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1年1月21日。早晨起來,昨天農村親戚大老遠送來的豬后鞧完全化開了,女兒又放假了,正好回家解解饞。如今大學的伙食,比家里差多了。不像我們那時候,大學伙食并不好,可比家里要好不知多少倍。
? ? ? ?像收拾雞呀肉呀魚呀這套活兒,都是本大廚當行。讀初中時學過一篇華羅庚的《統籌方法》,我十分受用,生活、學習上都能用上。眼下的這個編織袋里面的豬后鞧,被我以庖丁之術迅速分寫,后鞧都切成半寸厚裝在保鮮袋里,放進冰箱。剔下的骨頭和后肘子,加上兩片后鞧可以煮上,否則吃不到新鮮的,冷凍之后味道就要打折了。
? ? ? ?兩鍋水是早都燒上了,已經滾開。先把骨頭放進深鍋(我的鍋是雙立人,密封極好),緊一下,撇除沫子和血水,放到淺鍋;再把兩片后鞧在深鍋里緊一下,同樣撇除沫子和血水,放到淺鍋;再把后肘子放到深鍋,同樣撇除沫子和血水,就在這個鍋里煮。電鍋的水也開了,把骨頭從淺鍋里撈出來放進電鍋,只把兩片后鞧留在淺鍋里。這時,三個鍋同時開煮。
? ? ? ?由于鍋密封極好,四十多分鐘就已經飄出了肉香,的確是農村的家養豬,多年沒有吃過這樣地道的肉了。如今什么都講速成,肉食雞、肉食豬,成長期很短,肉不香。
? ? ? ?我利用這個燉肉的時間寫這篇博文。
? ? ? ?從前,日子貧乏的時候,實在寡味,煮肉我都是用“醬”的方法,料重味濃。現在,日子豐富了,不想吃花椒大料的味道了,就干脆清水煮,然后蘸蒜泥吃。況且這么好的笨豬肉,一定要吃原味。
? ? ? ?電鍋、淺鍋的骨頭、后鞧都熟了,撈出來;把這兩個鍋的肉湯折到深鍋里,剛好沒過肘子,現在就只管燉肘子了。
? ? ? ?我的職業病的癥狀之一就是什么都要和語文教學瞎聯系。豬肉和職業有關系嗎?還真有,這是我自己悟出來的。趁著肘子還在鍋里燉著,我不放談談怎樣連語文一起煮了。
? ? ? ?先說著“解豬”,你得知道哪個地方有骨頭,不能拿菜刀硬砍,那樣不僅傷刃還費力。你不知道語文教學是怎么回事,胡來亂來,費力不討好。知道哪有骨頭靠什么?歷練、琢磨,向人家庖丁師傅學習,把牛身上的“那點事兒”都弄明白,了然于胸。光明白還不行,你得動手。就像教人家作文,你能說明白人家該怎么做,不算能耐,得自己會寫,這樣才有真實感。
? ? ? ?再說我那三個鍋吧,為什么來回折騰?咱沒有農村那種大鍋,一鍋煮不了,還得煮,咋辦?根據咱家所有的條件,化整為零,分鍋煮,大致同時煮,節省時間效率就高。你所有的語文教學資源是什么?你自己知道不?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并取得最大的效益?沒有大鍋還有小鍋吧,如果一看自己家的小鍋煮不下,就把整個后鞧扔了,不是太笨了嗎?再說了,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工具、知識儲備你沒有,就像過日子沒有家什,日子怎么過,課怎么教?或者不知道過日子應該必備什么家什,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家什,缺什么家什,老百姓話說,這家人家不會過日子,不是正經人家。
? ? ? ?再說我的清水煮吧,從前注重五味恰恰是因為乏味,現在追求原味是豐富之后的回歸。如果說學生是食客,語文教師是大廚,那么,食客的口味變了,大廚不調整烹調的手段,就不會贏得食客的贊譽吧!大廚不僅要有過硬的好廚藝,還要因時而化,領廚藝之先。語文教師不也是如此嗎?
? ? ? ?這就是我的把豬肉和語文一起煮。我可不想成為會煮豬肉的里面最懂語文的人,也不想成為懂語文的圈子里最會煮豬肉的。
? ? ? ?好了,深鍋里的肘子已經爛熟,起鍋了。
? ? ? ?想吃什么,您說,本大廚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