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們總是避免不了面對單身的尷尬,在父母的催促,親戚的盤問,同學同事的“關心”的夾攻之下,相親,似乎變成了所有人共同的選項。倒不是它一定可以解決問題,但起碼是一個權宜之計,可以安撫為此操碎了心的親友們,讓當事人也有了喘息之機。不過,既然都相親了,在此投入了這么多精力時間和金錢,如何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提高成功率呢?
最近,在我身邊有類似問題的親友們的不幸遭遇中,我尷尬的五次相親失敗的經歷里,我試圖找到其中的答案。在此,我覺得有必要定義一下相親,在我理解,相親是以結婚為目的接觸陌生異性的行為。方式包含但不限于吃飯,看電影等等活動。當然,我覺得相親起碼是相互見過面,有了一定接觸的。僅僅是相互保存聯系方式,不在我的討論范圍之列。
我把相親分為三個類型。第一,父母式相親。當然不僅僅包含父母介紹的,還有七大姑八大姨等親屬介紹的。這類相親的好處是雙方家庭都相互了解,相親對象家長也都比較了解。相親對象人品性格都可以信賴,在交往過程中家庭方面不會有阻礙。第二,同學式相親。一般是同學朋友等自己的很親近的人介紹的,好處是交往可以比較隨意,大家興趣愛好價值觀有相同點的可能性極高。而且在同學朋友的極力撮合下,可以在后續的各種場合中持續接觸。第三,陌生人式相親。這類相親的介紹對象是那些不怎么熟的人介紹的,好處是雙方都不了解,可能會有神秘感和刺激感。
下面我將闡述我的理解,從而找出一個成功率相對較高的相親方式。我的理論基礎是羅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Sternberg)所提出的愛的理論以及社會心理學“吸引”七變量。其中,愛的理論認為,親密度(親近的感覺,愿意與之分享秘密),激情(生理吸引,或者說性愛)以及承諾(為愛情貼上標簽,承諾維持關系一段時間)三項構成愛情,缺一不可。而影響“吸引”的七個變量包括,空間(越是鄰近越容易吸引)、相似度(越是相似越是容易吸引)、熟悉度(越是熟悉越是容易吸引)、能力(能力越強越容易吸引)、外表(顏值越高越容易吸引)、改變(印象從壞變好會更有吸引力)、環境(浪漫的環境可能有助于改變吸引力)。【以上具體論述可參見耶魯大學心理學導論第九課相關內容】。
在相親之初,雙方都是陌生人,所以愛的理論三要素一般都不會具備(當然也不排除有一見鐘情,即具有激情要素的情況。也有雙方家長都商量好了,走包辦婚姻的路子,那就是有承諾的要素的情況了。這些情況比較極端。不在討論之列)。不過在“吸引”之后,不同的相親方式在三要素中會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因此放在后面敘述。
而在“吸引”的七個變量中,先談外貌因素:根據正態分布,除了少數極端美貌和極端丑陋的,大多數人的外貌都是中庸的。所以將外貌設置為彼此都可以接受但不會起決定性作用比較恰當。至于改變因素,在最初見面的過程之中,一貫保持自己為自己設置的形象應該不難,而且最初見面雙方總是竭力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因此,印象從好變壞減少吸引的可能性比從壞變好增加吸引力的可能性更高。相親雙方應該都是如此,所以改變這個要素也不會起決定性作用。在空間因素上,一般介紹人都會事先考慮到,相親的雙方一般都會在一個城市中。至于相互住宅空間的距離,隨機性很大。也暫且不做考慮。那么,重點考慮就是相似度、熟悉度、能力以及環境了。
相似度,同學式相親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好朋友之所以可以成為好朋友,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你們相似度高,即有相同的興趣愛好,有相同的價值觀等等。朋友的朋友往往也可以成為朋友,不也是這個原因嗎?而父母式相親由于雙方家庭的緣故,可能在教育背景,家庭教育方式上具備一定的相似性。相似性高可能性最低的是陌生人式相親。畢竟包含介紹人在內,大家都相互不了解。
熟悉度,在相親初期可能沒什么差別。但同學式相親貴在氛圍放松,又有同樣熟悉的同學在一旁推波助瀾。可以迅速增進相親雙方之間的熟悉度。而父母式相親往往面臨著父母們聊得熱火朝天而相親對象之間反而無話可說的境地。最差的陌生人式相親可能只是給雙方留下了聯系方式而已。
在能力這個因素上,父母之間相互了解,對孩子在能力方面也會有所考量。而同學之間不太在意。所以在這個因素上反而是父母式相親更占優勢。陌生人式相親由于不熟悉,所以他們在這方面的考慮會更少。
環境上一般同學式相親會選擇一些比較浪漫,注重氣氛的場合。而父母式相親的場合一般比較正式。陌生人式相親的場合就太隨意了。所以還是同學式相親占優。
綜上所述,同學式相親更容易營造讓相親雙方“吸引”的條件,父母式相親次之,陌生人式相親成功率最低。“吸引”是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最重要的是,同學式相親往往是連環式的,不斷的見面不斷的接觸,而父母式和陌生人式則很難做到這一點。
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相親雙方在同學式相親中很容易最先實現愛的理論三要素中的親密度,繼而實現激情,最后是承諾。這也是一般愛情發展的規律。而在父母式相親中,最容易實現的往往先是承諾,繼而才會是親密度,最后是激情。激情甚至最終結婚都有可能沒能實現。為未來婚姻留下隱患。最后的陌生人式相親,最先滿足的可能是激情,因為為雙方的身體所吸引,進而發展出親密度,最后是承諾。但最終可能承諾缺失,成為露水姻緣。這三者比較中,同學式最優,陌生人式次之,父母式反而最差了。
總而言之,在我看來,同學式相親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也最有可能達到完滿結局的。父母式次之,陌生人式最差。一家之言,希望可以對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