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紀伯倫
孩子,是生命給予母親最好的禮物,可又不屬于母親。開學已是孩子與母親的第二次分離,是他們真正遠行的開始。
01
還記得在“集中營般”的待產室疼了一晚上后,在第二天中午迎來你的時候,心中涌起了由衷的喜悅。那是一個母親迎來新生命本能的反應。
孕育何其奇妙,會從一個生命里誕生另一個新的生命。還記得,你在肚子里就會翻滾蹦噠,經常動作幅度太大把肚子踢得一邊倒。偶爾還能摸著你的小腳丫做做游戲。
那時,只道你跟我是一體的,血脈相連。除了帶著有些笨重之外,我還是自由之身。甚至照常加班趕稿子寫方案,坐三個多小時的地鐵去采訪。每日堅持聽著音樂做瑜伽。
未見你時,沒有很多刻板的期待,只感受你與日俱增的頑皮和活力。見你,也就意味著你與我的第一次分離。從那時,你是你,我是我,我也不完全是我。
多了一份做母親的心。這世界上與你最親,你最需要的人。我無法知道自己能否勝任,只是抱著學習的頑強,跟隨本能的敏感,去應對你新生之后的需求。
我也不想把照顧你的這份愛與責任交給他人,哪怕是我的親人。他們能適度幫忙是好的,這并不是老人們的責任。畢竟他們已經照看過我們。
更重要的是,他們習慣用固有陳舊的經驗對待新的事物。舊的經驗,有他們成功的地方,所以安全,他們也會抱著不放。只是,時代和環境與三十年前有太多不同。我也不愿意他們把你養成我,畢竟你是新的,屬于未來的。
02
在做母親的路上,我也是新的。只有新的與新的碰撞,才會找到新的種子。都說“一胎照書養”,新手母親也只能在育兒的路上主動要求進步。
在照看你的路上,沒日沒夜。但更多的只是照顧你的身體,在恰當的階段健康成長。只是每一次高燒、嘔吐,看著你紅彤彤又無精打采的樣子,看著你好不容易吃下去一點又全部吐出來的時候,我總是異常暴躁。
我深知擔負另一個弱小生命的責任,我氣憤自己的無能,又掩蓋自己的心疼。
一路走來,我們深情相依。這世界唯一讓我如此深情的,恐怕只有你。也因著愛,為你而主動改變。你的學習能力驚人,你會說著我某個時候說過的話,你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我做事的方式和態度。
孩子,他雖不屬于你,但卻照見了父母的樣子。讓父母無從隱藏,只能去學習生命的課程,去反省與成長。
03
時間久了,我們都會愉悅而驕傲地說,“看,那是我的孩子”。只是從你開始走路,我就知道你會越走越遠。走屬于你的路。從你習慣性說“不”,便是有了自我意識。
我與你,更明確地成為了兩個獨立的個體。你將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喜好去探索和發現這個世界,沒有人能替代。
而我,只能放開手讓你去更廣闊的世界,那本該屬于你們的世界。從此,你的每次冒險,我只能陪伴,或告訴你可能出現的情況。
當你騎著滑板車從那么高的橋上滑下時,我陪著你一起跑,我在橋下笑著等你。只要在視線范圍里,我說服自己相信你。冒險是男孩子的天性,頂多受傷了再爬起來。
甚至另一個小朋友的父親都說,我怎么那么大膽。不是誰膽大,只是驚慌擔心在心里。不都說愛和自由嘛,真正考驗的就是為人父母的心胸,夠不夠寬大,夠不夠有承受力。
我們能給予孩子的,是他們未來應對生活的能力與魄力。一步一步,走向獨立,勇敢地生活。
就像有一次,你剛學會騎帶走輔助輪的小自行車不久,在門口急轉彎的時候狠狠地摔了一跤。下巴磕到石磚地面,牙齒撞破了嘴唇,出了血。
此時的我已經淡定了很多,徑直扶起你檢查了一下,發現只是破皮,就帶你回去消毒。可沒想到,才走了一半,你就跟沒事兒人一樣,說不怎么疼了。
疼痛是成長路上必經的。每個人都是帶著疼痛的嘗試慢慢變得強大起來的。而千百日如影隨形的關照,將我們緊緊系在了一起。
04
入學,就是我們第二次分離,是你開始集體生活學習的開始。你的生命里,將迎來除了親人以外更多重要的人。生命從至親走向更廣闊而豐富的世界。
開學的時候,我們一路聊著天,說你到了學校會結交一些好朋友,大家可以一起玩。還有好玩的玩具,幫你探索和學習。你眼睛充滿期待和疑惑,問著“真的嗎?”
這好奇帶著你走進了學校二樓的教室。我在門口忐忑地目送你被老師領上樓,突然心里有點空落落的。我微笑鼓勵你邁出步伐,一層一層去到一個陌生的集體中。
直到看不見你的身影時,你都沒有哭。倒是我回去的路上,心中翻江倒海的有點難受。
出生,斷了連接著母子的臍帶,你才得以伴著嘹亮的哭聲新生。這次,是斷了日日相連的看見,只為了看見除了母親外更多的人與事。
每走一步,都是離母親更遠。確實,你就是那離弦的箭,終將到達那個我不可企及的未來。
中午的時候,收到老師發來的照片。照片中你抱著喜歡的紅色詹姆士水壺在喝水。那是你們小花園游戲玩耍后拍的。雖然你在笑著,可是我一眼看到了你那雙哭腫了的雙眼。
于是,自然腦補你在看不到我的時候開始哭鬧,甚至是撕心裂肺的哭喊。因為,開學那幾日總是在學校門口聽到其它小朋友拼命抗拒而嘶喊的哭聲。
我便猶豫了。是不是送你去學校有點早,如果再等一年再入園也是可以的。是不是我太過于按照常規,有點心急了。還是想偷偷懶,留下些時間給自己。
心軟了,酸酸的想哭。第一日就在惦念和不安中度過。朋友說,這一天我明顯表現出了“分離焦慮癥”的癥狀。開學,乃至一輩子,母親在離開孩子這件事上總表現得不夠好。
很多“巨嬰”本質上是父母不肯放手而產生的。各種以愛的名義管束要求,不放行,必然使孩子無法長大,無法有擔當。
下午去接你時,看見的還是陽光燦爛的臉,蹦蹦跳跳的小身影,下了樓梯就一路向我奔過來。我被你的笑容感染,微笑著蹲下來抱了你。聽你喊我時,我卻發現你的聲音嘶啞了,想來是哭的太猛烈。
老師跟在后面,開玩笑地問你“明天還要來幼兒園嗎?”你竟然爽快地回答“還要來!”那股豪爽勁兒把我們都樂壞了。
我牽著你的小手,慢慢走回家。你說,幼兒園里好玩。
晚上,讀完書,我們一起聊幼兒園里的事情。你自豪地告訴我,老師在午睡的時候提出要拍著你哄你睡覺,竟然被你拒絕了,你說要自己睡覺。
可此時,你卻學著老師的樣兒,輕輕拍著我的肚子,要哄我睡覺。拍完后,讓我再拍著哄你睡覺。確實很公平!
邊拍的時候,你還唱著幼兒園教的兒歌:我上幼兒園,小星星,小蚊子,Morning ,四首滾動播放。我大概只能聽清楚前面兩首的。臨睡前還不忘再次強調,“我明天還要上幼兒園么”。
05
第二天,老師如期發來照片。這次,你在大花園的滑梯上笑著,后面跟著一個穿藍色衣服的女孩。后來,她成了你的第一個好朋友,你們經常在游戲時間一起玩耍。
老師說,你的表現好多了。做事情很認真,只是想起我的時候會傷心,哭幾聲。隨后還自己安慰自己,“我不哭了!”其余時間,玩,吃,睡都很好。
也許,正是看不見的時候,我們才學會了思念。在要慢慢獨自面對事情時,才變得堅強和勇敢。
只是,入學哪會如此順利。再后面的兩天,走在去學校的路上,你就開始反悔,找各種理由不要去。只是堅持去了,也就哼哼兩聲。
每日接送,我們把那條長滿香樟樹的路走成了樂園。我們一起看新芽綻放,聞花香,背起來摸樹葉,撿落葉,看螞蟻搬家,找爬行的小蟲子……
如今再開學,你只會跟我揮手道別,然后把喜歡的玩具交給阿姨保管,自己去洗手,再詢問那幾個好朋友有沒有來。然后回頭再跟我揮揮手,順便叮囑我早一點來接你放學。
每次,我都會停下目送你進門,然后再離開。不愿讓你看著我的背影再獨自上樓。
如今,我甚至鼓勵你,去我視線外玩耍。你回來找我時,我依然在原地等你。我該高興地把自己拉得越來越遠,才能讓你飛得更遠。
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你只是通過我誕生,幫我完成愛與成長的修持,然后就要去遠行了。
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 | 第6天? ? 寫在開學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