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女兒快六歲了,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越來越多的獨立意識。隨性任意,沒少和老爸老媽唱反調。她現在一開口提要求,就很容易會出現一個和父母唱對臺戲的悲催場景。
? ? ? ? “給我買冰激凌吃吧”,“不行,小女生不能吃太多冷飲,傷脾胃”。
? ? ? ? “我還要玩平板電腦”,“不行,看屏幕時間長了會傷眼睛的”。
? ? ? ? “今天我要穿裙子”,“不行,今天溫度低,穿長袖體恤,要不容易感冒”。
? ? ? ? 。。。。。。。
? ? ? ? 然后就是情緒抵觸。老爸老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勁的做思想工作,但大多不奏效,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的小朋友,聽不進你的分析論證,愿望一旦不被滿足,馬上由期待的哀求,變成絕望的哭鬧。
? ? ? ? 五六歲的小孩身體發育迅速,機體能力不斷提高,女兒也個人信心爆棚,感覺自己能自由發揮了,總是躍躍欲試。于是瘋跑、靜觀,甚至還有模仿其他小朋友的“尬舞”做些無厘頭的動作等等,把大人的告誡當耳旁風,真成了沒有規矩、無法無天的“小魔女”。按她老媽說的,到了連狗都煩的年齡了。因為有時她見到小狗都想踢一腳,小狗都要躲著她。
? ? ? ?不過女兒的情緒來得急,去的快,就像動畫片《頭腦特工隊》里的情節,一會被“憂憂”控制,一會被“樂樂”控制。快速的情緒轉換絕不拖泥帶水,反倒是爸媽調整的慢,會長時間沉浸其中,癡癡的擔心、郁悶、焦慮。
? ? ? ? 好在讀過不少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對兒童成長的階段性和特殊性是有些認識的,看問題也是盡力想透過表象看實質。知道五六歲的兒童處在肢體能力、認知能力快速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增強的年齡。他們好奇、活潑、充滿希望,表達的每一個意愿,都有其深層次的動因。這時他們最需要的是耐心,是觀察、呵護、引導、鼓勵。當他們的想法不合家長意愿和標準的時候,不能簡單的貼上不懂事、不聽話的標簽,限制、約束,粗暴的拒絕,甚至強迫、打罵。
? ? ? ? 在我看來,父母要想很好地應對這個時期的兒童,需要在三個方面努力:
? ? ? ? 1.要學習有關兒童成長發展的有關理論知識。
? ? ? ? 2.要在實踐中運用理論,不斷的踐行。
? ? ? ? 3.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保有極大的愛心和耐心。
? ? ? ? 這里有個前提,就是家長要努力的自我成長、迭代,如果能做到,就會站在新的高度,看待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理解他們的思想、體察他們的需求,實現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支持、鼓勵、護佑孩子的成長。這樣,家長的和孩子都會有更好的收獲:當孩子成為身體健康、人格獨立、性格健全、學識豐富的成人時,父母也會找到全新的自我。
? ? ? ? 現在我對女兒養育中的所謂煩惱幾乎無感,感受更多的是歡樂、發展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