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瑤里
小橋流水有人家,
古道西風(fēng)不見馬。
路遇夏令營隊伍。
寫生的少年。
瑤河邊上的三處小景點。
獅崗勝覽,就是一個宅子,只開放大廳,廳堂掛著幾副清明畫,另有一些古樸木雕。
沒錯,這張圖基本上概括了這一個點。
木雕很精致。
陳毅故居。
陳列著少量老舊刀具,蓑衣,徽章,
然后房間里都是些抗戰(zhàn)事記和畫冊。
程氏宗祠。這三個景點,屬于門票收費項目,不推薦購買,真的沒什么看的。
進(jìn)去你哦一下,再誒一下,
差不多就可以出來了。
梗架在瑤河中央的木橋。
看來看去,這兒最好看的,
應(yīng)該就是這條河了。
瑤河飛渡。
午后的陽光曬在群山表面,
在濾鏡的效果下,
像是覆蓋上一層金黃的麥浪。
河水清澈,水面如明鏡,可見倒影。
傍晚時分。
夜幕下的瑤河。
歸途。
回景德鎮(zhèn)浮梁的路上,
山間一路晴空排云。
結(jié)語
與景德鎮(zhèn)是一場有預(yù)謀的相遇,因為在南昌辦了一張旅游年卡,第二天就去登了滕王閣,還準(zhǔn)備著帶剛高考完的弟弟在江西走一圈。
時間有限,只能挑點選擇。
原計劃瑤里逛完直接去婺源,考慮到婺源最美的時候應(yīng)該是油菜花開的三四月,所以這次直接借道去到安徽。來之前,有朋友友說瑤里就是個小鎮(zhèn),沒什么好看的,不建議去折騰。
他說的倒也對,這一路還確實有點小曲折:火車站沒有清楚的標(biāo)識,瞎等了四五十分鐘。市里差點被順風(fēng)車黑di接單坑到,一趟6塊錢的車對方告訴我要160,還說什么這個點沒車去瑤里。
客棧老板跟我聊道,來瑤里的很多人都是路過,大部分就是過來隨便走走,也不在乎風(fēng)景是否如期。有些客人不愛說話,吃完晚飯就坐到河邊,看山間夜色,聽水聲潺潺;也有些客人,會和其他客人拼桌吃飯開懷暢談,他說自己有時候就特別享受這樣的時候。
看得出來,他是個喜歡聽故事的老大哥。聊天的過程中,他的眼神中,也反復(fù)流露著四十幾歲中年人看二十幾歲的感覺。他說還是你們年輕人好啊,說走就走,哪像自己一把年紀(jì),多的都是無奈。
說走就走,是一個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泛濫的一個用詞,但也許因為這個詞寄予了我們內(nèi)心期待的自由和向往,所以才顯得總是好用。盡管當(dāng)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忙活,但是別讓那些瑣碎一直困擾著你前行的腳步。
猶豫和徘徊,流逝的,都是時間。
而在我看來旅途中最有意思的是,你可以見識一些不一樣的風(fēng)景人文,然后也可能遇到一見如故的朋友,你們不加好友,也不留聯(lián)系方式,就是彼此訴說一番。
過后你會意外,原來這個大千世界里,真有那么一個和你想法如此契合的人,他們和你做著一樣的選擇,甚至或者相似的生活。
而且此時此刻,就坐在你對面,想象一下,是不是so amazing!
所以不管他人如何言語,你應(yīng)該有自己的想法。山好不好,谷深不深,只有自己去過才知道。
不用去理會別人的評價,也不用想著如何取悅別人,那樣太累了,如果上路讓你覺得開心,那么即便你可能已經(jīng)渾身疲憊,只要你內(nèi)心卻無比欣喜,如此的話,這趟旅途它就是值得的。
每一回出游,都是一次修行。
我從遠(yuǎn)方趕來,赴你一面之約。
再見,瑤里。
行程及費用(7.12-7.13)
南昌-景德鎮(zhèn)北 動車91。
景德鎮(zhèn)北-浮梁縣汽車站-瑤里 2+6=8。
(北站出來乘905至浮梁縣汽車站,然后由汽車站坐去往瑤里的公交)
住宿50。
(標(biāo)間一晚日常價100+,節(jié)假日視實際情況)
餐飲15+10+20。
回程公交車票8。
人均合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