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讓我一眼驚艷的是家光的母親,那個高傲的御臺所——阿江與。這個無比強勢的御臺所,堪比隋文帝的獨孤皇后,不僅令將軍寵愛一生,還影響了家光的一生。演員高島禮子很有氣質(zhì),將阿江與的高貴與傲慢演繹得淋漓盡致,舉手投足間都是自信與高雅。
說到這里,飾演小家光的演員真是超可愛。小小年級就將小家光那種渴望母愛而得不到的悲傷寂寥表演得令人心疼。我記得最深刻的就是那場阿江與勸家光放棄繼承權(quán)的戲。得不到母親疼愛的家光終于等到母親唯一一次主動來看他,在他還來不及欣喜之前卻道出要他放棄繼承權(quán)。這時的家光應(yīng)該是絕望的吧,唯一一次的看望居然是為了這么自私的要求,只為了剝奪他最后剩下的東西。其實只要母親愛他,讓他放棄一切他都是愿意的吧。可是她卻帶著這慈愛的面具,利用他對她的愛輕易地打碎了他對她最后的渴望!怎么能這么殘忍!所以年小的他終于堅定地第一次拒絕了她,從這一刻起,他就當(dāng)她死了,他不再有母親。從此血肉至親,終成陌路。
西島秀俊的將軍很出彩,很內(nèi)斂,把將軍的那種孤獨感演繹地淋漓盡致。但缺少點強勢。至于另一女主阿萬,我實在不感冒。像菩薩一樣的女人,太完美,還自以為是救世主,只可遠觀也。
現(xiàn)在來說說這部里我喜歡的另一個角色:家光的正室——御臺所孝子。老實說,一開始在整部劇中我都沒怎么注意她,來自京都公家出身高貴的千金,順從政治利益嫁給家光,然后不得歡心,獨守空閨。在家光后來的女人中,孝子的確不算最出眾的,但一開始她是他的正妻,雖然明了彼此的婚姻只是利益的目的,但孝子一開始肯定還是懷著希望的,希望好好地做他的妻子,但可惜,家光不喜歡她,可能因為那時的家光已經(jīng)被母親傷害地心如止水。于是,孝子只有默默地歸于沉寂,像一朵美麗的花,失了欣賞的人,只有默默的等待枯萎。這就是她給所有人的印象,家光不得寵的妻子,大殿上沒有靈魂的傀儡。
但番外篇《櫻花落》打破了這一印象,它讓我看到了沒有靈魂的孝子,也終于有了綻放的絢爛——她遇到了懂她惜她的人。姑且不論那人是否真心,那時的孝子才讓我感覺到真的像一個活生生的人吧,她會為他的到來心生緊張,會為了他精心裝扮,女為悅己者容,在那時,她才真正體會到被人在乎的幸福。即使他也不過只是陪她飲酒聊天,她卻期待如年。因為不曾擁有過,所以更加彌足珍貴。好景不長,她的身份注定這段情不可能有結(jié)果。就因為她是將軍的妻子,就算不得寵,也是擺在大殿上不可缺少的物件,這就是她的悲哀。春日局無情的警告,徹底打碎她的美夢。那一晚,大奧所有的人都在歡慶高歌,而她的絕望卻如火一樣蔓延。真的討厭那時的將軍還溫柔地陪著阿萬看花燈,而孝子只能看著他們默默的絕望:為什么她只能等他一人,等啊等,他都不會來的。于是,接下來出現(xiàn)了讓我印象最深的那幕——斜倚在高樓之上,孝子手中的折扇緩緩落下,她的目光哀傷地追隨,隨著那扇子在接觸到大火的那刻焚燒殆盡,她心中最后那一點希冀,終于灰飛煙滅。
總的來說,大奧第一章里的人物都在一種不完滿的狀態(tài)下落幕。阿江與抱著對家光的遺憾,孝子空守著逝水的流年,家光留戀著櫻花下的阿萬……
但整部劇的基調(diào)是哀而不傷的,就像繁花落下,被風(fēng)吹散,但風(fēng)中余香,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