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以嚴厲著稱的柳傳志在兒子的結(jié)婚典禮上可以說出那么感人肺腑的話?那是因為他知道,此刻他是一名慈愛的父親。
為什么羅輯思維的羅振宇在深圳跨年演講上能一人連講4小時,擊敗各家衛(wèi)視收視率?那是因為羅胖心里非常坦蕩和自信,他就是以一名知識供應商的角色和大家在一起終身學習。
所有能在舞臺上侃侃而談,充滿激情和擁有堅定信念的演講者,都是因為他們心里有一個明確的自我“定位”。
我們知道,對于一名企業(yè)領導人來說,登臺前的自我“定位”極為重要,別人如何看待你,取決于你如何看待你自己。
企業(yè)領導人其實時刻面臨著不同的講話場合,需要隨時轉(zhuǎn)換自我“定位”:
你經(jīng)常要在企業(yè)內(nèi)部和管理層、基層員工講話;對外,你需要在招商會上向目標客戶發(fā)言,或者,在一些沙龍、宴會上,你要向來自各行業(yè)的人士分享見聞……
你是不是開始意識到,不同的演講場景,你要轉(zhuǎn)換不同的角色,做不同的定位?
反之,因為沒有注意到演講角色的轉(zhuǎn)變,演講史上出了不少笑話。
數(shù)學家希爾伯特曾有一個學生,給了他一篇論文來證明黎曼猜想,盡管其中有個無法挽回的錯誤,希爾伯特還是被深深的吸引了。第二年,這個學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死了,希爾伯特要求在葬禮上做一個演說。
那天,風雨瑟瑟,這個學生的家屬們哀不勝收。希爾伯特開始致詞,首先指出,這樣的天才這么早離開我們實在是痛惜呀,眾人同感,哭得越來越兇。接下來,希爾伯特說,盡管這個人的證明有錯,但是如果按照這條路走,應該有可能證明黎曼猜想,再接下來,希爾伯特繼續(xù)熱烈地冒雨講道:“事實上,讓我們考慮一個單變量的復函數(shù).....”眾人皆倒。你看,演講時如果不注意角色定位是不是就會鬧出在葬禮上講數(shù)學問題的笑話?而對于企業(yè)家來說,無視角色,不做定位地演講,后果往往可不只是鬧笑話那么簡單。
如果你在對員工演講時,沒有作為整個團隊領導者的霸氣和擔當,那么員工就可能不信任你;如果你在和客戶談判交流時,你沒有表現(xiàn)得那么沉穩(wěn)自信,那么客戶就同樣會對你的產(chǎn)品和實力沒有信心,從而丟失好合作;如果你在宴會等社交場合,還大談你的產(chǎn)品信息不止,那么就會讓在場的來自各個行業(yè)的聽眾心生不滿……
正是因為深刻認識到演講角色定位的重要,老師在【演講九大思維】中,講完第一個思維【有我思維】后,第二個就講到【定位思維】。老師說,如果說【有我思維】解決的是“我是一切演說的源頭”的問題,那么【定位思維】則是解決“我是誰?”“我要傳遞什么樣的信念和價值觀?”“我要為大家?guī)硎裁礃拥睦婧陀绊懀俊钡膯栴}。這一點,對于演說至關重要。
那么,如何用【定位思維】成功地在不同演講角色中轉(zhuǎn)換呢?老師提供了一套系統(tǒng)化的步驟。
演說的定位思維分為三個維次:選位、入位、出位。見下圖:
1“ 選位 ”
選擇自己在演說中的位置,確定演說的目的。
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同的身份與側(cè)面。在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主題,身份將會產(chǎn)生變化。比如,你是一個企業(yè)家,當你面對員工演說的時候,你的定位是企業(yè)領袖;而當你出席慈善活動時,你的定位是慈善家;而當你到學校去演說時,你的定位則應該是學生們的人生導師。
如果沒有這樣的定位思維,用同一種定位,或者是錯誤的定位去演說,結(jié)果可想而知。
對演說的定位也要落實到每次演說之上。這一次演說的對象是誰?我演說的目的是什么?是塑造自己的個人形象?是塑造企業(yè)的品牌?是銷售企業(yè)產(chǎn)品?還是將我的思想傳遞給聽眾?只有對演說的目的有明確定位,你的演說才會有重點、有邏輯。
因此,演說者在每一次開始演說之前,都要對自己及演說進行“選位”。如果是重要場合的正式演講,你事先一定會準備演講稿,并做充分的刻意聯(lián)系,“選位”就具體體現(xiàn)在準備演講稿和刻意練習時,你有明確的對象、目的和場合的意識,而不是走形式地準備和練習。
如果是即興演講或者是臨時的會議講話,你事先準備的時間并不多,你也可以在演講前的2分鐘,一邊深呼吸,一邊問自己,進行“選位”:我的聽眾是誰?我演說的目的是什么?我要以一個什么樣的角色講話?
“選位”后再上臺,你會更胸有成竹。
2“ 入位 ”
進入你為自己選擇的“位置”,用這個“位置”應有的方式來進行演說,也就是表演中常說的進入角色。
有這么一個故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有一天參加應酬,很晚才回家,發(fā)現(xiàn)臥室的門緊關著。女王站在門前敲門,丈夫問:“是誰?”女王回答:“是女王。”丈夫沒有開門。她又敲,丈夫又問,女王回答:“是伊麗莎白。”丈夫還是沒有開門。這時,女王似乎意識到了什么。最后,她溫柔地答道:“親愛的,我是你的妻子伊麗莎白啊。”門應聲而開。這個故事就充分展現(xiàn)了“入位”的重要性,當女王回到家時,她的“位置”應當由“女王”轉(zhuǎn)換為“妻子”,當她沒有“入位”時,依舊用女王的口吻跟丈夫說話時,實際上就是失去了自己的“位置”,丈夫當然不會給她開門,而當她“入位”之后,問題則迎刃而解。可以說,“入位”是整個【定位思維】最為主體的部分,“入位”是否到位,就體現(xiàn)在你的整個演講呈現(xiàn)上。
演講的呈現(xiàn)除了我們最為熟知的演講語言內(nèi)容的表達外,還包含你帶給聽眾的聽覺(含:呼吸、語速、音調(diào))和視覺(含:站姿、手勢、眼神、面部表情)印象。你看這里女王在第三次回答的時候說“親愛的,我是你的妻子伊麗莎白啊”時,除了語言上說,我是你的妻子外,是不是相應地語氣也轉(zhuǎn)變了,變得溫柔親近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女王口吻了。
2016 年初,一位年輕的臺灣藝人周子瑜被黃安舉報為“臺獨”,在一段時間的沉默后,迫于壓力,她發(fā)表了一則視頻道歉,然而網(wǎng)友們卻并不買賬,為什么呢?原來,在這段短短的視頻中,周子瑜的道歉磕磕巴巴,沒有一點情感和誠意。
這就是一種失敗的“入位”,盡管她在道歉前已經(jīng)做好“選位”,明確了道歉的目的,但是“入位”時,呈現(xiàn)的和說的不一致,那么,聽眾依舊不買賬。
3“ 出位 ”
能入位也要能出位,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只有在出位之后,才能迅速進入下一場演講,進行下一次的入位。上面那個女王的故事,同樣反映了這個問題:首先要走出“女王”的角色,才能走進“妻子”這個角色。而出位還有另外一層的含義,那就是演說者還應該學會超越“選位”,即不將自己禁錮在已經(jīng)選定的角色定位上,而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審視自己和演說,這樣,演說者才能不斷進步與提升。
為什么有些人參加成功學課程后,講話反而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的感覺,就是因為形式單一,思維固化,沒有因地因時地轉(zhuǎn)變,給人一種呆板僵化的感覺。而老師之所以稱贊馬云為“演講臺上的精靈”,就在于馬云能因時因地,轉(zhuǎn)變演講的呈現(xiàn),做不同角色的“定位”,從而給人一種揮灑自如、酣暢淋漓的感覺。
比如在最近的深圳IT峰會上,到場的都是目前中國的商業(yè)巨頭,馬云在演講就大氣外顯,頗有一種指點商業(yè)江山的王者風范;而前段時間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見面時,馬云作為一位中國企業(yè)家和美國總統(tǒng)對話,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不僅獲得特朗普的贊賞,也獲得了中美網(wǎng)友的點贊;再看當馬云作為鄉(xiāng)村教師代言人,面對著堅守在偏遠地區(qū)工作的教師們,馬云的演講則充滿謙卑誠懇之情……
左起分別為馬云在深圳IT峰會、與川普對話、鄉(xiāng)村教師頒獎禮
所以,馬云堪稱演講舞臺上的精靈,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之間“選位”、“入位”、“出位”,成功擔任好阿里巴巴代言人、中國企業(yè)家代表、鄉(xiāng)村教師代言人等不同的角色。
老師說,真正的成功人士都是非常善于“定位”,進行角色轉(zhuǎn)換的。他們在臺上演講時充滿霸氣和風范,而當他們走下臺,面對各行業(yè)嘉賓時,總是以謙遜的態(tài)度交流,當他們回家和家人相處時,往往又是親切隨意。如此的通透多面,才是真正有智慧的領導者。
最后,希望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演說九大思維】之【定位思維】,希望能幫助你打破原有的演講定式,成為一位更靈動通透的演說者!
你說的我聽到了,你寫的我看到了
但只有你訓練我的,我才真正掌握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