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回重慶的第七天,也是007交作業的日子,被喻為“火爐”的山城重慶,最近一周平均溫度24度。
卻道天涼好個秋,此時的山城,沒有了夏季的炎熱焦灼,偶爾夾雜著蒙蒙秋雨,上下班的路上,故意放慢腳步,蒙蒙細雨飄落在臉上,親密而溫柔……
一個夏天都穿裙裝的我此時不得不換上了長褲。由于前面幾天剛接手新部門,每天爭分奪秒,從早到晚排的滿滿的。以至于臨近交作業的時間,我還不知道寫什么主題。
星期二晚上6:00——9:00是二道場共修的日子,我去參加了共修,那天晚上聽師兄講經說法,從師兄那里收貨了滿滿的智慧。這期的作業就寫我與兩位師兄的故事吧。
第一位師兄:多吉旺姆
我與多吉旺姆相識于2014年,具體哪一個月已經記不得了,她是我的一位同事的大學同學的老婆。同事的大學同學精通易經,由于我對易經和五行相生相克深信不疑,最后在同事的引薦下認識了他的大學同學,同時也認識了多吉旺姆。
隱約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聊了很久,具體聊了多久我已經記不得了,聊天的內容都是關于福報因果方面的話題,離開的時候多吉旺姆告訴我她每周都會講課,還特別真誠的邀請我去參加。
和多吉旺姆的對話過程很舒服,有種如浴春風的感覺,她精通佛學,弟子規,精通攝影,還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她對易經風水還有其他都有研究??傊褪遣W多才,對她有種莫名的好感。
也許是前世與佛有緣,自從認識她之后的幾個月陸陸續續參加道場共修,從其他師兄那里得知多吉旺姆已經皈依藏傳佛教8年,目前將她自己多余的房子供養出來用作弘揚佛法的道場,她自己請了很多關于佛學的書籍,用于道場新人了解佛法。
在她和其他老師兄的影響下,道場從最開始的幾個人發展到幾百個人,現在重慶已經有八個道場。據說目前的規模已經達到千人。我對佛學的啟蒙都是來自于多吉旺姆。
每次出差回重慶只要有空總會抽點時間去二道場和其他師兄一起誦經學佛,聽其他師兄用佛法解說生活中遇到的煩惱。
多吉旺姆負責的二道場學佛氛圍很濃厚,其他師兄都很友善虔誠,每次看他們點蓮花燈,轉轉經筒,點藏香,聽他們講述五明佛學院的故事……讓我對此充滿了好奇。
道場里的一切讓人靜謐安寧,仿佛一片凈土。每次出差歸來遇到不開心的事就去道場,也許是磁場的緣故,那里總能治好我的煩惱。
多吉旺姆是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擁有大愛的人,也是最有智慧的一個人,她的出現讓我相信這個世間真有一種人,脫離于世俗之外,為了眾生講經說法。
第二位師兄:賢潘拉桑
與賢潘拉桑相識于2016年,記得那一天有師兄在群里通知,一位亡者的家屬希望道場師兄去助念超度。我坐了一個小時的車趕往目的地,當時有十幾個師兄在場,賢潘拉桑也在。那是第一次見他,我們助念完了各自回家,沒有太多交集。
與賢潘拉桑的第二次見面是在今年元宵節,道場組織放鳥,放生地點在華巖寺,那是我第一次參加放生,碰巧賢潘拉桑也在,更有意思的是,他和我的室友一起參加了放生。
放生結束他提議我們一起去華巖寺食堂吃齋飯,我還沒在寺廟吃過齋飯,特別好奇僧侶吃的食物是什么樣的。聽他這么一說,興致勃勃跟著他去了吃飯的地方。
那天上香的人特別多,食堂里面人滿為患。根本就沒有我們的位置,也沒有干凈的碗筷,我們只有自己去收碗自己洗,當時覺得特別不衛生,想過要離開,又對僧人吃的食物好奇,自己也想嘗嘗是什么味道……
我們找了四個碗,自己動手洗干凈排隊等僧侶給我們盛飯。好不容易輪到我們了,眼前的幾盆菜全是素食,看上去沒什么胃口,盡管如此,我還是很貪心的裝了滿滿的一大碗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我一邊吃一邊聽賢潘拉桑給我講了他去藏地五明佛學院發生的故事,那里的小喇嘛生活是如何的艱苦,我們吃的這一頓已經很好了,還說我們吃的每一口食物都是有定數的,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自己的福報……
寺廟的飯菜不是一般的難吃,聽他這么一說我又多吃了幾口,后面實在吃不下了,又怕損了自己的福報。
賢潘拉桑說吃不完他幫我吃,可是我已經吃過了啊,怎么能讓別人吃自己的剩飯呢,他說那是我的心里不干凈。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把我驚呆了,沒想到他真的端起我的碗大口大口把剩下的飯吃完。一個不熟悉的人為了不損福報吃了我的剩飯,佛教徒的世界真是不可思議!當時對我的震撼特別大!
自那以后,每當和同事、朋友、代理商一起吃飯,總會提醒他們不要點太多,先吃了再說,不夠再點。可能是他們礙于面子,總會多點幾個菜,我也不好說的太多,每當看著大盤大盤剩下的飯菜,想起賢潘拉桑吃剩飯的情景,想起那些生活在這個世界貧困地區吃不飽飯的孩子,因饑餓死亡的非洲人,我們卻如此浪費……
賢潘拉桑用行動給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限的,自己享用的食物也是有限的,時時刻刻警醒自己不可浪費,珍惜福報!
多吉旺姆和賢潘拉桑,此生有緣遇到兩位師兄,真是一大幸事,默默祈禱兩位師兄一生平安,萬事如意!
? ? ? ? ? ? ? ? ? ? ? ? ? ? ? 措桑? 2017年9月21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