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要從十數(shù)年前說起,那時的我還是一名中學(xué)生。有一次教室調(diào)整與換座,我被替換到了靠窗的位置。在底部的窗框上,我見其從上到下被刻上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跡,全文大概是“某年某月某日非心”。
當時我見到“非心”二字還一陣疑惑,不知所云。過了一會兒才后知后覺,所謂的“非心”是豎寫的“悲”字,只不過間隔過大,讓人認不出來吧。
今日的說辭即是“悲”,非心為悲。世界上什么樣的事能算作悲傷呢?莫不是自己美好的心意得不到順暢,良好的初衷漸漸而非。非心為悲。
還是關(guān)于成長,在最近十數(shù)年我常聽聞到一句話,“漸漸地,我們變成了曾經(jīng)自己所討厭的模樣?!?, 這是非心吧,因為非心所以值得悲傷。純粹而良好心愿得不到始終,悲傷的同時又能怪罪于誰呢?路始終是自己選的。
那些堅持著自己良善初衷而走到最后的人們,因為心愿的完整,也許他們的內(nèi)心已經(jīng)沒有了“悲傷”吧,或許有的情愫是對那些未能堅持者的“悲憫”,此時的“悲”,便應(yīng)該算作是“慈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