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小伙伴提了離職。
這是我第二次接到離職申請。
兩次的心理路程完全不一樣。
首先是這件事對我產生的內心震蕩
第一次的時候,我很緊張
而這一次,有種波瀾不驚的感覺
現在去復盤兩個事件的對比
我想有以下的幾點收獲:
致命點:在團隊中的價值體現/不可或缺
雖然讓我有不同心態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最重要的是這兩個人在團隊中的價值體現完全不同
第一個提出離職的小伙伴,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
她都是能力最強的
在團隊中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業績名列遙遙領先
有危機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不斷給自己的價值加砝碼
在專業領域里深耕
對瞬息萬變的政策有高警覺性
還能盡量幫助其他小伙伴
所以當她提出離職時
我內心是焦慮的
重新找一個同等級的人很慢,很難。
而這次這位伙伴,在團隊中一直是跟隨狀態
不出錯也不出彩
其實,在我內心是需要被開除的一類
所以在她提出離職時,我甚至是欣喜的
就不需要我再去用業績情況給出壓力
讓其知難而退。
所以第一次的離職,我是帶著盡全力去挽留的心態
盡我所能去讓她留下來
而這次的離職交談
很簡單,寒暄一下離職原因
然后快速確認離職時間
很順利。
? ? ?在這個已經沒有鐵飯碗的時代
? ? 想要有一片立足之地
? ? 至少要有一定的危機感
? ? 讓自己時刻保持前進的狀態
? ? 因為,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 而我們要很用力的向前跑
? ?才能往上,往上。
如果沒有這樣的態度和能力
現在提離職,會被挽留嘛?
甚至是,在預備勸退的名單中?
第一次的措手不及
一般來說,第一次面對一種需要能力來解決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會有稍微的緊張
這種緊張就像上臺演講時的適度緊張是一樣的
一方面,提高自己對這件事的重視
避免因為是第一次處理而有差池
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的加深印象
將第一次作為基礎,為后續處理類似情況做經驗借鑒
觸發原因與自己的關系
上一次的事件,我很清楚離職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我個人
所以,我內心會有特別的情緒
在理性判斷之余多了感性因素的干擾
而這一次,我知道關鍵因素與自己無關,所以內心平靜。
永遠不要松懈
回想自己上一份工作提離職的時候
本領導約談了兩次,人資兩次
一方面,很開心,公司對我有這樣的認可
另一方面,現在也是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
每一天都以最積極的狀態面對工作
一定要讓自己成為不可或缺的那一個。
?這位伙伴離職是因為男朋友換了工作
所以選擇跟著他的腳步也挪個窩
這已經是她第二次跟著他換工作
我只能忠心祝愿
這個男朋友能夠回應他相應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