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我們一群驢友幾十人,冒著風雨急沖沖地趕路?,F在過了正午時分,莫干山上下起了毛毛細雨。
山中水氣充足,霧茫茫一片,能見度不足20米。大伙想到這啥也看不清的天氣,勁頭也沒來時那么足了。
靠近山頂有一歇腳處,大家填飽了肚子。雖然一路沒有風景可看,耳邊倒是風聲雨聲、竹葉沙沙聲,和著春雷聲,共奏一首悅耳交響曲。也好,聽著這大自然的音樂繼續上路吧,只是天氣有點濕冷。
莫干山上古木又高又直,如劍插云霄,碗口樣粗壯的竹子成片成林。霧越來越厚,我們這隊驢友在濃霧中穿行,恍若群仙們闖進了王母娘娘的瑤池圣境。
我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美。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浸淫在詩意、空靈、朦朧的畫面中,喜悅感漸漸升起。一掃沿途的辛勞和失落,心想一直這樣走下去也不枉此行了。
穿過一大片竹林,耳邊漸漸傳來了很大的聲響,以為風雨又要來臨,不免心驚。猛然看到前方一川瀑布掛在崖邊,淙淙作響。石頭上刻著“劍池”,原來這就是有名的觀瀑處。
水花飛濺,煙氣蒸騰,再加上雨霧的效果,一時天上人間,分不清是人間還是仙境。
個個都在拍照留念,要在美景前留下倩影。突然聽到有人在喊:“快看那里!”
我靠近欄桿,循聲望去,星星點點的粉色映入眼簾,再走近些,一樹紫粉撲面而來,我幾乎要驚叫起來!
我被它的美震懾住了,出神地凝望著。
你見過一株從谷底搖曳著一直開到山頂的花嗎?
這是一株幾百年的玉蘭樹,也叫辛夷樹,孕育了整個冬季,在早春開放。它不用綠葉的襯托,寒意未消時,像紡錘一樣小小的花骨朵已俏立枝頭。它有點粉,帶點紫,在雨霧中忽隱忽現,像一位披粉戴霞著霓裳的仙女,在劍池邊翩翩起舞,盡顯嫵媚與妖嬈,飛瀑成了她的背景和音樂。
它是整個山谷的亮點,那時仿佛只有它的存在。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贊嘆著,嘖嘖稱奇聲不絕于耳。
想起了文征明的《詠玉蘭》:
綽約新妝玉有輝,素娥千隊雪成圍,我知姑娘真仙子,天遣霓裳試羽衣,影落空階初月冷,香生別院晚風微。
這首詩難道不就是為它而作么!
不遠處有一涼亭。春秋末年,莫邪、干將夫婦曾在此練劍,眺望吳越故土。
我從未對一棵花陷入如此長久而深刻的觀望。它是一株花嗎?不,它已修煉成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風骨昂然又姿色超群。它寂寞嗎?酒香不怕巷子深,花美名聞深山谷。我想,能來此一睹花容的游人都是冥冥中的緣分。沒有早一步晚一步,來時,它剛好以一種最美的姿態綻放。
我想起了王陽明著名的一句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分明起來。
我想再駐足一會,無奈隊伍已催促下行。我一步一回頭,只想讓它在我的視線多停留片刻。
美好的東西相見是緣分,轉身離去,又不知何月何日再見,再見時又不是今日這般模樣!
美好的東西存在于過往、記憶中。
我們到達山腳時,雨也停了。莫干山漸漸露出了它的真容。層層修竹掩裹,山頂白霧繚繞,幢幢別墅點綴其間。
美哉!莫干山不愧為江南第一山。更有一位美仙子居住其間,令人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