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松子還慘的一生?——《人間失格》書評

最近年輕人中間十分流行“喪”文化這個概念,比如已成為流行詞匯的“葛優(yōu)躺”、與喜茶對應的喪茶(飲料店名稱)......這本書,在我看來,也是屬于喪文化的產物。


《人間失格》

喪文化

什么是喪文化?先來一下百度百科:

喪文化是指一些90后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目標和希望,陷入頹廢和絕望的泥沼而難以自拔的活著,他們喪失心智,漫無目的,蹣跚而行,沒有情感,沒有意識,沒有約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樣麻木地生存下去。

"喪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體當中的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等情緒和色彩的語言、文字或圖畫,它是青年亞文化的一種新形式。以"廢柴"、"葛優(yōu)躺"等為代表的"喪文化"的產生和流行,是青年亞文化在新媒體時代的一個縮影,它反映出當前青年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在一種程度上是新時期青年社會心態(tài)和社會心理的一個表征。(蕭子揚)

附一篇知乎帖子,改天可以再詳細聊聊這個話題:如何評價現在流行的“喪文化”?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922788/answer/154670640

葛優(yōu)躺

在此之前,在我看過的所有文學和影視作品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能立馬和喪文化聯系起來的作品當屬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那種讓人難受和絕望的感覺,現在還記憶猶新。看完后,不禁懷疑人生,這樣的一生真的有意義嗎?為什么,不能振作起來呢?

《人間失格》里的主人公葉藏也是這么一個人物形象。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不同的是,那是小說,這是電影。于是,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在描寫主人公的內心活動。這恰恰是最糟糕的一點。電影你只能從畫面或者旁白去進行想象,而文字是赤裸裸地攤在你面前給你看,并且你還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再想象。可想而知,主人公葉藏的“喪”是多么直白的裸露在你的眼前。

主人公葉藏

其實在外人來看,葉藏是一個討人喜歡帥氣的公子哥,可在葉藏自己看來,他只是一個茍且活著一生都在討好他人的小丑。他的生活沒有目標沒有意義,更別提一個溫暖的人能帶他走入這個復雜的社會。可以說,他通悉部分人性卻又過分極端。他懂得如何討好他人,愿意扮丑作怪使他人快樂,這本可以是難得的特質。可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他茍且活著的全部動力。若是被他人看穿他是在“表演”,他便失去了生活的全部希望。

他有著很高的智商,不低的情商,不錯的藝術天賦,良好的家庭背景,卻落得最后二十幾歲就像是四十歲的可悲下場。究其原因,也就是缺乏一個愛他的人生領路人吧。他的家人沒有給他這些。他自己在情感方面的缺失,長期缺乏情緒出口,再加上交了壞朋友,導致最后酗酒、沉迷女色、惶惶不可終日。

可悲啊可悲!通篇小說不算長,但幾乎他所有的想法都是消極的:

我喜歡的是,集會的非法性質。或者說,這種“非法”讓我身心舒暢。

人啊,明明一點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倒刺。

所謂世人,不就是個人嗎?

無論是十五歲、三十歲、四十歲、抑或五十歲,人們都為同樣的事憤怒,為同樣的事歡笑真粉;同樣狡猾,同樣軟弱、卑微。若只端詳人們的心理,年齡之差便會顛倒混亂,令人難以捉摸,最終成為可有可無之事。

非常消極的那種,以上的片段只是我覺得還比較有道理或者覺得有趣的句子。

是作者太宰治的類自傳

通篇小說看下來,真的很難受,很不舒服。在看書評的時候才發(fā)現,原來這部小說其實有點類似作者的自傳。作者本身就是這么一個人。他也是寫完這部小說之后就自殺身亡了。


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本名津島修治(つしま しゅうじ),日本小說家,日本戰(zhàn)后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

太宰治從學生時代起已希望成為作家,21歲時和銀座咖啡館女侍投海自殺未遂。1935年《晚年》一書中作品《逆行》列為第一屆芥川獎的候選作品。結婚后,寫出了《富岳百景》及《斜陽》等作品,成為當代流行作家。1948年6月13日深夜與崇拜他的女讀者山崎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時年39歲,留下了《人間失格》等作品。

看看作者的簡介,其實與書中的葉藏的經歷如出一轍。于是,開始不解和同情。甚至懷疑作者是得了抑郁癥嗎?

看了一篇豆瓣書評,覺得寫得不明覺厲。放上來作為參考。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

作者:風君(來自豆瓣)

來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799892/

《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這部遺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史鐵生曾說過:“寫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實的自己。”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而在《人間失格》里,這種自我寫照實在過于明顯,以至于對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讀者根本無需分析,就可以看出書中主角“大庭葉藏”其實就是“津島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書中以葉藏獨白道出的經歷,與作者本人的人生重合度之高,令這部作品也被冠以“自傳體小說”之名。鑒于其“遺作”的特殊地位,本書可看作是太宰治本人對自己人生的某種“總結”,窺探其內心世界的最后機會。在本書中,作者依舊一如既往地描寫了一個被社會排斥的“邊緣人”角色的掙扎與沉淪。而若要問本書與太宰其它作品相比最顯著的特點,或者“相同之中的些許不同”是什么的話,恐怕只能說,本作是刻畫太宰治“丑角精神”最深入、最全面也最徹底的一部作品。

所謂“丑角精神”,就是在生活中與他人交往時,一味屈從對方的要求,為取悅他人不惜自己戴上“小丑”的面具,以刻意的出乖賣丑,耍寶搞笑來與他人同一化的行為趨向。書中主角葉藏,從小時候起就懂得用假裝的笑臉博得家人歡心,為討好父親而故意索取自己并不喜歡的禮物,學生時期在眾人面前的搞笑表演,這些都可說是“丑角精神”的表現。仔細回想的話,也許我們在學生時代乃至當下的生活里,也曾遇到過類似行為的人,甚至我們自己,也曾多少扮演過“丑角”。這種行為背后蘊藏的心理機制是什么?一般而言,在過度趨同,即強調“社會人”的同一性的社會中,個體的自我個性會經歷“同化”過程,即抹去自我中過度特異的部分而使其成為更“適應”社會的存在。魯迅曾言:“皆滅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別異,泯于大群”,正是此意。乍看之下,“丑角精神”也是這種同一化的表現,然而其內在卻大有不同,因為“丑角”本質上只是一層偽裝,是從本體剝離出來的“人格面具”。其存在目的,不是消弭自我求得同化,而恰是隱藏那個與眾人“相異”的自我。早在孩提時代,當其他孩子還在對世界予取予求的自我中心化階段時,葉藏(或說太宰)就已經敏感地感知到了自己的與眾不同,并對這種可能帶來孤立和疏離的差異而深深焦慮不安,充滿了對外界和他人的戒懼感。“對于人,我總是恐懼地顫抖”。是什么造成了這種過度的敏感和早熟?是身為貴族的父親的過度嚴厲?是因為“紐帶”作用的母親的缺位?還是津島家淡漠的人情?對此我們無從得知,但其結果卻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年幼的太宰就此學會了戴上“丑角”的面具,“將那份憂郁、神經質一股腦地隱藏起來,努力偽裝出天真無邪的樂天,逐漸成為一個娛樂他人的怪胎。”

這種偽裝一直持續(xù)到學生時代的末期,期間雖說有過險些被揭穿的經歷,但大體還算涉險過關。然而,隨著“踏上社會”日子的日益臨近,“丑角”面具的崩塌卻也難以避免。一方面,“丑角精神”雖然是為了求得同一,但卻并不是真正改造自我的社會化,而是千方百計的隱藏保護真實的自我。在太宰的內心,雖然時刻因為與他人的不同而感到恐懼,但同時卻又執(zhí)著于這份不同所帶來的優(yōu)越感,無論是“背負災禍”、“貴族精神”還是“選民意識”,都是這種優(yōu)越感的體現。在《乞丐學生》中,他甚至說出了“只有具備優(yōu)越感的人才可能扮演丑角”這一明白無誤的話語。從這一點上,太宰治其實就是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在保留自我的斗爭中不愿徹底放棄的人”。可是要取悅一兩人還算簡單,這偽裝要騙過“世人”眾目又談何容易?因此,他始終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反而是反社會的革命團體更能令他安心,“不合法,對我來說有點好玩。說得更明白點,這讓我心情大好。世界上所謂的合法,反而都是可怕的。”另一方面,“丑角”的面具雖然與他人建立了看似正常的聯系,但這種聯系只是建立在偽裝的人格之上,其本身也是虛假而脆弱的。這也導致真實的自我從未真正向外界敞開心扉,因此尤為恐懼與他人聯系所帶來的傷害。虛假的外殼擋住了可能的傷害,但也擋住了溫情與關懷,讓本體變得愈加怯懦無助。親情、友情,甚至男女之情,都成了提防戒備的對象。即使與同為孤寂之人的女性共度一夜而帶來的幸福感,也會在第二天一早煙消云散,不得不變回那個輕浮的丑角,那個“連幸福都害怕”的懦弱者。因此,“丑角”看似與外界保持聯系,實則與自閉癥患者一樣,都是將自我隔絕于這個世界,以維護自我完整性的人。因此,這種“丑角精神”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無論再怎么努力,葉藏最終仍然成為了一個被社會排斥疏遠的“邊緣人”:自殺未遂、被包養(yǎng)、酗酒、吸毒、肺結核病……太宰以頹廢的行為將自己從這個社會放逐,既然扮演丑角已經難以取悅“世人”,那就干脆主動向邊緣滑落,以保全自己心中那份僅剩的驕傲。

葉藏說,他是用“丑角精神”作為對人最后的求愛,可他其實根本不會愛,因為他缺乏袒露自己內心,或是探視他人內心的那點勇氣。“他人即地獄”,在他的眼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在放浪形骸的日子里,他索性不再尋求人與人的聯系,反而不再如履薄冰。可這并不能減輕他對別人的恐懼感,直至良子的出現才令此狀況有所改觀。良子是一個理想人格的寫照,一個“完全信任他人”,“如神般的純真”的人。這個宛如耶穌基督般的存在,對于無法信任他人的葉藏來說,無疑是整個世界中唯一能夠令他安心的治愈之所。太宰在自己的人生中是否遇到過良子的“原型”?是為他殉情而亡的田邊,還是曾有夫妻之實的小山,亦或是最終與他共赴黃泉的山崎?也許我們終究無從得知,但這無疑是他的精神救贖。然而,社會的惡意和傷害卻打破了他的幻想,良子因為輕信而被無良商人奸污,標志著希望和救贖的破滅,以及主人公的徹底絕望與沉淪。最終,他成了“精神病人”,“瘋子”,“人間失格”者(喪失為人的資格者)。這是否也是太宰治本人后半生精神追求的縮影呢?完成本書后的自殺,是否是保全自我,并重新獲得世人肯定的唯一途徑呢?因為,也唯有在他人的記憶里,“我們所認識的阿葉非常率真機靈,若是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個像天神般的大好人呢。”

太宰治生活的日本,是一個舊道德秩序和集體主義依舊盤根錯節(jié)的社會,我們并不生活在那樣的社會中。然而,今天我們閱讀太宰治的作品,卻并沒有太多隔閡感,反而能夠生出一種超越時代的共鳴。這恐怕是因為,如今的后工業(yè)時代,也同樣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壓抑乃至抹殺個體自我以使其“適應社會”的病態(tài)時代,身處其中者若是想要保留心中那個自我,便也一樣面臨如太宰那般被邊緣化和“人間失格”的危險處境。在這種掙扎之中,我們也許并沒有成為大庭葉藏那樣的“丑角”,但在內心深處,又何嘗沒有一個懦弱卻又渴望實現的自我?太宰治看似全為自我描寫的文字,卻喚醒了讀者那沉睡而瀕臨消失的真實靈魂,讓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精神處境。這,也許就是太宰文學在如今依舊能夠虜獲讀者的原因所在。

我雖然沒有那么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看小說的時候也是快速略過的。但是也是因為這部小說不得不感慨,人生的目標和意義究竟有多重要。

千千萬萬人,千千萬萬種不同的人生啊!

反過來,想想自己,從小到大似乎也沒有自己的獨立意志,漸漸到了快三十歲人生碰壁后,才在逐漸意識到和清醒,開始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再想到松子和葉藏,我真說不出他們倆究竟誰更慘。我可以確定的是,我絕對不想像他們一樣!我,要掌控自己的人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86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56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97評論 0 379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9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5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5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22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7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fā)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1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33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16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7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8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46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30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6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2017/7/17 看完后我都不敢相信這篇小說就結束了,之后的內容好像都是一些短篇小說。這本書是由短篇小說集構成...
    冰洛洛閱讀 257評論 0 0
  • 所謂精神病癥患者,可以被視為在爭奪自我的戰(zhàn)斗中不準備徹底投降的人。 ——埃里希·弗洛姆 所謂的世間...
    山東建筑大學sjd閱讀 1,051評論 0 0
  • 多多曾在書店里哭得悲痛欲絕。 或許是她太執(zhí)著,從而難以忘懷。她抱頭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哭聲引...
    安可銘是之歡閱讀 673評論 5 6
  • 這里的男女指的是男女關系。 先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吧,我認為男人和女人之間是有純正的友誼的。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評論:“...
    OO碰到OO閱讀 1,166評論 0 0
  • 潦困窺倩影, 功成嫁他人。 嬉童邂故友, 聞君不幸福!
    一滴心海閱讀 494評論 0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