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學法語,用多鄰國在手機上學,每天半小時,學了有15天。算是一個還沒怎么碰到法語門檻兒的初初初級學者。只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諸如:“謝謝,回見”,“我有一條紅裙子”,“我在寫字”,“晚安”等等。而我接觸法語的渠道也只有這一個應用。每天不會學太久,怕一下子學太多,一則記不住,二則復習起來也困難,所以每天一小步,每天一小步,一步一步向前走。總比走一大步,再退回去來的實在。
距今我了解到的,法語有意思的一點或者說坑爹的一點是,萬事萬物都有性別,比如簡單的讓人很容易理解的男人是男的,女人是女的。這個再正常不過,這些有生命的總有性別。可其他事物也是有性別的,比如報紙是男性的,信封是女性的;香蕉是女性的,檸檬是男性的;面包是男性的,法棍是女性的。看起來讓人匪夷所思,不曉得該怎樣分辨。而男性和女性的不同靠冠詞來分辨,不定冠詞,女性名詞前綴une,男性名詞前綴un。比如Une femme一個女人,Un homme一個男人。同樣的定冠詞也不一樣,女性名詞前綴La,男性名詞前綴Le。比如La femme 這個女人,Le homme這個男人。舉個栗子,裙子是女性詞,那法語里就是La robe這條裙子。酒是男性詞,Le vin 這瓶酒,或者 Un vin一瓶酒。這樣的話就意味著,你記一個名詞的時候,你不僅要記它的意思,還要記得它的性別。想想就覺得麻煩。法國人為什么要把世間萬物分性別啊?好奇怪。
另一個不一樣的,就是形容詞會放在名詞后面。比如我們會說“黑貓”即“黑色的貓”,形容詞“黑色的”在名詞“貓”的前面。法語里會把黑色的放在貓的后面Le chat noir 。chat貓的意思,noir黑色的。同樣的紅裙la robe rouge,裙子紅色的。
再有,法語有很多單詞長的跟英語一樣,但讀音卻千差萬里。還好意思一樣,比如orange這個單詞就一樣表示橘子,只不過讀音不同罷了。所以,用英語來學法語更簡單些。多鄰國上好像也只能用英語來學習法語。不過剛開始都很簡單。很容易就能學會。
法語里連讀的現象比較多。很多詞單個念是一個樣,連在一起讀卻是另一個樣。英語里也有連讀現象就如“And you?”會讀成“安九?”但大多數還是分開讀的,而法語幾乎句句都是連在一起讀的,好像總要把所有的詞串起來一口氣說完。
我開始學的時候一點都不會,每天學一課,慢慢的也走到了今天,學完了一點點名詞,開始學形容詞。最開始時,每天只要花半小時就夠了,課程很少,又很簡單,只要記住一點點就夠了。后來學了五六天,每天投入時間增多才能應付的來。既要復習學過的舊的內容,又得學新的,而舊的總是忘,新的記不住。最終不得不抽出1小時才能完成每天的任務。現在適應了溫故而知新的節奏,每天大概花30分鐘到40分鐘就能搞定。每天大概學五六個新詞,兩三個句型。不會太困難就可以完成,不會給自己造成困難如山的感覺而止步不前。
希望自己能一直堅持下去,不學那么多,只學一點點。每天都學一點點,這樣來年或許就能唱簡單的法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