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這么多,也不知道新人是否能聽得進去,不過我有時覺得年輕人走點彎路也并不一定就是壞事。
作者:再生香的小書桌
坐標:長三角1.5線城市
學歷:211重點大學本科,985高校碩士
職位:銀行中層
又到一年畢業季,今年翻看新員工的簡歷,最小的是96年出生的,直感嘆光陰如梭。
作為一名職場新人,頭三年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可能會迅速駛入快車道,逐漸成長為組織里的中堅力量,而有的人可能就一直在等候區,不上不下的走下去,蹉跎了歲月。
長期在行政人事部門,看到一代代新鮮出爐的大學生都在重復自己當年的軌跡,很想和他們聊聊頭三年新人們都要注意哪些事情,我簡要歸納了如下幾條:
一、收斂鋒芒,不要眼高手低
一般新人都是從比較初級的工作干起的,只有少數是直接接手重要工作。比如銀行新員工通常從柜員做起。我記得,有一年,我們招了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的男生,新人入職培訓后被派到網點做柜員,結果經常被客戶投訴,原因是業務辦理得太慢。其實,在入職培訓來看,他就不愿意和其他員工一樣去認認真真的學習點鈔、輸入等業務技能,感覺太Low。
后來,他主動找人事上談話,大體意思是說他到這里不是來做柜員的。人事上向他表示大家都要從基層柜員做起,并承諾這只是培養新人的一個起點。后來,這名男生如愿轉崗去做客戶經理了,可指標業績還是網點倒數,這次他又把原因歸結到領導對他不重視,不愿意教他,所以做不出業績。
再后來,他逐漸被邊緣化,領導越來越不放心把重要客戶和業務交給他,最后,他自己提出了辭職。有時候,新人會高估自己的實力,覺得企業對他不夠好,他一定要到社會上去碰一下壁,才知道其實自己的能力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在一個企業里面不滿三年,幾乎是很難做出點事情的。很多人聰明、能干,付出的心血也比常人多幾倍,但后期發展卻并不一定好,這里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沒有在一個崗位上穩下心來好好干點事情。每次跳槽到一個新單位里面至少經過3 個月的試用期,才能真正在一個崗位上施展拳腳,要想升遷,至少又要一年的考察,大好時光就這樣被浪費掉了。
我剛入行時被分配在城區一家中等規模的網點工作。我自詡是985高校畢業的,又是研究生,在我看來,當時的很多管理制度既陳舊又迂腐。
還沒工作幾天,我就和領導提了很多想法和建議,現在回想起來都傻的要命。企業最怕不懂具體工作卻愛瞎提意見的人,而且一個運轉了多年的企業,已經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即便有某些漏洞,領導也是心知肚明的,更何況哪家企業不存在管理漏洞呢。
不過,我還算非常幸運,遇一位好領導,他沒有敷衍我(至少表面上沒有),而是非常認真的聽完我的“長篇大論”,還鼓勵我多思考,我直到現在心里還對他充滿感激。年輕人剛進入職場血氣方剛,容易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我非常贊成年輕人是來改變這個世界的,但是在這之前是否可以以觀察和適應為主,即使對企業的一些制度有看法,也盡量工作一段時間并做出一番周密的調查研究后再向領導匯報。
二、調整心態,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
對新人而言,職業技能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尚處于定型階段,心態對職業生涯的作用就更大了。說到個人素質對職場成功的影響,我個人體會是:“心態大于技巧,習慣大于知識。”
新人通過2、3年的摸爬滾打,也逐漸看到了一些社會陰暗面,發現了很多現實問題,但是自己又無法改變,如果這時不能用一種積極的眼光去思考與看待,要么變得憤世嫉俗,渾身上下充滿戾氣,要么頻繁跳槽,這將對你今后的職業發展大為不利,畢竟,真正決定你職業生涯成功與否并不在30歲前,而在30歲以后。
我們單位曾經招過一個非常優秀的新員工,無論從學歷、能力來看都很不錯,領導也有意栽培他,把他派到業務最多最全的一個網點,他當時也確實很賣力,幫助網點領導完成了好幾個大型項目。后來,單位競聘助理干部,他覺得自己勞苦功高,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結果沒有選上,心態一下就不好了,工作也不好好干,還經常在直屬領導面前發牢騷,說選上的那個同事家里是有背景的,可以為單位拉存款。
剛開始,大家還是比較同情他,時間一久就煩了,最后搞得同事關系很緊張。后來,他又參加過兩次競聘,都沒有選上,最終還是自己打了辭職報告,聽說在新單位也沒有干多久就又跳了。
其實,作為新人,要積極地看問題,首先要明白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利潤是它唯一的標桿,競爭是它的基本法則,社會環境能夠提供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它的資源。作為一名無背景的普通員工,我們能提供給企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資源是一份智力和勞動力。
但有的企業并不是完全按照為企業提供的智力和勞動來分配價值的,比如有的員工身后有一塊企業依賴的社會關系資源,這時候企業會把這塊資源視為員工的附加價值,有的企業甚至為了這塊社會關系資源刻意創造崗位,這時候該員工的價值更多就體現在這塊關系資源上。
不要覺得只有央企、國企才拼爹拼關系,我很多在外企、民企,甚至在國外工作的同學也都提到過這種情況,比如在美國求職就業,稍微好一點的公司都要你提供推薦信,也會看你的家庭背景和社會資源,這很正常。
三、專注本職,打磨好硬本領。
沒背景的普通人不用絕望,這個社會,不公平是絕對的,公平是相對的,一個沒背景的新人想要嶄露頭角,關鍵還是要把自己的手頭工作做好。企業認識一個人也主要是從他的工作去觀察的。
如果你整天工作小錯不斷,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還經常給領導捅簍子,或者愛耍小聰明,工作中掂輕怕重,你就會給別人留下一個負面的印象,時間久了,就會被人看死了,那以后你的前途也就定格了。
尤其是剛剛工作的新人,大多在基層,與領導發生直接接觸的機會并不多,所以領導在判斷時往往會從交往中不多的小事情入手去評價一個人。我做行政工作的,對這些體會還是比較深的。行政工作是非常瑣碎且繁雜的,而且往往事情辦好了領導會覺得順理成章,但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領導或同事馬上就會有覺察。
比如,有一次開大會,會前我就把報告材料給領導了,但是會場上領導突然發現沒有帶,我也沒有帶,只好讓同事傳真一份到會場。后來,再遇到這種情況,我一定是復印雙份,自己再帶一份到會議現場。
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適當超越領導對你的期望。準時完成各項工作是領導對下屬最基本的期望,再沒有比工作拖拉更讓領導惱火的了。尤其在一些重大工作上,如果我們總是能保質保量提前完成,能讓領導感覺到我們腦子里有根筋,知道輕重緩急,能擔大任,那么離“加薪升職”就不遠了。
所以,作為下屬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一旦接受任務,就要全力以赴,保證目標實現。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盡量提前完成任務,提前提交工作成果。有一次,領導前一天下班前告訴我,讓我加班起草一個報告,我也按時完成了,但是我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不喜歡提前到辦公室,總是踩著點進,這個習慣非常不好,領導提前半小時到了單位,結果找不到我很是惱火。
所以以后遇到這樣的情況,要么提前到辦公室把報告交給領導,要么當天晚上把寫好的報告直接放領導桌上,當然我還是建議提早到辦公室,這樣你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比較從容的時間,從容的制定一天的計劃,也能比別人更快的進入工作狀態。
另外,我認為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這不是理想主義,我工作這么多年,發現但凡真正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都是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并享受其中。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樂此不疲,才會全情投入,才會更加關注自己在這一領域的專業提升,而非升職加薪等回報。
如果你現在做的工作是你極其厭惡的,甚至每天去上班都要內心掙扎一番,那我真的建議你可以考慮換一份工作了,哪怕這份工作待遇再高,福利再好。
說了這么多,也不知道新人是否能聽得進去,不過我覺得年輕時走點彎路也并不一定是件壞事。呵呵。
End.
作者為985高校商學院碩士、211重點大學理學學士,目前從事金融領域,專注干貨分享,勵志做一個有溫度的輸出者。(圖片來源網絡,文字版權歸原作者!)
已經花了99%的時間讀完文章的你,一定不介意再花1%的時間為我點個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