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阿凡達》評論
生態世界——就是通向未來社會的童話,電影《阿凡達》就這樣一部現代生態電影童話。
潘多拉星球上的納美人,他們生活在古老的樹上,正如人類社會生存于地球的鄉村與城市上一樣,人類扎根于土地與納美式人生存于樹上,其實都是棲居在自然的世界之中。
美國電影《阿凡達》雖然上演于幾年前,可是至今回顧起來它所表現出來的對未來社會的生態情懷——還是至今始終難以令人忘卻的。
電影導演卡麥隆是位奇才,他是導演中的導演。他捕捉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未來生態的思想主題,并用電影場景特效,完美地再現了人類未來與自然和諧與共處的理想生活預見與場景。他那形象大于真實故事的橋段、結構和敘述電影,為人類社會開啟了通向另一個星球文明思考的開端。
凡宇宙間——存在著與人類生命相似情感和星球的地方,都可以通過如同自然物種間那種相互理解的關系進入彼此的精神世界,認同對方的倫理與道德,并且還可能發生真正的愛情。誰也無有權力去決定其對方生與死,這種通過生態意識擴展到自然間的倫理的道德判斷——不僅適應于納美人,也適應于所有具有不同星球的生命形態,以及和星球上所有存在的萬物。其實人類就是因為在地球上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導致了終損害了地球生態環境,以至毀滅了它的生態系統,才決定了放棄地球,飛往外星球尋找新的殖民地。
人類在地球上所放棄的并不僅僅是自然界,更為重要的是他放棄源于我們生命情感中的那種關于生態倫理,關于萬物有情有靈的信念,才走向了導致生態環境蝗毀滅的悲劇。
因此,當人類使用利用完地球上所有的自然資源之后,徹底拋棄了被踐踏過的破敗地球,告別了這個因為生態資源枯竭被人類徹底地放棄了的廢墟。向新的星系飛去,去尋找適合人類生命存在星球。電影敘述就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面對潘多拉星球上的納美人占據的星球世界,人類仍舊采取地球上的戰爭形式,用強大的武器屠殺納美人,想用侵略與圍攻實現對潘多拉星球殖民化占領。
這部電影描述的就是,在人類奔向另一個星球之上,人類社會以地球上曾使用過的殖民戰爭手段,對納美人進行殘酷的屠殺,從此走向對其星球進行殖民地開發的道路,對納美人發起了兇險的戰爭足以說明——人類對外星人征服只能以軍事力量較量方式進行!
這就是人類社會相遇心靈善良的納美人最初情景,人類所做出的殘暴的事情,就像當年歐洲人征服美洲新大陸屠殺印第安人那樣摧毀納美人生存根基,從中強烈地對照出——人類的野蠻兇險與或罪惡是多么的深重。人類靈魂的丑陋相對于納美人善良友好如此的強烈鮮明。這是兩種文明相遇時表現出來差異,但卻分別代表著各自文明進化的程度。納美人超越了地球人,他們是在精神世界中有著與生態世界連接深根為基礎種族,就是那棵古老大樹所維系著種族的全部生命和智慧,不論納美人遭遇什么樣的災難,只要那棵自然生態之樹還活著,復活的生機就一定賦予納美人再生,重新獲得對自身世界擁有就充滿著希望。
面對失去了地球根基的地球人,雖然,納美人無法理解地球人為什么因爭奪生態資源——進行如此兇殘的戰爭,地球人不惜用掠奪與屠殺進行侵略與滅絕納美人家園和國度。電影中善良的納美人——無法理解地球人這樣的物種,為什么要斬斷與其自己生命相聯的生態之根?殊不知,正因為地球人早己無情地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作為借口,先后消滅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種同時,也將整個自然世界破壞殆盡了。站在廢墟之上地球人,唯有向其他星際發動殖民戰爭,別無他路可以選擇。因此,從人類深層精神文化角度看,指導人類的戰爭行為的仍舊是先前滅絕地球所進行反生態的戰爭與倫理。因此人類對于納美人在這顆星球上所進行事業根本無法理解。因為在人類內心里,早已拋棄了理解自然萬物的本能心態。人類命運致所以發展到如今這樣的地步,就是源于放棄了用生態倫理去理解萬物生命這個共同體本能。強大的物質欲望征服了人類創造力,也改變精神生態深層的結構性。
所以,相比之下,對于星球上的納美人來說,善待自然,尊重生態,并與置身其間萬物進行對話,這成為納美人創造出來生態文化世界。它們所體現出來文明高度——顯然是尊重生命共同的生態倫理。唯此才可保證生命與萬物和諧與共,才可能獲對自然應有的敬畏與尊重。人類社會,在納美人星球上表現出來墮落與無恥,其實反映了過去時代人類在地球進化發展史上兇殘一面。當人類視自然為征服和利用對象之后,就喪失了理解自然的智慧。其實不同生命的進化階段的生命形態,雖然其生活的處境不同,但對其生態環境適應創造的文化精神卻如此豐富多樣。唯獨人類走上了拋棄自己星球,向其他星球殖民的道路,它們屬于進化時代留下的蹤跡——深深地烙印在這個種族進化發展的生命歷史之中。
自從上個世紀初,人類工業文明快速發展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環境危機以來,在全球性生態與環保運動推動下,人們開始深刻地反省自身行為造成的生態困境文化原因究竟在哪里問題。于是所有藝術形式都在探索著生態思想主題多種可能性表達。美國電影導演卡梅隆所創作的這部具有東方的宗教情懷與西方科幻特技完美結合生態童話,或許是因為進入21世紀,他的生態視野與環境思考的深度,明顯超過了其他電影導演和文學藝術創作。
他精心拍攝的這部現代電影童話,具有詩史般象征意義和電影敘述所達到的歷程碑式標志。他不僅為全球不同文化圈帶來了一部令人震憾的視覺盛宴。他也在電影中探尋了當代環境危機深層的文化思考。可以看出,他在探索中努力尋求東方民族文化精神中——那些理解自然之跡的哲學思想。他也能把西方生態憂患意識融入電影的敘事之中,這或許才是當代大導演——能夠融合東西文化電影的表達,從人類精神的生態憂患里,尋找著未來生態社會發展的多種可能性,這也是電影最佳的看點之一。
電影尊重古代東方宗教思想中——那些萬物有靈的精神溝通和思想情懷,這是他的生態電影的思想特點,它將其貫穿在整個人類的未來命運選擇之中。凸顯了東方哲學中的自然詩意,這才是理解星球之外生態世界基本原則。所以,在他的精神深處凸出了對東方世界與宗教的情有獨鐘認同。他以電影語言的道德追問與思想,拷問著每一個人的生態靈魂——是否還在?因為人類面臨的生態處境糟糕原因就在于,放棄了幾百萬年來發生在人類進化史上的那種純粹的自然精神,其現代社會所缺少的生態思想不過是我們人類社會最早非常熟悉的萬物有靈宗教精神,以及自然神秘巫術世界。人性因為占據物質財富所表現出來對生態世界的邪惡之力,不過表現了當代世界己經墮落進破壞與毀滅自然的泥潭而已。
當西方科技創新具有強大地毀滅生態自然力量的時候,他通過電影深刻地語言反思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追問著人類社會——未來究竟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文明發展道路,在回答了人們對未來普遍存在的沒落感、危機感和絕望情緒之中,他通過納美人與人類重新相互了解與溝通,通過對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感悟和體驗,創造一個純潔、安寧、和平、光明的新世界,這個影片的生態意蘊就在這里,這也可能是電影通過情節與故事告訴人們發生在另一個世界的普遍性的真理。
《阿凡達》是一部充滿著生態思想的影片。那些生活在潘多拉星球上的納美人,他們居住在參天大樹之上,與動物和自然和諧共存,他們懂得與自然萬物溝通,他們是相信神靈的民族,他們對神秘感的世界充滿著愛與靈性,他們對自然充滿著敬畏,導演通過高超技巧與視覺效果,表達了內心中是具有靈性深刻體驗與神秘的感情種族,他們的心靈與肉體發展到似乎完美的境地。通達創造的仙境世界以及自然美景,表達納美人內心情感和心靈世界與自然的和諧,預示了人類的未來必須要與自然和解才能與萬物共存!
當然,《阿凡達》也是一部包含著對人性深刻批判現實影片。當地球人侵占潘多拉星球,希望通過DNA制造出與一樣納美人替身而打進潘多拉納美人部落時,人類侵犯的本性、征服和占有自然的本性顯露無疑。人類非常想占據納美人居住地這棵古老的神樹,因為樹下埋藏著豐富的礦藏,也只有人類社會才會自然資源如此的瘋狂,因為物質需要的欲望主宰著實用與功利主義的人類思想和行為,這種強勢的殖民化精神和思想——主導著人類去掠奪其他星球上物質資源和膨脹的野心,這促使了地球人不可避免地與納美人進行血腥的戰爭,因而對納美人發動了戰爭。為了保衛家園,保護納美人生態的自然之根基。雖然納美人是站在正義一邊的,可是終因人類給納美人帶來的戰爭傷痛和背景離鄉命運,它迫使人類那些具有正義與良知的人開始重新思考自身,為什么不能像納美人那樣學會與自己生存的自然根基保持鮮活的連接呢?終于人的善良本性被重新激活了,復蘇了。在與邪惡人類相對立狀態下,有良知的地球人與潘多樣星球上的納美人共同聯合了起來,制止了人類對納美人的屠殺與滅絕戰爭。這無疑在說明:人性是可以改變,自然生態也是可以恢復與修復的。人類可以通過自身與萬物共同和諧,共同創造一個全新文明和嶄新的社會。
除此之外,《阿凡達》還是一部敘述心靈的史詩,是人類經歷痛苦磨難后開始覺醒的影片。人類之惡的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于人們向自然索取太多,把享受物質財富作為根本價值實現與世界觀,人性變得缺少生態的道德約束力,因為從星球歷史進化角度看,人類遲早要將生態倫理延伸到自然萬物之間,這個必然趨勢表明:地球生態共同體完整、美麗和健康才是最為重要特征。人類必然克服自身內心中滋生這種反自然力量,放棄一些物質欲望享受,實行節儉與克制生態倫理,才可挽救人類肉體與精神的墮落。因為人性的墮落與退化表現為——人類可以借助強大科技力量發動戰爭,掠奪他人或到其他星球上的屠殺與搶奪財富。電影納美人所遭遇戰爭就是明證。人類如若不放棄自身對物質財富需求貪婪,就無法恢復與自然親密關系,屬于人類食物鏈中最具有破壞性的人類社會,會在整個宇宙間造成不斷侵略的危害,因此這一切都必然要從改變我們人類貪婪本性開始,學會像納美人那樣保護與理解自己的生態之根——那源于生態系統基礎。我們是生態系統有益的思想部分,而決不是它衰敗與倒退的問題部分。
當人類心靈發生變化人群開始影響人們對于這場戰爭深層原因反省時,人類善良的人們終于站在了在頑強與勇敢納美人面前,納美人善良和完美也感動了具有良知地球人,人類被打敗了,同時心靈也被打動和改變了。這說明地球人的本性同納美人種族是一樣的,曾經純潔和善良人性終于回歸了。只要驅趕走因為貪婪和過度占有欲望和野心,人類就可拯救地球,人類也就不能毀滅。導演無疑在向世人講述一個真理,美好心靈與純潔自然保持一致的時候,就可尋找到己經失去的生態世界。任何一個種族,或生活在任何一顆星球上生命,如若喪失了與自然保持和諧一致,那就意味著遲早有一天會因為物質欲望的貪婪毀滅星球與生命存在。導演最終告訴人們——生存在所有星球上的生命都是自然產物,任何違背生態世界的意愿——而單獨強調單一物種自由意志和利益的群體,最后都意味著導致星球的毀滅和解體。因此解救人類或其他生命共同體的力量,不在于天,也不在于地,而在于生命自身。是它的覺醒與反省決定可以得到最后解救之路,并且是引領人們最終走出苦難地唯一希望!
看完《阿凡達》這部極具起凡想象力制作的現代生態童話影片之后。覺得中國導演太缺少想象力了。恐怕許多年之后他們都不會拍出這樣思想性與藝術融入一起好看的電影。用電影視覺的‘唯美性’與沖擊力來思考未來是美國好萊塢用電影語言和畫面——創造出來的一個現代童話時代。從這一點看,美國導演永遠是中國導演的老師。現代童話缺失的中國,說明想象力己經死亡,人們對未來世界變得如此冷漠,只因為人們僅僅活得現實,活在當下。因此缺失對現代未來社會電影思考,也缺少了童話世界中對美好事物幻想與幢幜。這對一個民族想象力發展無疑是致命的。因為沒有了想象力民族——就完全喪失了對遙遠事物的關注能力,也就徹底地放棄了在這個星球上創造新文明視野,或放棄了到另外一個星球開拓未來的力量!在現代童話中我們似乎看到未來世界仍舊不會平坦和筆直發展,但是具有童心想象力世界,一定會成為人們對未來追求方向!
電影《阿凡達》在關于思考未來世界的思考時,它在浪漫主義藝術的想象力中柔和了諸多現實社會生活的種種疑問在其中,這才是電影超越當下——卻又折射出現實藝術魅力所在,未來在想象中建構起來,又以更加鮮活畫面和場景推斷著未來。
正如電影《2012》敘述著世界末日景象,《阿凡達》卻也在向外星球殖民過程中,清晰地表現了人類通過戰爭去殖民其他星球真實意圖。不論世界末日,還是未來殖民其他星球,都是想借助電影思考未來。我就像喜歡《2012》那樣喜歡《阿凡達》,這是因為它們都在思考人類共同未來的命運時,賦予電影一種思考世界本質精神品性。它是生態的哲學之思,環境的倫理之思。為人們在幻覺的想象中創造了可以自由抵達的世界空間,它激活了我們沉睡在深層心理中潛在活力。也描繪了一個無限邊界世界存在可能。而中國電影卻活在古代仇殺與陰謀世界之中,這的確是令人難以痛苦與置信的對比。也從中可以發現——我們這個民族多么缺少世界目光與征服未來的野心。
無論如何評價《阿凡達》這部影片,都不得涉及到他對東方哲學思想資源及宗教傳統汲取。導演卡梅龍的內心深入有著對東方精神傳統的尊重和情結,并且通過創作的影片去探索著東方神秘感知,這都與萬物的神秘主義直覺相關。我們可以從影片的許多細節處體悟到——他對東方精神中來自大自然神秘共同感地渴望,那些與西方精神完全不同的對自然的理解力成就了他的電影敘事;當然也包括在北美印第安與地球神秘的情感聯系也深入在其中。遠古種族那種與大地和天空融入一體的力量和智慧,那是西方人永遠體驗不到的深層精神奧秘。透過《阿凡達》電影——我們東方人似乎看到非常熟悉宗教儀式,宗教情感和與自然萬物靈性溝通方式,似乎它們曾是我們傳統非常熟悉事物,那是一種非常特殊和神秘的感悟,天地萬物為一體運行,這恰恰是這部具有東方宗教與精神傳統元素影片真正具有魔力的地方,也可能是阿凡達在相當的文化圈中獲得好評地方。
如此看來,《阿凡達》是一部思想深刻性與藝術性高度統一影片。通過他最近兩部電影——就可看出他表達了全球視野很深地生態人文關懷,通過視覺震懾力去詮釋現實與未來,超出了普通人想象力對未來世界的塑造。但愿我們電影導演不要僅僅活在當下,也不要活在遠古,而是要活在時空的高度統一的未來世界之中。展開我們民族電影的文化敘事,探索我們與未來多重關系,也能拍出這樣的好影片。如果說《2012》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災難就在眼前,而《阿凡達》卻在說出:不論人們殖民到那個星球,不改變人自身的貪婪和對自然掠奪,人類就是占有更多星球,也會因為自身的問題,一次次毀滅其他星球,也毀滅自身。因為人類可能就是這個宇宙間最邪惡力量,很少具有約束力控制他,只能通過死亡和毀滅來教育他!所以先哲曾經說過,人類文明好似整體生態世界的腫瘤,如若不能徹底醫治好,它可能要傳播漫延宇宙空間,給未來造成極大的危害性。
(2014年9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