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診斷的時候是否有被告知是“貧血”?貧血是慢性的病癥,治療并非一朝一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防,進行適當的治療可以改善貧血。今天,我們介紹日本醫師安田洋先生監修的關于常見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和治療方法的文章。
鐵元素不足引起的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是鐵元素不足。血液成分之一的紅細胞,發揮著搬運氧的作用。紅細胞中含有的血紅蛋白和氧結合,將肺中吸入的氧氣搬運至全身。制作血紅蛋白所需要的正是鐵元素。鐵元素不足就會造成血紅蛋白的不足,無法順利搬運氧氣。想要往體內運送一點點氧就需要心臟和肺的劇烈活動,容易發生悸動·呼吸困難等癥狀。
鐵元素不足的原因?
那么,到底為什么會鐵元素不足呢?主要可以考慮以下兩點。
鐵元素不足
過度減肥或偏食會造成鐵元素不足。另外,女性在妊娠期、哺乳期,胎兒會吸收母乳中的鐵元素致使鐵元素不足,引起缺鐵性貧血。
出血
女性月經或分娩期間會向體外出血,也容易引起貧血。痔瘡或胃潰瘍、腸胃癌、子宮肌瘤等引起體內出血的情況也會造成貧血。缺鐵性貧血也是某些疾病的前兆,因此有必要接受檢查。
充分攝取鐵元素,防止貧血
預防貧血第一步就是保持營養平衡的用餐。根據攝取標準,推薦有月經的成人女性一日攝取10.5mg,成人男性攝取7.5mg的鐵元素。這是一日三餐按是進餐并保持用餐的營養平衡時所攝入的正常量。特別的,在成長期,肌肉和血液都在處于生長狀態,需要比成人更多的鐵元素。此時不要勉強進行減肥,要保持營養的平衡。但是,容易貧血的女性應有意識地攝入鐵元素。鐵成分多的食品有,肝臟、鰹魚或果干等,鐵元素和蛋白質、維他命C一起攝入的話能增強吸收率,所以保持營養平衡的三餐很重要。
飲用補貼口服液進行治療
出現缺鐵性貧血癥狀時,首先應該治療月經過多,腸胃潰瘍,腸胃癌等,解決根本性原因是最重要的。為了治療貧血癥狀,1日1~2回可服用補鐵口服液,開始服用內服藥大約3~4周后血紅蛋白會有所增加,但是要全面改善鐵元素的不足需要服用2~3個月。堅持服用補鐵口服液是治愈的捷徑。治療不能順利進行,有惡心癥狀時,可通過打針或輸液進行補充。服用補鐵口服液后,糞便顏色變黑時不用擔心,那是沒有被吸收的鐵元素被排泄出來了。
缺鐵性貧血的產生并非突發性的,而是緩緩出現各種癥狀。所以在惡化前要注意改善飲食。一旦出現貧血癥狀,雖然需要長時間服用補鐵口服液,但是堅持治療可以痊愈。若有不安癥狀一定要去醫院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