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獨自在外地工作偶爾也想家的你我。
1)
家里添了一個新成員,全家都是快樂的。隔著手機屏幕,看這個大眼睛的小侄女,開心得差點淚奔了。
我想回家。朋友說那就回家吧,可是爸媽說車費太貴,假期太短,讓我國慶或者春節再回家。
其實我剛失業,時間很充裕,可是一想到幾個月前我才告訴爸媽我離職了,我就沉默了。我害怕讓他們失望,更害怕回家看著他們熟悉的臉,就再也不想離開家。
人總是不斷成長的,不同時期的心態也會有所改變。就像曾經最不愛吃的菜,現在嚼起來也還不錯,甚至想不明白當初為什么那么排斥。
2)
還記得當初一意孤行來深圳工作,我跟父母整整吵了一年半的架。他們不愿意讓我吃苦受罪,動用一切資源只想讓我留在他們身邊,威逼利誘,能用的招全都用上了。可是他們的行為反而加重了我的逆反心理,我更加堅定要脫離他們的保護,過我向往的獨立又自由的生活。
讀書的時候總羨慕外面的世界。大學的每個暑假,我都會跟父母爭論——為什么別人家的小孩都可以出去做兼職,我不可以;為什么別人家的小孩都能跟朋友出去旅游,我不可以。我不想待在家里發霉,更不想只是跟媽媽一起看電視。
現在想起來,那真的是最幸福的時光了。白天跟媽媽一起買菜做飯看電視逛街,晚上跟爸媽一起看電視。我一直很納悶,從未炒過菜的自己怎么不看菜譜就能燒菜,或許就是那段時間跟媽媽一起耳濡目染的吧。
人總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我還記得高中的時候,室友經常半夜哭泣因為想家,我還特別不屑的說,我從來都不想家,打個電話就能聽到聲音了啊。
現在真想坐上時光機,告訴那個天真的小朋友,幾年后的你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孤獨地待在大城市,經常半夜想家到淚流滿面。
3)
很多人說年輕的時候就該出去見見世面,積累經驗,以后的人生就會更加充實精彩。可是也越來越多人說父母在,不遠游,而且女孩子年輕的時光就幾年,再不陪在父母身邊,就要嫁人了。
其實每個選擇都會有利弊,哪有什么事情是兩全其美的呢。選擇大城市,就注定了要重新開始,孤獨不過是該付出的代價。選擇留在父母身邊,就要做好錯失外面精彩世界的心理準備。
我當初決定來大城市發展,是希望能實現生活獨立,并且看看這個世界有多少我沒見過的東西。
有人說:“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
現在對這句話體會很深,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的思維都不太一樣,一件事情會產生有好幾種不同的看法。以前我覺得跟陌生人合租是件可怕,而且難以想象的事情,可是我已經跟好幾個陌生人合租過了,還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現在是我特別艱難的一個階段,可能一個不堅定就會卷鋪蓋回家。我在試圖讓自己習慣孤獨,獨自吃飯、逛街、出游,也嘗試跟更多陌生人交朋友。我深知這個城市有我想要的東西,我要努力把這段時間熬過去。
不知道爸媽是否愿意理解、支持我的選擇,我還想勇敢堅強的堅持下去。誰不是一邊流淚一邊為自己鼓勁呢。
4)
以后我還是會想家,工作不順心的時候,生病在醫院排隊的時候,看公園一家人散步的時候,讀到回家字眼的時候。不過我應該不會輕易動搖留在大城市的決心了,想家就回一趟,再次回到大城市的時候會更加自信、灑脫。
太想家就回家吧,不過下一次一定要記得更堅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