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雪原
前言
近年來后宮大劇如群芳爭艷,宮斗劇鼻祖《金枝欲孽》便是開在我心上最盛的一朵,十余年來仍然歷久彌香。連后來大熱的《甄嬛傳》作者也承認,從《金枝欲孽》中獲得了不少靈感。如果說《甄嬛傳》是甄嬛由天真少女到腹黑女王的打怪升級復仇史,那么《金枝》便是一部四女主宮斗糾葛、欲海浮沉的現世錄。從一開始,每個人都好,每個人都壞,好的不那么徹底,壞的又情有可原,到最后,結局不過空留一聲嗟嘆。
一部好的劇作離不開良心的劇本,《金枝》的劇本可以說是鬼斧神工之作,不僅用詞講究,臺詞文雅;最大的亮點是草蛇伏線,綿延千里,首尾呼應,圓融一體。大伏筆有烏鴉、笛子和詠嘆調、手帕和《卜算子》,以及數條感情線的發展轉變,一起貫穿始末。小伏筆有“路”的隱喻,首尾馬車的暗示,也依舊扣人心弦。作為一個金枝迷和金枝通,這一篇文章,我就一起帶大家扒一扒“烏鴉”這一動物是如何成為伏筆的,以及編劇想借“烏鴉”的意象表達什么——話不多說,快上車!
【烏鴉】
象征一:皇權與壓制 服從與反抗
場景一:素鸚被冤打碎觀音,真兇原是筑巢烏鴉
背景:如妃娘娘生產兇險之際,宮女素櫻卻不慎“打碎”了送子觀音,被認為是不祥之兆,抓住要處以重刑。素櫻嚇得躲在井里,被孔武救出,躲在奉先殿內,宮女安茜找來。追查的公公趕到,素櫻即將被抓走,危急關頭被孔武尋出真兇——原來紫禁城的烏鴉為筑巢,愛收集發光的小玩意兒,所以打碎了送子觀音,素櫻是被冤枉的。
分析:到這里,我們松了一口氣,方知是一場誤會,原來這樁案子是紫禁城的烏鴉所為,可還素櫻一個清白了。然而,事情真的有那么簡單嗎?
場景二:安茜解釋真相 引出烏鴉身份
背景:安茜去跟如妃手下的頭號公公鄂公公解釋事情的真相,卻遭其駁斥——“難道你要我治罪烏鴉?你知道紫禁城的烏鴉是何等身份嗎?”安茜心下悲涼,知道素櫻難逃一死。
分析:見罪了如妃的罪名是一定要有人擔的,而烏鴉身份貴重,便只能由婢女素櫻來擔。哪怕不是素櫻做的,素櫻也難逃一死的命運——我們在為素櫻扼腕嘆息的同時,不由生了幾分好奇,普普通通,甚至被人嫌棄晦氣的烏鴉,為何在紫禁城處變成了身份矜貴的象征?且等一一為你揭開——
【劃重點】場景三、四、五:烏鴉原是神鴉,層層揭開皇權
我們將場景三、四、五合起來一起分析。編劇通過三個場景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為我們剝開了“烏鴉”之謎,原來烏鴉是大清朝的神鴉,身份比人還高貴,直指“皇權壓制”這一象征。
場景三:陳爽因烏鴉險喪命 泄憤打烏鴉遭叱罵
背景:陳爽為了找些值錢玩意兒去找烏鴉巢,誰知道烏鴉飛起驚了他,他險些從屋檐上掉下來喪命。他一時泄憤,便拿石頭砸烏鴉,被曹大人看到遭到嚴厲的斥責和威脅。
曹大人:小鳥?你可知道這叫神鴉。沒有這些神鴉,也不會有我們大清王朝。我告訴你,在紫禁城內,任何神鴉少一根羽毛,你也會人頭難保?!?/p>
場景四:天真素櫻問起烏鴉 安茜解釋神鴉由來
背景:安茜迫不得已給素櫻送藥,好心欺騙她不久就可以回家了。素櫻進宮較晚不知規矩,天真地問道會怎樣處置烏鴉,安茜不忍,道出烏鴉之所以被奉若神明的由來。素櫻死后,安茜傷心自言自語。
安茜:當年老祖宗在遼東總兵李成梁那兒為奴仆,李成梁發現老祖宗腳踏七星,所以相信他總有一天會應天命而入主中原,所以暗下殺機。但老祖宗已洞悉先機打算寅夜逃亡,對方派兵追殺,在生死一刻,忽然天上一大群烏鴉飛到老祖宗身上,讓追兵以為是一棵樹,瞞過了追兵所以得以死里逃生。所以從此之后太宗皇帝就立下組訓,吩咐不許傷害烏鴉一絲一毫,還加立一支桿以作供奉。就是如今景陽宮廷內的索倫桿。
場景五:孔武不平素櫻之死 ?白楊勸阻孔武無果
背景:孔武發現素櫻枉死(那時他還以為和他吹笛合奏的是素櫻!其實是安茜),實在氣憤難當,便不理宮中禁忌,拿彈弓射殺烏鴉,被孫白楊發現,好言相勸,孔武道人命竟不抵烏鴉命,反遭孫白楊欣賞??孜鋵O白楊說,他日他一定有一天會飛黃騰達。
孫白楊:如果你知道烏鴉在紫禁城的地位,你就明白,我不需要找任何機會向你報復?!?/p>
孔武:不用跟我說拐拐彎抹角,如果想跟我說什么索羅桿的傳聞,說什么烏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你可以省口氣?!?/p>
孫白楊:既然你了解宮中的禁忌,你應該對我客氣一點,因為你的性命在我手上。
……(略去一些和烏鴉伏筆無關的言語沖突)
孔武:正因為這兒是紫禁城,枉死、冤死的人每天都是,但從來有人過問嗎?就算你這些所謂的官,和那些宮女有甚么分別,還不是奴才,一個連性命也及不上烏鴉的奴才。
【再次劃重點】場景三、四、五總分析
場景三四五十分重要,點出了烏鴉代表的核心——皇權與壓制,以及圍繞壓迫的服從與反抗。
在場景三中,借由曹大人之口再一次點出了烏鴉的身份——傷了烏鴉人頭難保,此處明著說陳爽,作用卻是讓一旁的孔武也知道了烏鴉竟是大清朝的神物,不免聯想到素櫻的安危。
在場景四中,借由安茜之后道出了神鴉的緣由——原來是曾經救過太祖一命。這段話在我們如今看來很諷刺,原因有二:
1.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個故事不過是皇帝為了合理化自己奪權建朝而捏造的傳說罷了,古代常有這樣的傳說,“紫氣東來”“手斬白蛇”“錦鯉腹中書”乃至“神鴉庇護”,其目的都是為了暗示這個人有真命天子之象,做皇帝乃是天命。
2. 所以人命比烏鴉貴,不過是因為奴才命比皇帝主子命賤上千倍罷了。
所以編劇借神鴉的由來,犀利指出一個封建專制王朝對人的壓制——皇權壓迫,貴賤分明。主子便可以顛倒黑白,肆意責罰;奴才便只能忍氣吞聲,任由擺布,臨了還成了烏鴉的“替罪羊”——不得不嘆一句“可悲可憐”。
在場景五中,又借孫白楊之口強化了烏鴉的身份。你或許會感到疑惑:“皇權壓制的象征已經由安茜之口解釋地分明了,為何還要再加這樣一個場景呢?”
常言道:“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本巹」砀窆?,怎能止步于點出皇權壓迫,圍繞著皇權壓迫,看每個人的對此的反應,才是主角的性格特點顯山露水之際,才是命運伏筆提前埋下之時,才是人性可供深挖之處,才是一幅后宮蕓蕓眾生相。
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每個人的反應:
孔武:不懼禁忌,射殺烏鴉。并說:“正因為這兒是紫禁城,枉死、冤死的人每天都是,但從來有人過問嗎?就算你這些所謂的官,和那些宮女有甚么分別,還不是奴才,一個連性命也及不上烏鴉的奴才”
——反抗規矩,不服強權,從不認命。膽識過人,正義感強。
安茜:雖然盡力為爭取,但知道無力回天,只能為素櫻求得全尸。并說:“姑姑幫不了你什么,這是宮中的規矩,宮女犯了錯就要死。”
——服從規矩,承受強權,從來認命。聰慧自知,清醒悲哀。
當然還能從中看到孫白楊的世故圓融、鄂公公和曹大人是徹底的皇權的執行者和“走狗”,等等等等,一派眾生相。
于是,一系列的場景三四五以神鴉的荒謬性既點出了封建王朝對人的壓迫,又刻畫出了不同人在這一制度下的想法和行為。后者著力凸顯了孔武和安茜的性格反差——在平行時空、雙線并行的兩人,一個不服,一個認命。我們不由得浮想聯翩:這兩個性格如此懸殊互補的人,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發生怎樣纏綿悱惻的故事呢?
編劇是個聰明人,在分場景敘事之后,在下一個場景,便讓我們的孔武和安茜聚首到了一起,并產生了大段大段的對白。兩條平行線第一次交匯,一條感情線就此拉開帷幕。
作者的話
金枝欲孽是我心頭大愛,圖都是我一張張辛苦截的,臺詞也是一句一句手打的,如果你喜歡的話,不妨點個贊再走吧~感謝!(當然歡迎金主們拿錢砸暈我嘿嘿)
下篇看點
篇幅所限,上篇就到這里,下篇又會有什么呢?
【場景六】孔武與安茜,性格懸殊的兩人相聚奉獻殿里,發生了這樣的對話,可以視作為“神鴉”事件的延續:
安茜:我知道,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只要我們還是奴才,路還是一樣。就算我們咬破嘴唇,也不可以說半句辛苦。只要我們的主子要我們死,我們也要開心的死,心甘情愿的走。
孔武:我絕對不會心甘情愿,與其哭哭啼啼的認命,我寧愿靠自己一雙手去改變命運。
安茜:但依據宮中規矩,我們做宮女不可以擅自拜祭,我連堂堂正正起一個火,給素櫻燒紙錢也沒有資格,遑論改變自己的命運,談何容易。
孔武:奴才并沒有宮內宮外之分,最重要的是你的心靈。這個奉先殿,全紫禁城的人都說,要拜祭的只可以拜祭老祖宗,我孔武偏偏說不是!這些那么狗屁不通的規矩,只不過是想告訴我們做奴才的,就算是死后,也不可以給當做是人一般看待。
平行敘事的時候,主人公的性格矛盾是要我們自己去品的。而把兩個人放在同一個場景里,把矛盾擴大化為沖突,就是要告訴我們——他們的羈絆是如何產生的。
有一句名人名言,請掏出小本本記好:
有反差就有愛情,反差越大越虐戀。——林語杉
另外劇透一個:我非常喜歡安茜孔武這對CP。并且我始終認為,孔武喜歡安茜還是有三分天意,即他由衷的相信那條絲帕是安茜的,安茜是他的“有緣人”(雖然后來并不是,這個我之后有空會扒一扒)。而安茜喜歡孔武全在“人為”——而奉先殿這個場景就是安茜愛上孔武的第一步。當然這是我一家之言,歡迎金枝迷們交流。我會在下篇詳細地開扒~
【場景七八】是不是對孔武好感值飆升了?是不是覺得他是一個不服皇權的有個性的人?等等等等!那他奉先殿走水之時,拼死冒火救出太祖爺牌位是怎么回事?那他被安排到喂神鴉的任務時,甘之如飴地接受是怎么回事?這不是前后矛盾嗎?孔武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編劇想搞什么?
【烏鴉還代表了什么】細心的朋友一定會發現我的標題是“象征一 皇權” 烏鴉我求求你不要虐我了......一個烏鴉象征一我已經寫了幾千字了.....(烏鴉說:“要找你找編劇,這鍋我不背!”)編劇詭秘一笑,這么精良的作品怎么會如此簡單?烏鴉居然還有第二個第三個象征!
【還有哪些伏筆】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大伏筆有烏鴉、笛子和詠嘆調、手帕和《卜算子》,以及數條感情線的發展轉變,一起貫穿始末。小伏筆有“路”的隱喻,首尾馬車的暗示,也依舊扣人心弦。(再次給《金枝》的編劇跪下Orz)我會視《烏鴉篇》的反響情況接著開更,大家喜歡的話會開一個連載~
作者簡介
我是林語杉。換個名字 ,重新出發,希望你們記得我的名字。
專注與你們分享我見過的人,走過的路,我鐘愛的書與影,我光怪陸離的內心世界。不喜雞湯干貨工具書單型文章。一向認為好的文字不作指導,只作陪伴。
長期被失眠困擾,晨昏顛倒,常于深夜出沒行走碼字,文字一無所有,卻能給我安慰。
先定個2017年的小目標:在簡書扎根,找到有我立足的方寸之地。
目前在連載《甄嬛傳》紅顏外傳系列和《金枝欲孽》伏筆系列。我是這兩部劇的骨灰級粉絲,歡迎同好們前來與我交流。喜歡我文字的,順手點個關注和喜歡吧,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