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17年11月30日晚上23:50分。
打開電腦,在這個時刻來梳理自己的職業理想。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刻?
借用張德芬《遇見未知的自己》,“觀想你已經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最佳時刻是在早晨未醒呢之際,晚上將睡未睡之時,因為那個時候你與你的潛意識最接近。”
關于我的職業理想
說起,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種種“職業愿望”
一? 兒時的純真理想 – 真與美
大概八歲的時候,我記得每當下雨天,自己就會在屋檐下,對著天空,許愿“希望長大后自己可以離家遠遠的,去美國,周游世界。”
在14、5歲的時候,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戰地記者,去前線報道常人不敢涉足的領域。”
在高中階段,理想就是“考上北京大學。”
在大學階段,理想就是“做心理咨詢師,去撫慰需要撫慰的心情。”或者“做一名出色的廣告文案,專門去寫很牛逼的廣告,一炮推紅產品,成為光彩熠熠的牛人。站在領獎臺上,成為關注的焦點。”
二? 職場初期 – 第一個10年 “硬幣的兩個方面”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2006年畢業,遠離家鄉,和另外一名小伙伴,憑著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憧憬,就來到了蘇州。 初生牛犢不怕虎,(當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離家遠遠的自由),在一家新成立的德資公司 開始了職(打)場(雜)生涯。從行政、市場、項目、質量、人事,N多個function 溜達了一圈。當時身上的標簽就是“人傻肯干能出活”,放在哪個職位上都做的很好。然而,這種多出發力的狀態,也讓自己的職場很迷茫。不知道離開這家公司,最終自己能在哪個方向立足,長遠發展?
正是這樣的迷茫,促使自己在2012年去讀了MBA。想藉由MBA 的學歷提升,才實現職業的轉型。(看自己從年少時的夢想家,一步步成為現實家:0)畢業之際,就轉到了另外一家德資企業做HRBP。籌建了研發中心的從0到1。而在這個過程中,明顯的體會到:以前走的每一步,都算數。而職業生涯,走到最后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如何挖掘客戶需求——設計并提交產品或服務—讓客戶滿意- 從而實現雙贏的局面。”也慢慢不再糾結自己到底是不是HR。還是那句話,“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你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
2017年3月份,懷揣著“拯救者”(看到自己大大的ego), “夢想著陪伴一家民族企業成長為世界級的一流企業”,我加入了現在的公司,一家民營公司。當然,也有現實的原因存在。看到了外資企業大勢已去,看到了民營企業的野蠻成長。 而自己抱著“偉大夢想”的同時, 也看到了自己內心功利性的驅使。
同時,課余期間,我又參加了“教練”的培訓課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人達己”。當一個個已有設定的目標實現時,帶來的成功與快樂,依然轉瞬即逝。我又會進入下一個“夢想的追逐圈”。然而,我并沒有發現自己內心的喜悅、平和與愛。依然被心中的欲望所牽扯。
三? 職場中期 – 第二個10年, 人生爬坡
而真正能給我帶來內心喜悅、平和與愛的是什么?我是誰?而如果說“人生只有一件大事”, 那我又是“為哪件大事而來呢”?
說實話,到目前為止,我反而不清晰,自己的終極目標是什么了。然而,有一件事,是自己越來越無法拋棄的,就是“我要搞明白我自己”。活在每一個當下。
就職業生涯具體而言,“愛我所選”,選擇了現在這家公司,就要踏踏實實“臣服”與她,陪她,也陪自己,實事求是的走過未來的10年。我堅信,未來,她一定可以成就為一家平臺化、國際化、一流的公司。我愿意將自己人生這個10年與她共舞。我想成就一家充滿愛與關懷的團隊。 “成人度己”、“大平臺小公司精神”,每個人在公司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將所學的教練技術,應用于自己、家人與同仁,希望影響更多的人看見自己,成長為自己的樣子。
然而職位而言,我不想定義自己為HR,我希望自己不拘泥于角色定位,能真正意義的,站在更高的角度,以企業家的眼光來對待這份事業。
四? 職場完美定位 – 教育家
一提到什么什么家,都會把自己嚇一跳。是不是自己的ego又在發揮作用。我想在教育事業上為整個社會和人類貢獻自己的力量。
具體而言,兒童教育。最近接二連三,出現的幼兒受害事件。讓我非常無語。我要給孩子,祖國的花朵,愛、安全與平等對待。在自己小的時候,特別苦于無人指導,自己摸索又找不到門路,我希望在自己40歲左右時,可以有資力去做孩子們的引路人。公益。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孩子。寫到這里,突然覺得,也不一定非要等到40歲,可以從現在就一點一滴的做起,可以從現在女兒的學校做起,從真心關愛與尊重女兒開始,去學校做分享,做公益。去奉獻愛。
第二個對象,我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女性,活出自我,更加獨立、自由與勇敢。接受自己的女性角色,不卑不亢,活出內在的魅力。去影響身邊的女性,從而影響更好的家庭,社會,世界。
五? 人生終極理想 – 與真我做鏈接
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每個發生在身上的事件都是上天給予自己的禮物。可能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存恐懼。然而,我希望自己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耐心,細心的去拆開每個包裝外殼,去享受她內在的豐盛、美好,實時去接受這些精心為自己準備的禮物。“時時清零,時時好奇,時時誠實,時時用心,時時尊重。不滅,全在,全有,全我。至真,至美,至善,至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