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剛剛辭職不久,就和萱蘇、宏大一起去了瑞安和杭州,探訪木墨的創始人李思恩,并寫下了我的第一篇“泓默探訪”:做給自己一樣去制作。
2017年9月,我帶領著創業課的十位學員重走了同樣的行程,我們從不同的城市抵達溫州,從溫州到瑞安,從瑞安(木墨的工廠)到杭州(木墨的展廳)。與三年前不同的是,木墨的工廠面積已經從3000平方到10000平方,線下的門店已經從杭州拓展到上海、瑞安,淘寶從鉆石到三皇冠。
當然,我對這些數字并不關心,我關心的是,木墨和我最初看到的,究竟有了怎樣的不同;我更關心的是,李思恩是否還秉承著“做給自己一樣去制作”的初心。
在瑞安的探訪從木墨的工廠開始,設計部的增增、客服部的鄭先生、工廠的負責人韓廠長帶領我們一起參觀了整個生產線。每到一個環節,廠長都會停下來講解,也回答大家的提問。下午是創始人李思恩與我們的對話。首先從他自己的分享開始,他不僅分享了上海參展的經歷和感受,也分享了木墨品牌的成長歷程。同學們也不停地發問,時不時有笑聲,還有學員激動到說,在這里通靈了。
萬物有靈,天然的木頭融入了木墨的理念和創意,融入了工人反復地打磨,上油,擦式,還有森林的風雨,時間的沉淀,當然是帶著生命的靈動,只要我們愿意去感受。
三年的時間,我看到李思恩打造的理想國,用木頭堆砌的生活城堡,一點點去做,用自己的價值觀用自己的雙手,完成了木墨的理想國。我看到的理想國是這樣的:
工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她們的工作的得到了尊重也有相應的回報;
堅持環保的理念,即使是微小的改進也會努力去做(采用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可的木材,可再生循環森林體系的美國進口原木,進口環保的木蠟油,包裝物將污染將至最小);
用自然和健康的核心來做設計,讓中意的客人得到中意的家具陪伴,任意地留下痕跡,那是真真實實生活過的證明;
要做的事情,不全是因為興趣,而是基于正確。做正確的事情比做喜歡的事情更有價值。
像做給自己一樣去制作。
在木墨偌大的展廳,李思恩與我們暢聊了三個多小時。從線上走到線下,從工廠到展廳,帶著各種好奇心,同學們有機會打開了木墨的大門,看到了這個原創品牌的自我成長,有激動,有欣喜,有贊嘆也有思考。木墨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創業旅程,在這個過程中,李思恩一直都堅持著自己最初的想法,做給自己一樣去制作,這是木墨的初心,也是木墨成功的原因吧!
2014年泓默探訪:做給自己自己一樣去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