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統一群眾思想、達成廣泛共識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動學習”工具方法推薦
“濕猴實驗”與清朝的辮子兩個故事的啟發:
? ? ? ? 一個廣為流傳的寓言故事?“ 濕猴實驗 ”?:5只猴子關在一個籠子里,中間有個梯子,梯子上有一串香蕉。猴子很愛吃香蕉,但當有猴子嘗試爬梯子拿香蕉的時候,會觸發一個機關,所有的猴子會被潑冷水。這種事不斷重復,后來猴子們都老實了,不敢拿這串香蕉了。
? ? ? ? 接下來,放進一只新猴子,換出一只老猴子,這只猴子自然想去拿香蕉,而這時其他老猴子們會沖上去對它一通臭揍。好了,這只新猴子最終也不敢去碰香蕉了。
? ? ?? 如此不斷重復,5只原來的猴子都被換出去了,籠子里的5只新猴子都沒有被潑冷水的經驗,但它們都不敢去拿那個香蕉,因為它們都知道,要去拿香蕉的話會被暴打。但是,至于為什么不敢拿那串香蕉,那個原因它們都不知道了。
? ? ?? 這個故事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Gary Hamel 和 C. K. Prahalad),但他提到的這個實驗,是從“一個朋友”那兒聽來的,很可能沒發生過,所以應該被當做一個寓言故事,用來說明所謂傳統有時候是怎么發生的。
? ? ?? 這則寓言,的確可以用來解釋清朝末期人們對辮子的捍衛。辮子最初之所以要扎束起來,是因為死亡恐懼,而后來它就成了清朝社會文化中一個幾乎絕對正確的東西;最后當要剪掉這條辮子時,很多人一樣會去拼死捍衛,卻忘了最初這條辮子是怎么被逼迫束起來的。
? ? ?? 其實,歷史并不久遠,人們意識上當然知道,這條辮子是怎么形成的,可潛意識中的那些死亡恐懼,也許人們就忘記了。而為了免于潛意識中的這份死亡恐懼,甚至可以付出死亡的代價。
? ? ?? 當然,這件事可以有更直觀的解釋,就是自愿和逼迫這對矛盾:你逼我扎束起難看的辮子,我可以不惜去死;你逼我把辮子剪掉,我也不惜去死。
? ? ?? 可不管是怎么捍衛,都是因為這條辮子有深刻的象征意義。而在現代社會,人們可以隨意束辮子也可以隨意剪,還可以隨意弄各種奇怪的發型,但都不必付出性命的代價了。發型,就只是發型。
? ? ?? 辮子深刻的象征意義,就是集體意識與集體無意識,它成了清朝人一種強烈的身份認同,這是集體意識層面的東西;而集體無意識中,它實際上是由死亡級別的恐懼和羞辱等體驗所組成。
集體歷史的潛意識,這一名學術概念的提出者榮格自己的定義:集體無意識是人類心理的一部分,它可以依據下述事實而同個體無意識做否定性的區別:它不像個體無意識那樣依賴個體經驗而存在,因而不是一種個人的心理財富。個體無意識主要由那些曾經被意識到但又因遺忘或壓抑而從意識中消失的內容所構成的,而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卻從不在意識中,因此從來不曾為單個人所獨有,它的存在毫無例外地要經過遺傳。個體無意識的絕大部分由“情結”所組成,而集體無意識主要由“原型”所組成。實際上,這里的無意識和潛意識是一個東西。
? ? ? ? 就像個人意識與個人潛意識的差別一樣,集體意識與集體潛意識也可以使用類似的定義:集體意識就是被集體一直容納的心靈內容,而集體無意識就是被集體一直所拒絕的心靈內容。
? ? ? ? 例如在我們的社會中,孝道以及有關的一切心靈內容就是集體意識,而反對孝道的其他心靈內容,因為一再被我們這個集體所排斥,于是就成了集體無意識。
? ? ? ? “無意識”一詞等于“潛意識”。清朝時的剪辮子運動案例,那是1913年的事。很多人捍衛自己那條辮子,哪怕丟了命都在所不惜。我們都知道,清兵入關時,同樣有不計其數的人,為了反對清朝強行推行束辮子這事兒而被殺死。這讓我不禁感慨“都是幻覺”。
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
? ? ?? 被一個文化共同體所承認的心靈內容,就是集體意識;被一個文化共同體嚴重排斥的心靈內容,就是集體無意識。
? ? ?? 就此說一下學者的一個觀點:任何一個時代,持有一種最主流的觀點,都沒有什么好夸耀的。因為一個時代的主流觀點,不過就是這個時代的集體意識而已,你認為持有這個觀點很正確,很高大上,但很可能你只是為了不被其他猴子欺負,而懶省事地認同了一個沒有危險的觀點。
? ? ? ? 弗洛伊德用冰山來比喻意識和潛意識,榮格在此基礎上用大海做了一個更宏大的解釋: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島代表了個人的意識,小島下面連著的陸地代表著個人無意識,而將所有的島連在一起的海床就是集體無意識。
? ? ?? 我們既不要輕易認為自己頭腦中的東西就是真理,也不要輕易認為自己所處文化或時代的主流觀點就是真理,因為這些都是意識層面的東西。除了它們,我們還有堪稱無限的潛意識。
? ? ?? 在企業實踐中,需要達成共識,需要統一思想,需要調頻認知,要達成上述目標,基本上常用的方法是:開會、談話、塑造愿景和目標、總結復盤、視覺管理方法、制度建設、文化管理、績效導向……企業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需要不斷塑造、需要歷史鍥機、需要專門投入,目前,行動學習這一方法技能是被實踐驗證了的有效的管理工具。
? ? ?? 企業中存在大量的“病構問題”:問題的定義、可能的解決方式都有多種可能的不確定性問題。行動學習就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論。行動學習的精神和工具是讓團隊合作變得更高效、更簡單,它的價值主張是:尊重民主、個性,群策群力、整合智慧、簡單高效。其中,它的框架性的群策群力是最具價值的寶貴內核。
? ? ?? 除了上述寬泛的學術意義,在企業中被普遍認可的發揮作用的四個領域是:一、統一職工思想、達成廣泛共識;二、用行動學習的方式培養和發展領導力;三、用行動學習的方式凝聚人心,提升團隊的凝聚力,是團隊建設的利器;四、用行動學習的方式解決業務實際問題,解決現實問題,這點非常重要,光說不練,假把式!
? ? ?? 根據東富龍目前的現狀,先在人力資源部內部推動行動學習這一組織學習和提升的方法技能,后繼花一、兩年的時間,推廣至集團層面!到底行動學習這個方法技能行不行?還需要東富龍來檢驗,需要對推行部門和人員能力的驗證!后繼大概會有六篇左右的文章,詳細介紹行動學習這一方法技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力資源部?? 高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〇一八年五月十二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