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難——大涼山支教日志0107

原創:一默
整理:陸漫漫

? ? ? ? ? ? ? ? ? 支教日記之一百零七

2014年 11月29日 星期六 尼勒覺 晴 5\12度

浩浩蕩蕩

“親人”終于上山來了!

來了好多好多“親人”?。。?/p>

多得差點把我們嚇壞了(因為要安排吃住)!??!

第一批“親人”早上九點過就來了,居然是肖老師帶上山的一幫“大老板”。據說,他們是來考察的,準備給尼勒覺小學每年提供固定的“運轉費用”(其中包括支教老師的工資哦?。┤绻娴膶崿F了,他們就是我們尼勒覺的“親爹”,不是親人,又是什么?!

第二批“親人”上午十點過才到,他們的構成十分的復雜。

其中,有每年定期來尼勒覺支教半個月的港大學生楊曦老師。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她來的主要任務,是給進入青春期的女士,傳授必要的生理衛生知識,讓孩子們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正確面對今后的人生。值得特別贊揚的是,楊老師還要到其他幾個山區學校,干同樣是事兒,積同樣的德。這個,必須贊一個!

其中,有跟我們尼勒覺小學有“戰略同盟”的揚州某技術學校的楊大哥(校董)和他的一個來考察“1+1助學”的南京美女(不好意思,不知道名字)。前者,幫我們送了很多小學畢業的彝族孩子去揚州免費就讀技術學校;后者,準備支助貧困孩子,今后讀中學、讀大學。

其中,有我的朋友葉慶先生及夫人帶著兩個兒子,自己開車上來了。一來,是為看望久違的朋友(就是我,給我們送來很多好吃的和文具),二來讓孩子看看這里貧困的環境(讓孩子們珍惜自己擁有的幸福生活)。

其中,有我們翹首期盼的牛牛爸和他的愛心捐助兼義工團隊的一部分成員。他們送來了急需的課桌、板凳、黑板、標語、上下鋪的鐵床,以及海量的物資(包括教學的、日用的、吃的、喝的、想得到的、想不到的、應有盡有)。

如此的關愛我們尼勒覺的學生和老師,如此的無微不至,如此的貼心暖胃,不是“親媽”,也勝是“親媽”?。。?!

第三批“親人”晚上十點過才到,他們是牛牛爸團隊的“掉隊”者(由于出發的地點和時間不同,再加上迷路,而來晚了),也帶著大量的物資。這不就是“親媽”的妹妹,我們的親“大姨媽”嗎?!

所幸,第一批“親人”5、6個,加上第二批“親人”中的我的朋友葉慶先生一家4、5個,放下物資,小坐片刻,當天就趕著下山了,要不然,還真的睡不下啊!

剩下的“親人們”,不剩下的“親人們”,不僅搬運了大半天的物資,還當了大半天的義工(開始布置教室和組裝桌椅板凳),忙到凌晨一兩點,吃完晚飯都三點了,卻只能裹著薄薄的睡袋,睡在教室里拼在一起的課桌上,“享受”尼勒覺冬夜的刺骨寒冷。

親,你們睡得好嗎?!

真是難為你們了?。?!

親恩難忘

感言:親,好嗎?
旗鼓喧天鑼上陣,
吃苦耐勞我先行!
打虎還靠親兄弟,
何況鄉村尼勒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