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名字吸引,于是隨手點開了這部影片-------<<血與蜜之地>>。
影片是從一段字幕開始“戰爭之前,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簡稱波黑。是歐洲在種族和宗教方面有著巨大不同的國家之一,穆斯林、塞族人以及克羅地亞人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搭配的畫風亦是靜謐的山林加美好夕陽,尤其是一群飛鳥放飛于山間,叫人的心不由自主的遼闊展開來。
前十分鐘都是日常生活的輕松愜意呈現,生活看起來就是這樣美好自然,然一切就從那突至而來的爆炸事件轉折,從那個長至幾十秒的無聲畫面開始,影片一點一點通向一個地獄般的世界。年輕男人集體槍殺,年輕女人當眾被凌辱,一言不合就被拔槍擊斃…………看到一半,感覺不是在觀影,而是被那極度的生存恐懼感纏住的自己的心:“天哪!這是多恐怖的生存!”
影片暫時看不下去了,卻不得不被那樣的情景所觸動……
最先冒出來的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那樣的非常情境中,生存的安全需要應該勝過生理需要的。
不太敢把自己置于那樣的情境中去假想一番。太可怕!但又試探著把自己置于那情境之中,只是短短的幾分鐘,就覺得自己根本無法想象甚至說難以面對那樣情境里的自己。這怕是叫“想都不敢想”!
那個“想都不敢想”叫我定睛看向了此刻……
此刻,我是安全的,因而所有的生理需要也自然發展出來。不僅于此,還有人之夢想我之愿景都一并發展出來了。真的!這一刻,真切的從未有過的滿足感竟油然而生!
憶起前些年,那是過完年爸爸執意要送我去車站,臨別時他對我說:“姑娘,你生活的這個時代相對于我們那個時代是多么的幸福!這個時代允許更多的選擇,不像我們那個時代,除了責任根本沒有什么個人的夢想可言。這個社會越來越寬容,更多的理解與自由。如果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夢想,看到了那個方向,就要學會排除干擾,朝著那個方向過去。人這一生,能找到自己的夢想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應該還對我說了些話,可是那會兒我的心已經聽不下去了,她只是被深深的愛包滿,滿到在日后任何一個時刻,都能感受到這愛的強大支持………
一路任性做自己走到今日,這任性究竟始于何時?我往前看,繼續往前看,竟然找不到起點!
只是覺得難為了我媽,真真難為了她,得了個這樣的女兒不斷挑她極限毀她三觀。要命的是,我看到這里,盡然還是沒有一絲悔改之意,鐵了心的只想做自己:“媽媽,這是天意!我們都順了吧!”我真沒選擇的………
人這個存在,也許就是一堆偶然巧合和合而生之存在。哪個偶然不是必然,哪個存有又是無意?既然我之存有如此具有深意,為何不可深深投入來好好享受這一番造物的神奇?若脫離這時代的背景,若缺了任一素材,都不可能是當下這一我之這樣存在。還要什么奇跡還要什么圓滿!啊哈!人之命運即是當前眼下之全部示現!
從此,我膚淺至極,只珍愛這眼前的人事物………
文字是好物,寫完,心如臨天堂,鳥語花香自開來。
愿君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