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紀末點茶傳入日本,點茶被日本人民所接受并推崇,發展成為今天的日本茶道。然而從明朝以來,中國開始流行用茶葉泡湯棄渣的喝法,傳統點茶也隨之絕跡。為日本茶的抹茶最大的特征之一是粉狀。把茶葉的新芽摘除后蒸著,然后就那樣晾干,把它碾成粉。粉泡到熱水里,能夠成為茶道里的抹茶;和食材混在一起,能夠成為抹茶味的食物。這和泡在熱水里喝的煎茶不一樣,抹茶喝的就是粉本身的味道。
而這種把茶葉磨成粉的工藝,實際上源自宋朝點茶。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侶,下至商賈紳士、黎民百姓,無不以飲茶為時尚,飲茶之法以點茶為主。宋代的點茶形式是將團餅經炙茶后將茶碾磨成粉末狀,然后再用篩羅分篩出最細膩的茶粉投入茶盞中,即用沸水沖點,隨即用茶筅快速擊打,使茶與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為止。
宋代點茶時強調水沸的程度,謂之“候湯”。候湯最難,未熟則沫浮,過熟則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沖點出茶的色、香、味。點茶,是一門藝術性與技巧性并舉的技藝,這種技藝高超的點茶方式,也是宋代發達的茶文化集大成的體現??梢哉f,日本茶道的鼻祖其實就是宋代的點茶。
南平市曜變陶瓷研究院院長——陸金喜,歷時二十多年,探尋無數遺址,走訪無數專家學者,終于收集到了全球唯一一套完整的宋朝建窯點茶茶器文物。為讓更多人能夠品味宋朝點茶文化,體驗茶文化的巔峰美學。陸金喜以柴燒工藝,對照宋朝點茶文物,一比一研究復原出全套26件獨立器具的“陸金喜·仿宋點茶茶器”,還原天然古樸的神韻,再現哲理追求的和諧 。
陸金喜·仿宋點茶茶器?,質似、神似宋朝點茶文物,吻合文會圖等宋代名畫場景中的茶器。陸續登上了?CCTV《一槌定音》欄目、工藝福建國家大師傳承展閉幕式、第二屆中國世界遺產主題文化博覽會?等演示展出,獲得了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首都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楊寶杰,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金運昌,中國人民大學古籍研究所研究員宋平生,瓷器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 等領導和專家學者的贊賞和認同。
為了讓更多人品味宋朝點茶文化,積極參與首屆斗茶大賽,限量發售200套陸金喜·仿宋建窯點茶茶器,并配有詳細的茶器使用教學視頻。目前只采取預訂形式,請聯系官方客服或各大代理商處詳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