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拉斯,英文trust的音譯。壟斷組織的高級形式之一。由許多生產同類商品的企業或產品有密切關系的企業合并組成。旨在壟斷銷售市場、爭奪原料產地和投資范圍,加強競爭力量,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
互聯網為BAT們成為托拉斯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快速膨脹的市場、巨大的資本力量,在完成第一輪資本積累后,這些大鱷們揮舞著手中的資本和資源的大棒,予取予奪。
馬爸爸說:馬云說BAT不是搞壟斷而是你想象力差
寡頭們近年來其通過收購,入股,戰略合作等不同方式展開布局圍獵,滲透到各個行業,涉及領域涵蓋在線視頻,在線教育,在線旅游,購物,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移動地圖,打車運用,醫療健康,本地生活,O2O平臺,社交網絡,媒體門戶。幾乎無孔不入。
下面這張圖,還是2016年初我看到的,現如今的狀況只有更加恐怖。
寡頭們的壟斷有什么后果呢?
1、準入權,接口,流量的壟斷
以商場為例,傳統線下的銷售終端,大的有商圈有商場,中的有大賣場,小的有小賣鋪,消費者走在街上,想到哪里買就到哪里買,因為街道很多而且四通八達,可以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現在的電商的平臺,除了淘寶天貓京東,剩下的就只能是特色購物網站了。大的平臺成為了流量入口,劫持了人流,就是這條商業街都是我的,甚至這座城市都在我控制之下。
這樣的結果,就是“房租”我想漲就漲。
以前的商場房租漲了,我可以換到其他地方去,現在你就沒有那么多機會了。
電商平臺上,現在大多數的商家也是苦不堪言。
2、壟斷抑制創新
曾經,上海有個“大黃蜂”打車APP,大家用的很好。待其有了初步發展,很快“滴滴”來了,“快的”也來了,大黃蜂就沒了,然后滴滴和快的就合并了……
當下的共享單車,也只能是這個結局。
一個新的創業者,創造了一個商業模式,剛剛驗證可行了,大鱷們就殺入,他們利用龐大的資本力量,使這個行業快速洗牌,而初創者完全沒有本錢跟他們競爭,結局只能是倒掉或被收購。
3、 壟斷-規則和話語權
單純的商業版圖還好說,擔心的是輿情。BAT+百度在媒體層面的動作,潛在的話語權控制讓人不敢想象。2016年的小燕子事件,細思極恐啊。
就是這個時代,就是這個背景,我們在享受著互聯網時代的福利的同時,也要保持著對其小小的警惕。或許也是我想多了,當年在西方國家的特拉斯,也被反壟斷的法律控制成圈在籠子里面的獅子,希望互聯網時代,我們仍能有可控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