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銷售說的神乎其神的,有恨不得有108個方法可以提高你的銷售的技巧。
其實銷售并不復雜,追究原因是你沒有理清自己的銷售思路導致做事混亂,沒有章法,最終呈現的復雜局面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三個實戰技巧,上午學完,下午就可以直接用,還請大家用心看。
一風險承諾:
當你在x東買了蘋果6,如果在家發現有質量問題,七天內無理由退掉。
比如你在x機構報名“公務員必過班”的課程,如果最后考試沒有過,你可以免費再次學習或者直接進行退費
以上兩個例子很顯然都對說服用戶購買自己的產品極有幫助,因為他們把原本需要消費者承擔的風險轉嫁到了自己身上。
不管這個風險是:手機有問題還是考試過不了。
人們在購買產品時之所以會猶豫,是因為他們害怕承擔決策錯誤的風險。當你把這風險轉移給自己或者自身承擔一部分后,消費者購買幾率大增。
比如向老板請求加薪,你可以說“要是我下個月業績沒有達標,薪水可以降為原來水瓶”把加薪之后員工績效沒有增長的風險轉嫁到自己頭上。
曾經我面試了一個小伙子,覺得能力確實一般,跟崗位確實不匹配,不過后來還是決定要他,因為最后他說這么一段話:
“我可以免費為公司打工兩周(不簽合同),到時候您覺得我依然不適合這個崗位,直接讓我走就行,工資也不用付。要是您覺得我干的不錯,咱們在簽合同。
二降低要求難度
在泡妞界,有一本書很火,叫《謎男方法》主要是教男生如何在夜店短時間內把美女勾引上床。
在你初步搭訕成功后,跟你玩各種酒吧小游戲(比如喝酒啊、猜拳啊、跳舞之類的)
在進一步熟絡后,會提出進一步的小要求:開車帶她去另一個地方聊天喝酒——邀請她去自己家看可愛寵物——邀請她和自己坐在床上看DVD……
其實就是把一個大要求分解成很多要求,通過降低完成難度,增加對方答應自己的請求。在對方答應了第一個請求后,對于后面的小請求通常也不會拒絕。
三暗示“稀缺性” :
最簡單的解釋:今天你不買,以后在想以這種價格購買就沒機會了。
為啥“雙十一”的時候買了那么多自己并不需要的東西。因為這么便宜一年就一次,具有“稀缺性”。
為什么大部分售樓小姐在賣房子時會告訴客戶“這套房子是我專門為您向領導申請的優惠”其實也是在暗示產品的“稀缺性”——“你這次不買,以后就沒有這個折扣”了。
人類對于失去某件東西的感知強度要遠大于得到某件東西
當你在超市看到商品大折扣,在自身購買力合格的情況下,是不是也產生了“臥槽,這件商品這么便宜,要是不買豈不虧了”。
在對方的腦海中,把錯過這次機會和痛苦的感受建立起聯系,那么成功說服的把握就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