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最近頻頻在我的世界中出現,第一次知道它是關注了很久的warfalcon的訂閱號里知道的,牛人如他曾經堅持三年多每天讀一本書并用思維導圖來幫助自己寫書評。后來關注的人越來越多,發現很多牛逼的人都使用思維導圖來幫助自己工作和生活。
所以,其實一直很好奇到底思維導圖是什么,日常生活工作到底該如何使用它的,這些我雖然想弄明白,奈何一直沒有好的契機去了解,恰好這個時候看到這本書,看完以后很好的解決了我的問題。
1.思維導圖是什么?
思維導圖由英國人東尼.博贊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創建,為了解決他關注的大腦使用說明書這個想法,達到高效地用大腦記住更多的內容,最終他在無意間畫出了從中央主題向四周發散線條的放射狀筆記,這即是思維導圖的誕生由來。
可以說思維導圖就是一個萬能工具,一本真正的大腦使用說明書,可以用于記憶和學習等輸入知識的過程,也可以用于管理和事項的確認。
2.思維導圖的好處
既然思維導圖是一種工具,而制作思維導圖是將畫在中央的主題逐漸細化分解的一個過程,那么我們看看思維導圖到底有什么優點和好處。
a.便于補充,可以隨時把想到的內容添加到圖上
b.激發思維從而減少疏漏,使用時有助于想起遺忘的事項或想出新點子,達到激發靈感
c.幫助我們理清腦內信息,達到自動分類的作用
d.是一種溝通工具,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人,傳達信息并用之與身邊的人分享
3.怎么用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七條規則)
a.“紙張”上
思維導圖最好使用沒有格線的A3或A4的白紙來畫,畫的時候可以根據眼球的轉動方向,來選擇向左或向右
b.中心圖像——不需要漂亮的“畫”
思維導圖是幫助我們來理清我們的大腦中的信息,提高我們的邏輯的,所以中心圖像并不需要畫得非常漂亮,不會畫畫也沒有關系,可以寫上大一些的字體來替代,中新圖像以一個拳頭大小為最佳。
c.顏色一定要五顏六色
色彩是大自然的體現,可以讓大腦受到刺激,提高我們的記憶力,要知道使用思維導圖的初衷就是想要更高效地記住更多的內容,使用五顏六色就是想更好達到這個效果的。
d.分支——性感曲線最理想
制作的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從中央向四周發散畫線條,線條可以直也可以彎,要很好的區分好主支線和分支線,讓主直線更粗一些,分支線相對細一些,達到突出主題更好的記憶就可以了。
e.語言(詞語)——為每章起一個標題
我們始終要記得思維導圖最初是想要達到提高記憶力的效果的,那么簡潔就很重要了。因此每個線條上寫的一定要是關鍵的詞語而不是文章,初學者可以適當的寫句子,慢慢可以更精簡,使用名詞,形容詞,或動詞來記錄自己的大腦思考過程。
一個分支只能寫一個詞語,但是可以重復使用一個詞語,觀察自己的思維導圖某一個詞句出現的頻率,也許你會有新的發現。
f.層次化——刻意為之則適得其反
思維導圖圖的制作過程說白了就是從中央向四周一層一層的發展,因此我們在畫的過程中逐漸揣摩這個規則。就好像文章是有層次的,由中心主題到分段落一層一層逐層鋪開,每一層最終能烘托出我們的中心思想。
層次化這個規則其實可以分為分層和排序兩個部分。根據一個主題想出所有的相關內容先記錄下來,然后可以按照順序也可以按照層次來排列,用簡單的詞語來記錄,其實這就是畫思維導圖的一個過程吧?
g.TEFCAS——總之先試試看
其實我覺得這一點不管是做任何事情都很重要,這個字母分開來就是Trial嘗試,Event行動,Feedback反饋,Check檢查,Adjust調整,Success成功,用東尼.博贊的話來說就是人生的指針。
有些人擔心自己的畫畫能力不好所以不愿意嘗試,有些人比如我覺得自己的邏輯能力太差也不愿意嘗試,有的人可能覺得思維導圖太難了不想去試。正如這人世間所有的一切事情,不去嘗試不去做,那么永遠都不會成功,只有做了然后不斷反饋不斷檢查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4.日常生活工作的思維導圖
了解了思維導圖是什么思維導圖的好處,也知道了思維導圖的規則,接下來就是需要把思維導圖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
其實學任何一個技能或知識,都是理論加實踐然后重復的過程。思維導圖也是一樣的,知道了理論然后每天在生活中運用,最終才能掌握思維導圖的使用方法。
這本書的一半內容都在講思維導圖在生活中如何去用,通過別人的思維導圖來讓我們借鑒和思考。
我們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思維導圖可以制作購物清單、開家庭會議、做家庭旅行計劃、暑期計劃、構思作文、明確任務、考前復習。
在職場中,做手帳、收集共享信息、解決突發性事件、做講座筆記、做演講、總結發言、調整工作內容、規劃未來。
思維導圖的確是一個萬能工具,工具只有在使用它的時候才有價值和意義,掌握了方法,知道了用途和用法,接下來一起使用它,讓我們的生活工作更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