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瑯琊榜》火的是一塌糊涂,嚴謹?shù)膭∏樵O置、可圈可點的演技、精美的服化道、大片兒一樣的鏡頭運用、完美的細節(jié)……讓這部由小說改編的架空歷史劇一下子成為了業(yè)界良心、國劇模范!
《瑯琊榜》在繼《甄嬛傳》之后,再次掀起了“全民追劇”的熱潮,朋友圈里不轉發(fā)兩條“瑯琊榜點評”,不發(fā)表幾句“觀劇感言”似乎都跟不上時代的步伐~那么就來講講這部劇里面所體現(xiàn)出的教育理念,快對照生活,看看自己做怎么樣吧?!
靜妃告訴你:言傳身教很重要!
“得麒麟才子者,可得天下”,而麒麟才子蘇先生卻在炙手可熱的太子和譽王之間,選擇了靖王(請忽略這句話中的邏輯問題~)。
皇上、郡主、夏江、言侯爺……很多人都在劇中問過梅長蘇“為什么選擇靖王”這個問題,包括靖王自己想不明白。
因為他是小殊啊!他是小殊啊!(觀眾內心獨白)
拋去靖王和赤焰舊案千絲萬縷關系之外,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靖王無論從品格、性情都是皇子中優(yōu)秀的存在。
都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這里的不同,來源于身份的不同、受皇上重視的不同、天生個性的不同、更來自于他們的母妃性格的不同。
在《瑯琊榜》之中,太子、譽王、靖王三人的性格相差巨大,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他們母妃的影響。
在教育靖王上,她從不講大段大段的道理,而是通過自己的為人處世來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靜妃心地善良,雖聰慧過人卻不玩弄于手段,從不向靖王顯露出任何的負能量,無論什么時候都是溫文爾雅,盡母親應盡的責任。
作為家長,都有想教給孩子的人生道理。無論是善良、誠實、有責任心,還是小到生活中的碗筷如何擺放、被子怎么疊……
你要相信,再條理清晰、論據充足的長篇大論,對于孩子來說,都比不上父母的言傳身教。
如果越貴妃和靜妃性格互換,那么我想,太子也不會是劇中那個樣子了。
你想教孩子友善,首先你要對身邊的朋友好一點,
你要想讓孩子誠實,從小就避免對他欺騙,
你如果不想要自私的孩子,自己要多為他人著想,
你勤勞,孩子必然不會太懶惰。
除了言傳身教之外,靜妃還有另一個教育方法——對孩子的支持。
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問:“怎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其實,一個孩子的自信源于三個方面,一是原生家庭,二是外界的肯定,三是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每個孩子都會有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對于孩子的優(yōu)點,一定要鼓勵和表揚,幫助孩子把優(yōu)點更大的發(fā)揮出來!這點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能做到。但如何面對孩子的缺點呢?
正確的觀念是告訴孩子:“你是我的寶貝,無論你是否優(yōu)秀,爸爸阿媽都愛你,都是你堅強的支柱。你的小毛病,我們會幫你一起改正,讓你變得更好。 在你做錯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幫你找到犯錯的原因,避免再次犯錯。在你受到挫折的時候,我們絕不數(shù)落、打擊你,而陪著你一起度過。當你做決定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幫你分析每條路的利弊,但無論你做什么樣的決定,我們都支持你。”
就像當靖王決定參與奪嫡的時候,靜妃說……
這種支持的背后是對孩子更深層次的了解和信任。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養(yǎng)育是一個逐漸防守的過程,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的主要角色由照顧者、教練,到顧問、朋友。當孩子成年后,就需要把決定權教給孩子自己。這既是權利,其實也是責任。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時時刻刻觀察并模仿著家長的言行。只有一直成長的父母才會有始終進步的孩子。
所以修身、正己,才是更多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媽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