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是八百里水泊梁山第二任寨主,為梁山后來108將的宏大基業奠定了基礎,其功不可沒。可惜最終108將中并沒有他的名字,他只是天罡地煞們的一塊奠基石。
1.出身
晁蓋最初的出場身份是東溪村保正,保正一職雖是九品芝麻官之下的N品,但不管如何,也屬于官方職位。投胎也投的不錯,家里有田有糧,有錢有閑,本人只要隨心所欲,想干嘛就干嘛,也不受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約束,無妻無子,自由自在。徒手從西溪村奪回寶塔,為他贏得了“托塔天王”的稱號。為人豪爽,廣結四方朋友,因此在江湖上有點好名聲。初出場的晁蓋其人,物質上富甲一方,精神上被人仰望。如果沒有后來的被裹挾,他可以無憂無慮,終老田間。
反觀來攛掇他一起打劫生辰綱的人,基本上都生活在貧困線邊緣,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首先是劉唐,出現在雷橫眼面前的劉唐是“把些破衣裳團做一塊作枕頭,枕在項下,齁齁的沉睡著了在供桌上”,一看就“不是良善君子”,真真是累成狗,居無定所,江湖漂泊。得了梁中書要送禮給老丈人蔡太師的消息,當然這個消息并不難得到,蔡太師不是第一次過生日,好女婿也不是第一年送禮,生辰綱也不是第一次被劫,劉唐自己想劫又沒能耐,到處找幫手。劉唐窮的連晁蓋送給雷橫的十兩銀子都想不顧一切搶回來,雷橫不是單槍匹馬,是吃飽喝足和一群職業巡邏對員一起,人多勢眾,可見劉唐眼紅到什么程度了,金錢在他眼中是多么有分量。
第二個參與打劫的是吳用,吳用日子好過嗎?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人的理想是經世致用,出將入相,吳用做了啥?小說里沒提到吳用是否考科舉,只說吳用輾轉在下層找地方教私塾,九儒十丐,吳用的地位也就比乞丐強一丟丟吧,連石碣村那樣的地方都混不下去了,只好又到東溪村混個私塾先生做,還要經常到晁蓋莊上蹭點飯吃。
接下來入伙的是“阮氏三雄”,那時候他們是石碣村的漁民,雖然土生土長,卻還真雄不起來,梁山泊上王倫之流的幾個大王已經讓他們無計可施,吃了上頓沒下頓,“輸得沒了分文,卻才討了我頭上釵兒,出鎮上賭去了。”賭博、啃老,向往有錢人的生活。就等著發生點什么事情來改變命運了。
七星聚義,第七個是有法力的公孫勝,公孫勝作為羅真人的徒弟,他不至于太窮困,但學藝一場,總得要闖出點名頭來,公孫勝也拿“生辰綱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來說服自己,所以他也主動來找晁蓋獻計獻策。不過后來羅真人不允許公孫勝下山,以至于戴宗第一次尋找不遇,第二次李逵斧劈羅真人,才給他再次下山協助梁山事業的機會。可以想象,羅真人對公孫勝劫“生辰綱”的豪舉有幾分贊同?
白勝是北斗星尾巴上的一點白光,抱著發財夢被忽悠進了打劫生辰綱的隊伍,八個人中唯一被抓的人,差點把牢底給坐穿。
打劫生辰綱的八人最初狀況,客觀分析,晁蓋各方面條件都最好,他本可以做個低調的富貴閑人,家里雖沒有丹書鐵券,但只要不像柴進那樣張狂,他基本還是可以歲月靜好的。結果被劉唐吳用公孫勝等人一吹捧,他一個有產階級和人家幾個無產階級一起參與打劫,動了政府要員蔡太師的奶酪,成了政府通緝犯,而且是首犯、頭領。更要命的是,其余七人最終都混上了108將的正式編制,而他卻早早殞命,死于史文恭箭毒之下。
2.寨主
黃泥岡案件事發,晁蓋倉皇出逃,期間還欠下三大人情債:宋江通風報信之情,朱仝故意私放之情,雷橫假裝不知之情。
到了梁山,即面臨著梁山第一任寨主和第二任寨主的換代之時,而這一切,吳用了然于胸,晁蓋被動接受。
晁蓋不得已上了梁山,在王倫面前自謙:“晁某是個不讀書史的人,甚是粗鹵。”這是自謙也是實情,王倫乃落第秀才,晁蓋一赳赳武夫。王倫有想法而無心胸,晁蓋有俠肝義膽而無識人之明。對于王倫的招待,晁蓋心中歡喜,而吳用只是冷笑,且直言:“兄長性直,只是一勇。”或許從那時候起,吳用對晁蓋的格局已經有數了,宋江用分享天書這個秘密就把吳用從晁蓋的麾下收為自己的心腹。
在林沖和吳用的運作下,王倫謝幕,晁蓋懵懂的被捧為梁山的第二任寨主,開始了他的還債報恩之旅,同時也成為梁山的一個符號。
3.“哥哥為山寨之主,不可輕動。”
晁蓋成為梁山泊寨主之后,熱情邀請恩人宋江同上梁山,共享富貴。當時的宋江更愿意走根正苗紅之路,哪里愿意到梁山落草為寇?可造化弄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宋江還是被晁蓋親自帶人從江州法場迎接上了梁山,那是晁蓋自從第一次上梁山之后第一次下山,其情也真其意也切。宋江成為梁山的“二把手”,每逢有大事,宋江總是誠心誠意的對晁蓋說:哥哥為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于是宋江領人三打祝家莊、攻破高唐州、大破連環馬、鬧動西岳華山……,梁山隊伍滾雪球般迅速擴大,英雄豪杰聞風而來,每攻破一處,金銀財寶,錢糧馬匹得之無數,隨之猛增的還有宋江的威望。
晁天王坐不住了。
晁蓋是“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的人,眼睜睜看著別人征戰沙場,凱歌高奏,暄拳弄袖,大談英雄事跡,時間長了他怎能受得了?這一次,“不可輕動”也要動了。因為金毛犬段景住帶來了一個消息,他偷了一匹照夜玉獅子馬來進獻但被劫了,同時他還帶來了一段童謠:
搖動鐵镮鈴,神鬼盡皆驚。鐵車并鐵鎖,上下有尖釘。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
一直備受推崇的晁天王何曾受過這樣的侮辱?他發誓“不捉的此輩,誓不回山!”宋江越勸他就越生氣,非去不可。可晁天王確實缺乏獨立指揮戰事的能力,之前幾次漂亮的戰役,比如打劫生辰綱,在石碣村殺的追捕生辰綱逃犯的何濤等人片甲不留,包括能從江州法場救出宋江,活剮了黃文炳等,都是有吳用等人的計謀在里面。這次晁蓋盛怒之下,以為武力就能解決問題,他連軍師都不帶,所帶的二十個頭領中只有林沖還略有心計,可惜晁蓋又聽不進林沖之言,果然一勇之夫,一個回合就中對方的計策,被毒箭射中很快死掉了。
綜觀晁蓋的一生,他豪俠仗義,廣交天下好漢,不屑于雞鳴狗盜。但沒有識人之明,個人意志不夠堅定,容易被裹挾。對自己的個人能力缺乏清醒的認識,沒有心機城府。
假如,他沒有被拉入打劫生辰綱的隊伍,他可以繼續在東溪村逍遙度日。或者他沒有被捧為梁山第二任寨主,他也和劉唐、三阮等在劫取生辰綱之后上了梁山成為一名普通的頭領,聽命于能力強的做事,或許他會活的久一點混個108將的正式編制。但事實上他被捧為第二任梁山泊主,身在其位要謀其事,最終丟了身家性命。
唉,為晁天王一聲嘆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