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大學里一個社團的負責人,這個社團被稱作地下社團,因為在學校里沒有編制,不受學校領導和管轄,我們由一屆一屆感情深厚的師兄師姐傳承著。事實上,我不喜歡我們被認為是地下社團,但我們為了不背離我們的宗旨,我們也堅決不會接受編制成長正式社團,因為大學的正式社團,其實像是一個公共組織,有上下級,有部門,有利益爭紛,但我們沒有,因為,對每個成員(我們稱為家人)來說,在這,就是實實在在學東西和交朋友,沒有名和利的個人利益。
那年我們說,盡管我們知道,在這個社團當負責人,我們不能像學生會干部一樣可以把這些職位寫進簡歷來獲得企業的offer,但我們還是會毅然決然留下,肩負起那個責任,因為心中的感恩。其實,雖然職稱不足寫進簡歷,但在這個團隊里得到的,卻是終生受用的。
但是,在世人看來,沒有名,沒有利,更沒有權,這個團隊也就那么回事,需要什么能力去管理呢?不就是每天起床,喊喊口號,玩玩游戲,然后大家一起讀英語嗎?哦,偶爾師兄師姐回來還有聚餐,負責人一學期帶我們去玩幾次,一年兩次晚會和口語大賽。有什么?能學到什么,看起來特別簡單。
我想說,你沒經歷過,不會知道背后經歷的辛酸和汗水。
很多事情,我們都很難想象到背后的經歷,一個人的成功,我們或許只羨慕他的光環,你無法想象其背后的非人經歷。事實上,又豈止是成功人士背后有我們無法想象的辛酸?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任何看似簡單的展示,只是在你眼中簡單而已,當事人可沒那么幸運!
我們社團的負責人,每天起床帶領大家晨讀,這一件每天都進行的事,表面看就是有個人集隊,玩游戲,晨讀,三個環節那么簡單。
事實上,你知道嗎?
集隊,需要頭一星期就開始思考情況,安排人員。安排每天的集隊伙伴,需要事先了解他們每一個人當天是否有空,然后根據每個伙伴的時間適當安排集隊順序。接著要短信通知他們最后的確定次序,提醒其準備。必要的,還要詢問如此安排是否有異議,有則需要再做調整。如此下來還不算完成了集隊的安排工作,還要考慮突發狀況,比如集隊那天的伙伴臨時有事,替補方案是什么?
緊接著,就是集隊伙伴接到集隊安排后,要思考自己如何集隊,說些什么,玩什么游戲能為大家的晨讀做好鋪墊作用。游戲需要什么工具什么獎品,都要提前準備。
如此下來,最后呈現出早晨那十五分鐘大家開心的表情中。
再說說晨讀,以往都有很多伙伴說我們晨讀太簡單,每天兩句。但是你知道這簡單的帶讀背后又有哪些不容易的故事嗎?
首先,選晨讀文章,需要考慮文章內容,文章長度,多長時間帶完,如何考核等等。其次要跟替他非帶讀負責人討論文章選定,最后大家一致確定后,就要準備了。你以為準備帶讀就只是熟悉文章那么簡單嗎?
熟悉文章當然是第一點,但還要考慮文章劃分,斷句,發音,口型,語法,相關例句,重點單詞講解,哦其實這些都屬于熟悉文章的步驟。帶讀準備的還有要考慮帶讀方式,晨讀過程中安排什么游戲活動之類的,或是活躍氣氛,或是加強記憶。在每年負責人交接過程中,大概都會總結出十幾二十種帶讀方式,分別在不同情況下,負責人適當調整運用。
但其實前面所說的,在晨讀背后的工作,都還只是表面的。
更深的,還有負責人要思考晨讀如何考核,讓大家重視時間觀念,老成員之間如何配合,如何熱情讓新成員更快融入我們晨讀的大家庭。晨讀過程中,怎么站效果更好。
其實,還有很多無法言表的內在功夫,一般人看不出來,但其實每一個師兄師姐都在做,我卻也不知如何描述,總之,管理是一個很微妙的藝術,微妙到非當事人無法體會,更無法去與他人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