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在家?guī)е鴥蓚€熊孩子。人手不夠,老焦急了,幸好我爸過來支援我,才讓我從手忙腳亂的困境中解救出來。
不過即使兩個大人一起照顧兩個孩子,尤其其中一個才一歲多,還是有點力不從心,感覺身體被掏空。這不,這弟弟一皮起來,火氣一下收不住,就往那粉嫩的小腿上抽了一下。
哇!
一下子心里更亂了。好在爺爺馬上過來又哄又疼的,孩子才慢慢緩和下來。
“現(xiàn)在都什么年代了,都不讓打孩子了。”
那是迷信,老外的東西都學偏了。難道老外就沒有懲罰孩子嗎?
不可能。老外的懲罰更狠,因為他們崇尚的是叢林法則。什么是叢林法則?我們從一個小案例就知道了。
曾經(jīng)有一位年輕的華人,隨著父母移居到了美國。又一次他和鄰居的小伙伴去遠足,結果他們不小心從大石頭上摔下來,兩個人都摔斷了腿,而美國本土的小伙伴傷的更重一點,連雙手都摔斷了,身上還有傷口在滴血。這個時候有兩條路擺在他們面前,一條是爬出去找人來救,另一條是等著親人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那個時候手機還沒普及),派人過來救援。
你猜結果怎樣?
這兩位年輕人選擇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華人年輕人選擇了留守,而美國年輕人選擇了爬行兩公里到附近的加油站喊人來救。
直到后來救援人員沿著美國年輕人爬出來的那條血路,回去找到并解救了華人青年。
從這個例子里面,我們是無法想象得到這個,美國的男孩子,他到底經(jīng)歷過什么。才能具備這種野外這么強的求生的意志和這么強的技能和體能。
不過也很好解釋,就是優(yōu)勝劣汰,換個文明一點的說法,就是賞罰分明。
西方人對孩子的贊揚是我們都知道的。不如我們說說西方人對孩子的懲罰會有什么?
據(jù)我所知最少有兩種,一種是禁足,一種是挨餓。
所謂禁足就是關在房間里面,不讓外出,可能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一個晚上。
其實我也嘗試過對小孩禁足,不過我家太小,5口人住在不到50平的地方,房間本來就小,里面的雜物也多,就怕把小孩關到里面,他慌亂起來亂拉東西,會被柜子砸下來,受什么傷,所以我們都不敢用這個方法。
第二種西方人常用的懲罰小孩的方法,就是餓肚子。簡單來講,就是讓他一頓飯不吃,甚至一天不讓吃飯。這個在國內來講,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可能是因為上一代,經(jīng)過了饑荒,所以當我們和老人在一起的時候,都不敢讓小孩子吃苦,尤其咱家姥爺是個極度心軟的人,這個法子嘗試過沒幾次,就在老人的,威嚴之下放棄了。別看老人對孩子心軟,但是對我們大人卻毫不手軟。這樣我們也硬氣不起來,只得無可奈何,后來這個方法就擱置了。
不過就在昨天,有件很好玩的事情發(fā)生了。晚飯的時候,姥爺看到老大的碗里面還有一些飯沒吃完,其實也不多,估計就兩三勺。這還了得,他老人家覺得小孩沒吃完,沒吃飽,是不能接受的。于是用了一個讓我看得毛骨悚然的方法,就是硬喂。塞得老大已經(jīng)受不了了,開始咆哮,但是姥爺,好像對這個沒有熟視無睹。
就在這個時候,機智的爸爸就發(fā)生了決定性的作用了。
我對著姥爺說,放下那個熊孩子,我來。
其實要知道每一個人心里面,都有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如果你看過,杜琪峰的電影《神探》你就會知道,每個人心里都會有不同的角色存在,這個時候姥爺扮演的角色就是他自己的父母,和他覺得咱家大寶就是他自己,他又想重演他童年的那一幕。如果要讓他改變過來,那我們就需要讓他的大腦脫離這個場景,重新“穿越”進入另一個場景,于是,這個時候我就要當壞人,這時我進入他的角色,孩子還是孩子,但是他要進入一個旁觀者的角色。
我心想:壞人就當?shù)降装伞S谑俏揖陀脩?zhàn)士的語言命令大寶,快點吃,吃不完哪都不用去。這個時候咱家大寶還是非常懂得配合的,那個表情,簡直比吃了一只蟑螂還要惡心,(呵呵)
“我已經(jīng)吃飽了。”
“你趕緊吃完,不吃完就要打屁屁。”
這個時候,大寶露出了欲哭無淚的表情,可憐兮兮的看著姥爺。
外公也是于心不忍啊,終于說出了一句我們父子倆期待已久的話“算了算了,吃飽了就別吃了吧。”
哈哈哈哈哈,終于被我們拿下了,套路不怕舊,重要還是要有效的。
這個時候我和大寶,狡黠的相視一笑。然后他就屁顛屁顛的跑去洗手,玩耍去了。
其實在這個過程里面,我們用專業(yè)術語來講,就是一個人是活在他的記憶里面的,而記憶是存在他的“爬行腦”里面。如果我們要讓他改變他的行為模式,也就是我們必須改變他的大腦內的場景,這時候我們需要通過視覺化的場景,來喚醒他爬行腦里面的記憶,然后讓他做出不同的決策。
而最后,我成功了。
雖然說這個動作是我說的好像輕描淡寫,其實我和咱家大寶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過好幾次了。因為老人家呢,年紀比較大,他的行為模式已經(jīng)很難改變了,于是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小小的套路來得到我想要的結果。
我的成果已經(jīng)達到,希望咱家大寶不要吃撐了,而且老人家的感情沒有受傷害,這就已經(jīng)是,完美中的結局。
原創(chuàng)課程設計運營專家
周嘉俊
每月帶你開發(fā)一門中國原創(chuàng)商業(yè)版權課。
每周原創(chuàng)文章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