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地朝你的夢想前進。當你簡化自己的生活時,宇宙的定律也會隨之簡化。
--- 亨利·大衛·梭羅
我們總以為把最好的一切統統塞給孩子,才能盡到做父母的義務,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我們不知道,“少”才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力量。如果作為父母你正在糾結:
- 要不要讓孩子玩手機、看電視?
- 怎么處理堆積如山的玩具?
- 疲于應付孩子越來越多的課外班?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推薦你可以讀一下這本書。
這是一本能夠改變你的育兒觀的書籍
《簡單父母經》的作者金·約翰·培恩從事教育和兒童心理學研究長達30年,是60多所公私立學校的培訓師和講師。這本書應該算是華德福教育的入門書籍,也是年輕父母的一本育兒手冊。作者從現代環境對孩子施加持續壓力的影響開始分析,為什么要簡化孩子的生活環境?通過一個個案例告訴我們:少即多,通過簡化把孩子所需要的輕松環境還給他們,讓他們重新與他們真正的自我、屬于他們的世界聯系在一起,把他們從我們成人充滿壓力與緊張的世界中解救出來。
為什么要簡化?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物質多、信息多、選擇多、生活節奏快的時代,我們正在用“太多”所產生的壓力對孩子們的童年進行一場未經宣告的戰爭,這些小壓力積累的一定程度就會導致孩子們出現高警覺、精力不集中、多動癥、焦慮等等諸多的問題。給予孩子太多的東西,就等于剝奪了他們的時間和深入探索周圍世界的動力,而當家長在許多層次上簡化孩子的生活,孩子就會回到原來的樣子。
讓我們回想一下,當我們身體發燒時,我們是怎么做的?
我們一般都會減少活動,躺到床上,安安靜靜的休息,這樣才能使身體盡快的恢復健康。同樣,當孩子的心里和情緒出現了問題,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是簡化孩子的生活環境。
如何處理玩具?
作者建議只保留孩子最喜歡和經常玩的玩具,少的玩具能夠讓孩子玩的更深入、玩的更專注,如果每次孩子感到無聊你就提供一個新的玩具,實際上是在剝奪孩子發揮創造力的機會。
哪些玩具應該保留呢?
1.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玩具:建造、挖掘
2.培養孩子愛心的玩具:娃娃、毛絨動物
3.培養孩子創造力的玩具。
遠離電子產品
對于電子產品的態度在華德福學校是明令禁止的,雖然電子產品可以讓孩子學到很多的知識,但它對孩子所造成的危害遠遠大于收益。大量的實驗表明電子媒體會造車孩子被動心態、減緩語言能力發展、導致過度激動、帶來睡眠和專注力方面的問題。
無聊通常是創造力的先導
關于課外班是不是越多越好?作者解答了我長久的疑惑,現在的孩子們周末比平時還忙,上不完的課外班,過著極度充實的生活,這樣的結果是什么呢?拿種莊稼作比喻,土地過度準求產量,一味的施肥代價就是枯竭、貧瘠的土地。孩子也是一樣,控制了他們的時間,從他們的童年“收獲更多的東西”也要付出代價,過度充實帶來的不是吸收反而損失了他們的幸福。
我們是如何做的?
從前我們和孩子的關系可以用斗爭來形容,一到周末都會因為一點小事搞得身心俱疲,買玩具要斗爭,看動畫片要斗爭,拖著去上課外班也要斗爭...我們逐漸按照書中的建議做了如下簡化:
- 沒用的玩具處理掉,留下她最喜歡和常玩的10幾件。
- 電視徹底把有線信號斷了
- 課外班只保留了她最喜歡的舞蹈
- 不再帶她去商場
- 禮物只有過生日和過年有兩件
- 每天8:30準時睡覺
在處理孩子東西的同時,我們也把家里多年不需要的衣物書籍做了大規模的清理,扔的扔賣的賣,徹底打掃了一次房間,感覺世界一下清凈了,有一種說不出的解脫感。
通過簡化家庭環境和孩子的生活,我們收獲了簡單的生活環境、更多的家庭時間和一個越來越有創造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