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弗雷德·阿德勒在其個體心理學著作《自卑與超越》中寫到:“人的記憶和生活方式絕不會背道而馳。早期的記憶是極為重要的。首先,他們顯示出了形成人生態度的原因以及其最簡單的表達方式。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出這個孩子與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記憶的準確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最大價值在于他們代表了個人的判斷。”
? ? ? 早期記憶真的有這么重要嗎?答案是真的有這么重要。前段時間火起來的“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這個概念其實就是早期記憶對我們影響的體現。早期記憶是我們能回憶起的最早的,印象最深的記憶。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有時候能記得的很早時候的記憶,離我們現在更近的記憶我們卻完全沒印象。
“在所有的記憶中,他們講故事的方式和最早的記憶是最具代表性的。早期的記憶能夠說明一個人的人生觀,這是其人生態度的雛形。它可以讓我們看出他是以什么作為自身發展的出發點的。如果我們不知道一個人的早期性格,就無從了解其真正的性格。”
? ? ? 在我學習的IDP(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個人發展計劃中早期記憶也是尤為重要的。IDP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到個人核心理念,根據核心理念制定自己的發展計劃。如何找到核心理念?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我們問自己一個基礎的問題:我理想中的職業狀態是怎樣的,他有哪些特征?然后用階梯提問法則來驗證這個核心觀念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這四個問題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事第四個:說出一個自己真實發生過的事來證明……對你來說是重要的?因為人的感覺會有偏差,你可能把別人對你的期望當成了自己的核心理念,只有自己的記憶不會說謊,他表達了我們的人生態度。
? ? ? 我在讀到《自卑與超越》早期記憶的作用之前我寫的核心理念是“成長,成就感,收入高”,但是我找不到一個真實發生過的事來證明它們對我而言是重要的。我回憶自己的記憶,小時候我是我爺爺帶大的,爸媽都在外打工,我對我媽的記憶是在我讀初三的時候我媽回家陪讀才開始的,對我爸的記憶就是和我爸爭執。我記得小時候我被我爸媽狠狠的打了一頓,從此我就很聽我媽的話了,但是事實上我自己對那件事都不是印象很深刻,如果不是我媽提起我可能都不記得了。我記得大概8歲的時候,有一天我想出去玩,我剛出門繞到我爺爺家后面,我爺爺就在家門口喊我了,生怕我丟了,我立馬又回家了。
還有一件印象很深刻的記憶,但是不是現實發生的,而是一個夢境,其實也不是一個,準確說是3個夢都是同一種類型的,都是夢到我被什么東西追趕了一夜。一個我是在村里的田地上走著走著突然冒出一條蛇來,然后我就跑,一下腳又是一條蛇,一下腳又是一條蛇,后面地上滿滿的都是蛇,我就一直跑一直跑,跳到水里水面上也有水蛇,我就一直跑一直跑,跑了很久很久,夢中跑到了海邊,應該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記得是很美很美的一幕。天是天藍色的,上面還有白云在飄,海是蔚藍色的,海面上還有鯤鵬在躍起,非常的震撼,蛇早就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沒有了。我就在那震撼的美景中醒來了。
第二個夢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白天,村里有人不知道從哪里弄出來了一副棺材,棺材上貼滿了符紙,村里有人想撕下一張符紙看看,我制止他們,但是沒人聽我的。見有人撕了,大家就跟著撕了,符紙越撕越少,棺材卻開始有動靜了,符紙越少動靜越大。大家看到這種情況都知道棺材里面有僵尸,大家更積極快速的撕符紙了。不一會符紙被撕完了,僵尸打破棺材跳了出來,只有我一個人沒有符,僵尸就只追我一個。我就一直跑一直跑,跨過了很多坐山,跑了很遠很遠。在跑的路上我也見到了很美的一幕,我見到了一個很大的摩天輪在旋轉,我一邊看著摩天輪一邊跑著。就這樣跑了一整個夢。
第三個夢是夢到一個白天我在爺爺家,聽到外面有動靜,我就出門去看,結果在爺爺家墻角看到了兩個鬼在打架,我看到他們,他們也看到我了,我嚇得趕緊跑回家。夢里到了晚上,我是在門口的一捆柴火的里面,(是那種一捆柴火,把中間鏤空人躲在里面),夢里我知道是我自己躲進去的,我聽到外面的鬼哭狼嚎,有很多妖魔鬼怪都在找我,我當時又緊張又害怕,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在夢中睡著了。
? ? ? 聽我媽和村里人說我小時候“特別乖”,從不出門,我爺爺叫我在家看谷子,我就會坐在門口一整天,哪也不去。還聽我媽講我幾個月的時候生了重病差點死掉,小時候在外面玩,鋼筋磕到眉骨上,差點就瞎了,嚴重的可能就死了……雖然這些我都沒有印象。
? ? ? 看了這些早期記憶,我發現我的核心理念就是“安全感”。“成長”是對自己缺乏安全感的保護,想變得更好更強,讓自己更有安全感。“成就感”其實是“優越感”吧,我記得我對那些不是很好看,性格不開朗就會特別的關心他們,現在想來其實是自己從那些比我差的人身上找安全感。
今天只學到了早期記憶的認知,暫時還不知道要怎樣改變這樣的狀態,我會繼續學習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