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文化,因為博大精深,所以很難有誰能說道一二,幾千年的文化積淀,賦予了中國節(jié)日的多姿多彩,我們也很難說出每個節(jié)日,它真正干什么。所以清明,是否也是我們,清過往,明未來的一個節(jié)日呢!
? 人這一生總是在矛盾中成長,不斷地和矛盾交手,有時輸,有時贏。輸?shù)臅r候就迷茫,贏的時候,就會信心滿滿。每一次矛盾都會讓我們懂得一些道理,未來也就更清晰了,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我們就長大了。
? 清明節(jié),其實也挺矛盾的,早從唐代開始,清明節(jié)就是掃墓的同時,人們就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大好時光的節(jié)日了。掃墓,總歸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出于對祖先的敬仰,對逝去親人的思念,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去墓地,借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也正因為此類種種,我中國才得以幾千年文明連續(xù)不斷,我們的心中總是裝有家人,家,故鄉(xiāng)的概念,這使得我們愿意為自己的祖國奉獻自己,中國是一個從來不缺少仁人志士為祖國獻身的國家。就是這樣一個懷念家國沉重的話題,卻有游玩享樂的活動,這樣不就已經(jīng)夠矛盾的了嗎?
? 有文說,清明節(jié)在仲春和暮春之間。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人們在去郊外墓地的路上看到大好春光,就想一覽春光,盡情玩耍,以緩解自己沉重的心情,以示節(jié)哀順變之意。那么心情真的十分沉重的話,請問我們是否還會有心情去顧及無限春光!此話倒不如說是我們中國人天性好玩,而且有足夠的樂觀精神。四大發(fā)明的火藥,我們用來做煙花,是為了玩;指南針,用來看風水,以求自己能順順當當,這樣自己就可以享受生活,好像也有點玩的意思。樂觀精神使得我們對未來有所期待,我們民族曾有百年屈辱,這種精神就讓我們有了今天。
?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天中,要在早晨做好計劃,一年中,我們要在春天做好計劃。清明節(jié)到了,暮春也就快到了。春天要過完了。是否是在提醒我們,要做好一年的計劃,整理好行裝,向今年的大好時光走去呢,想要面向未來,我們總要清理好過往。過往和未來是一對矛盾的概念,可沒有過往,何來未來!不管過去怎么樣,我們還依舊是我們。時間除了會讓我們身體蒼老,其它的都是它無能為力的。所以我們要用中國人的樂觀去忘掉過去所有不快的事情,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收拾好新信心,向著清明計劃好的未來出發(fā),尋找一個全新的自己。
? 清過往,明未來。這是清明節(jié)在我心中的另一層含義。我想也應該是自古以來,這個節(jié)日的含義。
? 如今,很多情況下,節(jié)日都是成了形式,也可以說,是名存實亡,所以我們是否可以停下來,去想一下,這些老祖先留下的節(jié)日,究竟是為了什么?而不是只是現(xiàn)在的吃吃喝喝。
? ? 適逢前日重陽,想起之前清明時寫的文章,遂現(xiàn)與諸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