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劃招兵買馬之前,我建議團隊負責人問自己三個問題:
1、為什么要籌建一個新部門?
和一些私營企業的小老板聊天,他們都有一個想法,就是多招聘一些業務員進來,成立一個業務部門,生意會更好一些。
招一些業務員進來,生意就會做地更大,想法是好的,可是怎么去落實?業務員,有那么好招到嗎?不一定!組建一個新部門是一項大的工程,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建成。
一個新部門的成立,不是因為一個想法或者一個興趣,而是基于當前業務量的拓展。一座樓房的基礎沒有打好,后果則不堪設想。
搭建好基礎是什么意思?公司當前的業務量穩定,每月的盈利可以負擔起未來的開支成本。
基礎沒有搭建好,自己的核心業務沒有梳理清楚,不建議去盲目招人擴大團隊。
做到什么程度可以去拓展招聘人員?以私營老板為例,光桿司令一人打拼,當自己的業務量大到每天12小時工作,都做不完工作的時候,那么這個時候,可以請一個人來接替價值鏈上某個環節的工作。
你招來的人做的工作你咬咬牙是否可以做下來?如果你能做下來,還是不要先忙著請人,自己做總是賺到原始積累,請人做就未必了。
接替價值鏈上的某一個環節的工作,讓自己抽出時間去其他事情,兩者對接好,正所謂分工協作。
回到文中的主題上,為什么要籌建一個新部門?業務量大到需要分工協作才可以完成!
為什么房地產和保險行業要請那么多銷售?一來為了人群基數多,二是市場需求量大。
相反,如果作為一名私營企業的老板,每天自己都很閑,想通過請一位高手,讓公司運轉下去,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2、能否承受風險?
做任何事情,都會存在風險性,關鍵在于自己能否承受?
從老板的角度,組建新部門,招聘人才,實則是一種投資活動,目標是想通過投入資源去開拓更廣的市場,收獲更多的利潤。有投資,就有風險,當風險真正來臨,作為負責人能否承受?
考慮風險性,我們首先要計算下成本,感受一下壓力。
費用項目清單:
①房租、水電、物業管理費
②桌椅、電腦、 辦公用品
③其他設備:飲水機,風扇等
④人工成本開支
⑤其他開支
這個是一個大概的費用清單,按著這個思路可以去想一下,把所有需要花錢的項目列一個清單,統計一下總費用,這就是前期的投資。
這個投資能否在未來的一個時間點獲得經濟回報?時間周期是多久?這期間的所有費用要自己承擔,你是否做好心理準備?
你招來的人對現金流的壓力是否在你的控制范圍內?不要指望人多業務自然就會上升,往往是人多成本先上升。如果沒有把握建議再積累積累更妥當。
新員工如何管理?
資源籌備好了,人也招到了, 滿足了以上兩點后,最大的問題才來臨:團隊的磨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自己一個人做事,專注于事情上就可以了;與其他人進行協作,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事情,還要注意對方的做事方式,與此同時,也分散著自己的精力。
老板X的困惑:一個人運營著本地影響力最大的微信公眾號,廣告客戶越來越多,一邊談合作,一邊又要每天編輯微信內容,有些忙不過來。于是乎請了一個員工來幫忙協助編輯微信,請過來的員工并不得力,不論是文章的內容選題還是排版,都亂地一塌糊涂,最后還得老板自己親自編輯。一方面,請來的員工不出活兒,另外,還得想著如何管理員工,相比自己一個人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來講,有些不容易。
你是否在將來考慮要搞一個像樣的辦公室,否則沒有一個工作的環境,員工是沒有真正的歸屬感,沒工作環境歸屬感的公司,很難長期留不住人,留不住的人,招來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