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豪鳥
中國歷史上,再沒有比那鳥更有名的鳥啦!“六藝”第一藝是詩,《詩經(jīng)》第一句就是它,“關關睢鳩,在河之洲”。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中國人,開蒙第一課念的,就是那只鳥。可時至今日,多數(shù)人還沒弄明白,那個叫作睢鳩的,究竟是一只什么鳥?
作為中國文化巨擘,孔子同時也是文化殺手。當時他能看到的各類詩有3000多首,孔子如同剪刀手愛德華,嘁哩喀喳一番忙活,刪成了311篇,去掉6篇有題目無內(nèi)容的,只有305篇,這就是后世所稱的“詩三百”,也可稱作愛德華·孔版《詩經(jīng)》。中國文化的斷層錯代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據(jù)晚于孔子400多年的司馬遷自述,他當時還能看到黃帝時代留下的材料,可現(xiàn)如今,黃帝時代完全成了無字傳說。
殺完了詩,就該給剩下的詩們排個序??追蜃邮莻€執(zhí)著的人,到死他也沒忘了自己的出身,反復強調(diào)說“丘,殷人也。”他的祖先源自殷商,而商朝的祖先,據(jù)說就源自一只鳥,也就是“天命玄鳥”。商朝與東夷同源,同處于一個鳥崇拜的時代,哥倆卻不團結,經(jīng)常舉著各自的鳥圖騰掐架,象斗雞一樣。商紂王之所以被周武王他們革了命,主要原因就是主力部隊被因在了東夷戰(zhàn)場,回不了河南救命。據(jù)《左傳》記載,東方的少皞氏不僅崇拜鳥,連官職都是以鳥來命名的,什么鳳鳥、玄鳥、青鳥、丹鳥,這些鳥全是領導。商與東夷在文化上的影響延續(xù)至今,比如龍在現(xiàn)實當中是不存在的,其實就是蛇加鳥。美洲的瑪雅人崇拜羽蛇“庫庫爾干神”,這會飛的蛇,與咱們的龍異曲同工,所以有人非把那幫差點讓白人殺光的哥們說成是商朝人后裔。
孔子居于曲阜,深受殷商與東夷文化熏陶,自然要以一個最有價值的意象,為愛德華·孔版的《詩經(jīng)》做個開篇,所以,有這樣一只鳥來開頭,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不過,能作為一個千古宏大敘事的開頭,此鳥一定不是尋常之鳥,孔子為什么選擇睢鳩呢?
二、流氓鳥
西漢時期,儒家壟斷了對《詩經(jīng)》的解釋權后,學者們對首篇中睢鳩鳥給出的解釋都充滿了溫情。多數(shù)人認為該詩以興的手法開頭,用鳥喻人,講述了夫婦和諧、生活甜美的烏托邦狀態(tài)。為了適應這種狀態(tài),睢鳩被賦予了這樣幾種形象:一種是王睢,一種是魚鷹,一種是金口鶚。在這三者中間,因為魚鷹嘴長屁股大,經(jīng)常受雇給人類打野食,不怎么在水洲上出沒,第一個被否決出局。金口鄂的尺寸倒是符合詩經(jīng)中睢鳩的個頭,但該鳥過于兇猛,沒事就站在高處往水里扎猛子,因此,顯然也不可能有閑情逸致至水洲上談戀愛,所以也OUT了。
王睢是長期通用的說法,按照這種解釋,王睢是一種成雙入對的水鳥,兩口子沒事就在水邊溜達,公的喊聲“關”,母的也接喊一嗓子“關”,如此關關鳴叫,夫唱婦隨,親熱得打死也分不開。在這種和諧狀態(tài)下,王睢就是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鳥”。這種解釋大有殺傷力,因為結過婚的人都知道,夫婦之間只要不是熱暴力狀態(tài),最大的冷暴力就是不理不睬,漠然置之,連話都懶得說。公鳥母鳥“關關”叫,不僅配合默契,更由此開啟儒家完美的夫婦之倫,作為詩經(jīng)首篇也就實至名歸了。如此說來,愛鳥的孔老夫子也可真是有心哪。
不過,王睢之說美則美矣,卻只有象征意義,因為誰也說不清這個王睢在現(xiàn)實中是個什么鳥。本來是為了解釋睢鳩這種鳥,可弄來弄去,連用來解釋的鳥也不知所云了,可見,“君子鳥”的說法大有問題。其實,《關睢》里的那只鳥,根本不是什么“君子鳥”,而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流氓鳥”。
首先,睢鳩這個名字便注定了該鳥上不了大雅之堂。中國訓詁的老祖宗《爾雅》里面,就把鳩釋為布谷鳥一類的普通鳥,而那個睢字,則徹底暴露了該鳥的本來面目。睢的“且”字旁,根據(jù)眾所周知的甲骨文可知,就是女人沒有男人有的那個東西,現(xiàn)如今那個東西借著網(wǎng)絡大行其道-當然,后面要跟上一個“絲”字-可謂出盡了風頭。可是,在以前的悠悠歲月里,那個字卻只能被代以“鳥”字,自己是不能公然出現(xiàn)的。聞一多研究《關睢》時曾提出鳥與魚帶有男女性交的象征意義,郭沫若則更進一步,直接講明這里的鳥就是男性生殖器。把這么個東西掛在頭上、個頭又不大只能列入鳩一類的鳥,還能是什么好鳥?
其次,關睢中的那鳥在水邊溜達,接下去的詩文卻沒有說他與母鳥如何恩愛,面是筆鋒一轉(zhuǎn),弄出一個君子鳥不敢動也不能動、只讓流氓鳥動情動心動鳥的窈窕淑女來。從意象與興的手法上分析,這本來是兩個不相干的事物,為什么非要放在這里呢?如果是帶老婆到沙洲上旅游的“君子鳥”,與這樣的處女自然不可能發(fā)生什么關系,如果那樣的話,詩經(jīng)第一篇就沒什么下文了,孔老爺子殺了半天,居然保留了這樣一首不尷不尬開頭的詩,真是咄咄怪事。只有不是君子鳥的鳥,才可能出窈窕淑女發(fā)生什么,也才有下面的故事與詩句,從面將孔老爺子的思想表達到底。
最后,窈窕淑女出來后,詩句轉(zhuǎn)入對水荇菜的采摘,而這種水中菜流來流去,一點也不好獲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地摘上半天,總也不能圓滿如意,不免讓采摘的人十分喪氣。這樣的場景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一點也沒有夫唱婦隨的和諧韻味。采菜采不來,采花呢,照樣也采不來。以鳥為象征的哥們?nèi)找贡P算著將窈窕淑女拿下,四面出擊,卻也總是不能如愿,由此影響睡眠質(zhì)量,導致嚴懲的失眠。泡妞泡到連覺都不睡了,這象是“君子鳥”干的事嗎?
三、鳥吊絲的逆襲
《詩經(jīng)》中有305篇作品,孔子只對《關睢》一篇作了評價,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老爺子這話可謂意味深長,千百年來人人重復,卻沒有人能真懂個中況味。原因很簡單,當我們把開頭那只鳥看作“君子鳥”,那也就不可能出現(xiàn)后來泡妞得手的“樂”,更不會有泡不到手的“哀”,畢竟出軌的鳥不是“君子鳥”。仔細想想,孔老爺子說的“歡樂不過份、失意不傷心”,其實與愛情毫不沾邊,這不正是青年人勵志時的狀態(tài)嗎?
下面筆者只得讓前面一直沒有出現(xiàn)的那個字隆重登場。如果把《關睢》作為一個吊絲的勵志故事,那么一切矛盾就都迎刃而解了。在這個故事背景下,睢鳩象征的是一個近似“矮矬窮”的毛頭小伙,一生下來便注定與高富帥無緣。可是,他也是一個平常的“鳥”,身上有一只正常的“鳥”,出來溜達時看到了白富美也會心動不已,以至于影響睡眠。這哥們玩命地追求白富美女孩,無奈女人心海底針,女人的行動又如風中草,一切都是那么地拿不準、搞不定,比到水里撈荇菜賺外快還麻煩。拿不起也放不下的屌絲只得去跟床板較勁,又是睡不著,又是睡不香,完全成了神經(jīng)病。后來,隨著“咔嚓”一聲,不知道宇宙中哪里來的靈光,那鳥居然小宇宙爆發(fā),小哥們瞬間放出了大招,又是彈琴弄瑟,又是敲鐘打鼓。漸漸地,音樂,不,其實是文化的力量發(fā)揮了作用,窈窕淑女被他打動了。再后來,套用一句流行的童話模板詞:他們幸(wu)福(chi)地生活在了一起。
無論是叫作“流氓鳥”,還是叫作窮吊絲,詩經(jīng)中頭一篇的主人公都不會是高富帥。因此,開頭的那只鳥,也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白腹秧雞。這種鳥今天生活在湖北一帶,因此在兩三千年前必然生活在黃河流域,作為水邊生存的鳥,它只能隨著氣候逐漸干燥而南遷。該鳥個頭不大,除了有一雙比鳩類長一點的大腿之外,外形與鳩類一樣傻了巴唧。沒事時該鳥喜歡在水邊溜達,發(fā)情季節(jié),這哥們就跟瘋了一樣“呱?。砂 苯袀€不停,四處尋找同類中的白富美,由此又被老百姓取名“苦哇子”。從形狀,到習性,再到叫聲,只有它,才完全符合《詩經(jīng)》對于睢鳩的描述。
四、文明鳥
《關睢》是一首青年勵志詩無疑,其中也寫到了愛情,正所謂“知好色而慕少艾”。這個愛情的發(fā)生,是完全動態(tài)的,展現(xiàn)了吊絲追女神的成功案例。吊絲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放棄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戀愛秘笈,勇敢地拿起了琴瑟與鐘鼓,由此脫胎換骨,實現(xiàn)了向高富帥的閃亮變身。
孔老夫子在編定《詩經(jīng)》時,內(nèi)心里也一定經(jīng)歷了這樣一次變身。他對于文化的進路,基本的判斷就是“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辟|(zhì)勝文的殷商,崇尚鬼神,質(zhì)樸無文。文勝質(zhì)的周朝,則是崇尚禮樂,文采煥然。作為殷商后人的孔丘,經(jīng)過長期的比較與鑒別,只得狠心舍棄祖宗傳送了上千年的那一套鬼神之治,大叫一聲“吾從周”,改行“郁郁乎文哉”的禮樂文明。這就象《關睢》中那只“流氓鳥”最終變身為“君子鳥”一樣,經(jīng)歷了分裂的陣痛。誰說老爺子守舊?他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當時堪稱是空前的,超越了多數(shù)同時代人的認知水準。
孔子到死都念念不忘的“郁郁乎文哉”,其核心就是禮樂制度。禮為根本內(nèi)容,樂為治禮手段。關睢中那只流氓鳥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我們,有了樂,在琴瑟鐘鼓的幫助下,窮屌絲都能逆襲女神成功,對于老百姓而言,還有比這更圓滿無礙的美事嗎?白雪公主就在身邊,如果你只憑借渾身力氣,靠著做事威猛去死纏爛打,是不會抱得美人歸的,可一旦你放低荷爾蒙操弄起音樂來,就有可能順利求愛,娶到美女,組建幸福家庭。正因孔子是政治家,懂得“榜樣的力量的無窮的”,明白治理社會“行不言之教”的藝術,因此,他才選定了《關睢》作為詩經(jīng)的首篇。
以睢鳩鳥為圖騰,孔子成功地樹起了禮的大纛,中國的禮樂社會得以建立。好風憑借力。那只被迫把男性生殖器掛在名字上的“流氓鳥“,才與《詩經(jīng)》一起彪炳史冊,成為古往今來中國文化中最知名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