf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