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歷史很靠譜
“媽媽,我考上西安的大學啦!”
我興奮地向媽媽報告了這個好消息,我如愿以償?shù)乜既肓宋靼玻@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十大古都”。
一? 初識西安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這首白居易的《長恨歌》家喻戶曉,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的愛情故事也成為了千古流傳的佳話。
我讀這首詩,沒有被愛情故事打動,反而喜歡上了發(fā)生故事的城市——西安也就是唐朝的長安。心心念念,高考填志愿,只要是西安的學校就行。義無反顧的報了西安的大學,仿佛西安住進了我的心理。
我一直在關注西安的美景,美食,及各種特色不同的景致,比喻西安的銀杏樹,西安的大雁塔,華清池……名勝不勝枚舉。終于可以在西安生活了,這個讓我喜歡的靠譜的城市,定不會讓我失望。
其實,考上大學前,我從來沒有去過西安,認識的只是圖片中、電視節(jié)目中、百度中不真實的古都。“聽京不如看京”,百聞不如一見,我迫切的想領略文化名城的風釆和魅力。
西安我來了,可這個古建筑這么多的城市,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于我心中的西安截然不同。好像有點破爛,街道狹窄,高樓大廈不是很多,可一下火車,遠遠看見那灰色的磚墻和高翹的樓頂,行走在古都的馬路上,依然穿越到了三千年前的古代,一花一草皆是夢中的味道和顏色,連空氣都洋溢著古都悠久的歷史。
二 真實的古都
西安,在《史記》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西安又名長安、稿京,長安自古帝王都,擁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是絲綢之路的起點。
由周文王建立,大約建于公元前21世紀,距今有3100多年的發(fā)展史,先后有周、秦漢、唐等21個王朝和政權在這里建都,是13朝古都。
“紅塵滾滾帝王都,悠悠歲月百姓城”,西安是一個神圣而特別的存在,它代表周代的幽邃,漢代的強盛,唐代的盛世輝煌,低調(diào)而厚重,樸實而豐富,一磚一瓦都充滿了古代氣質(zhì),一草一木都隱藏著動人的故事。
我穿行在西安厚重的城墻上,繞著西安古城墻慢慢地行進,看著青磚瓦舍,古樹參天,深深地感受到長安曾經(jīng)的繁華,唐朝盛世的強大,深深地吸一口氣,空氣中依稀一古裝的美女引我走進每朝每代的歷史,去體會古都的繁華和滄桑。
街道兩旁的銀杏樹和槐樹,花花草草,無一不讓我浮想聯(lián)翩,這該是怎樣的一座古城?該是有多少故事的古都啊!
三 我眼中的西安
我眼中的西安,是一個深沉的哲學家。它不僅是一個古都,有數(shù)不清的歷史古跡,還有許多歷史名人和
文化傳說,我真想穿越到每一個朝代,去真切地感受當時的繁盛和衰敗。
我想和周文王、周武王去探討國事;想向漢王劉邦討教如何“興國安邦,長治久安”;想去兵馬俑聆聽士兵的苦衷和心聲;還想去阿房宮里吟著《阿房宮賦》,體會秦王的牽掛和思念,角個角落都散發(fā)出歷史的韻味和古老的文化。
我想我最想去的是唐朝。唐朝的皇帝個個多才多藝,會理朝會寫詩,還懂生活情趣。當時的唐朝,是詩歌最為發(fā)達和多產(chǎn)的時期,是中國詩歌的全盛時期。
我一直喜歡唐朝的各位詩人,從唐初四杰,到唐宋八大家。盛唐以王維,孟浩然為首的田園派。著名的佳句:“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fā)幾枝”,家喻戶曉。以岑參,孟浩然為首的邊塞風也是大氣豪邁,振奮人心。
中唐時期,白居易是寫詩的頂級高手,一首《長恨歌》如泣如訴,哀婉纏綿,打動了多少少男少女。晚唐的“小李杜”更是出盡風頭,一句“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成為千古名句。最最讓我們常掛嘴邊的唐朝詩人當數(shù)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了。老少皆知,隨口就來的,“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道出了多少游子思鄉(xiāng)之情。
唐朝的詩歌不僅我國詩歌的鼎盛時期,而且成了中國古代詩歌不可逾越的巔峰。
西安在我的眼里不僅有古代遺址,古跡,古文,古風,而且還有許多讓人嘆為觀止的古墓,靜靜地記錄著西安的歷史。而許多古墓恰恰就在各大學校的校園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同時,也在不斷了解西安的千年演變,在一座座古墓中見證西安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西安不僅是一座城市,不僅是千年古都,而是一個神圣的存在,是不朽的傳奇,歲月悠悠,歷經(jīng)千萬年,它的風采仍熠熠生輝。
我選擇西安,選擇這個神秘而又傳奇的城市,除了它讓人信服的歷史,還有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讓我不由自主地想靠近它,關注它!
西安,我心中的古城,道不盡的情,說不完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