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秋水》攝影家卡蒂埃 · 布列松有個“決定性瞬間”的說法,指的是最佳照片可以敏捷地抓住恰好出現的瞬息光影,無論是輪胎還是水洼,或者一個跳躍的人,在此時都各得其所,顯露出非比尋常的意義和美。
我的人生也因很多“決定性瞬間”發生了意想不到地改變,概無例外的是,這些瞬間總是來得那么突然,讓我來不及做出絲毫準備就已到來。
在我的高中時代的某個下午,在學校圖書館里,我無意間拿起了一本名為《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的漫畫,這是一則用簡單黑白線條描繪的一本繪本,以最簡潔有味的文字,闡釋了一則有關“成熟”與“依賴”的寓言。
這本書的是大師謝爾·希爾弗斯坦的經典作品,原本設置的讀者群是四歲到八歲的小孩,后來卻成了所有年齡層的最愛,只因他的書,讓人看了會笑、會感動、會永難忘懷。他的文字如同會舞動的詩句,字字句句,打入人心。
它成了對愛情觀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故事以一個渴望愛情的失落一角(代表女性)漫長地等待為起繪。失落一角彷徨地停在一旁,等待有誰路過將她帶走。她遇到的人不少,有的侶伴合適卻無法帶她去任何地方的;有的可以帶她到處玩卻并不合適;還有的非常喜歡她卻無法引領她走向旅途;有的幼稚礙手礙腳;有的圓滑可一夜之后便消失得了無蹤跡;有的把她娶回家里,卻跑出去沾花惹草;有的看起來與她心意相通,其實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魅力;于是她開始打扮自己,讓自己看起來更有魅力,可吸引來的只是更多蒼蠅。總之無論誰來到都可以試一試,結果當然是失落的人更失落。
直到有一天,一個看起來不同以往的人經過她身邊,他簡直是如此完美。他即不需要三角為他做什么,也不需要從她那里得到什么,這讓她覺得不可思議。當一個三角遇見了一個滿圓,當殘缺的人格遇見了獨立人格,內心的震撼讓她變得更加迷茫了。
在滿圓走時他告訴失落三角 : 棱角可以磨平,尖的形狀也會改變,如果你想獲得真正的快樂,總有一天你會如此,那時也許我們還會再見。
在那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孤單的她,只是坐在那里,坐在時間洪流里,聽著失戀的歌曲。她頭腦里不斷浮現起滿圓走時告訴她的那句話,她的思想正在一點一點地發生改變。
她嘗試一個人過日子,做一些以前沒有做過的事、不敢做的事。她正在改變,一個人,朝著更好的方向。
她發現自己以前是多么愚蠢,一直認為自己有角,不能像圓一樣滾動,總想依靠別人帶它去旅行,但幾乎沒有人愿意帶它走,所以她很孤單、寂寞,沒有自信、空虛、無助。
直到那一天,她遇見了大圓滿,她的人生因此而改變。
即使外界環境如此惡劣,即使在尋求獨立人格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她也咬著牙不停地翻滾,一點一滴面對自己的命運和她選擇的人生。
自己選擇的路,即使跪著也要走完。
就是憑著這個信念,她才倔強地支撐起自己脆弱的心,承受歲月的磨練,勇于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和困難。
如今的她,正快樂的做著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再期待著他人的寵愛,她了解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女人」。而且這種價值存在于她的內心,不用為了證明做給別人看。她要每天都快樂~
她真的成為了一個獨立無依的女人。
蕭伯納說過:“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我們每人仍只有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人就有兩種思想。”
我想,能常常跟你交換思想的人,一定可以成為你真正的朋友。而如果這個人如果恰巧是你的伴侶,那是這世上美得不能再美的事情了。
人不一定要多么優秀,但一定要有獨立的人格和思考。
我喜歡這個漫畫,我喜歡擁有獨立人格,卻能相愛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