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中已爬完三座,一直想繼續走完東岳泰山,這次難得有空,就決定出發登泰山,也體會一下當年杜甫當年“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情,總算安了這份心愿。
泰山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有詩曰,“魂雄氣壯九州東,一敞天門旭日升。被譽為“五岳之首”。
下了火車后,先到了岱廟,岱廟始建于漢代,至唐時已殿閣輝煌。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這里的壇廟是漢族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社稷的地方,巍巍高山,深深廟宇,初到岱廟,便被這里濃濃的文化氣息所浸蘊,深深臺階,掩映在高林中的紅磚青瓦,不知經歷了多少代的繁華,見證了多少的滄海桑田。古時帝王祭祀的廟宇猶在,從整個格局到建筑的氣勢,都可以想見當年的浩浩蕩蕩。
從岱廟出發,行至泰山腳下,仰望這高山,突覺得整個人顯得十分渺小,只能看到臺階,卻看不到盡頭,泰山的巍峨,讓人如此震撼,仰望泰山,也才知五岳之首確實名不虛傳。
在青旅休息之后,晚上11點開始爬山,原本是一個人去的,正好在出發時遇到幾個也是準備登山的朋友,我們就一起出發了。先到了紅門,買票,進山,雖然是黑夜,但擋不住我們的興奮,一路上有說有笑,就走了很久。慢慢地,覺得身體有點跟不上了,但還是堅持著往前走。到了一天門,算是一個小終點,歇一會兒,繼續往上走。越走越覺得體力不夠用,同行的小伙伴看我太累,就提出了幫我拿包,真的很感謝,這一路上負擔輕了很多。就這樣,繼續往上走,夜爬泰山,一直走著重復的臺階,還會有點困乏,所以一定要憑著意志力打起精神來,就像人生,很多時候,每個階段都會遇到同行的人,感恩相遇,但很多難關一定是得自己咬著牙走完的,靜下心來,一步步爬上去。
再往上爬,就到了最具挑戰性的十八盤了,一共1633個臺階,爬山的時候,不能往上看,也不能回頭看走過的路,會害怕,只是把目光集中于腳下,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上去,路雖遠,但總會到達。
就這樣,我們在凌晨4點的時候成功到達了南天門,這是海拔已經很高了,雖是夜晚,但周圍的商鋪還是亮著燈,真的感覺到了仙境一般。我們稍作整頓之后就繼續往上,沖刺最高峰,玉皇頂,不遠了,很快便到了,這是天已經亮了,白灰色的天空還掩映著夜的深邃,仿佛黑夜遲遲不愿落幕,留戀著這高山仙境。等待著,我們和上百游客一起等待著,在這最高峰,希望能看見破曉,這一夜的勞累也算是有了寄托。不過當黑夜終于散盡,太陽卻和我們開了個玩笑,羞澀的隱藏在云海中,不肯路面。好生失望,但好歹也在這最高峰一睹了泰山的風采,這遼闊的心境卻是只有登山者才能感受到的。塞翁失馬一般,雖沒看到日出的燦爛,卻給了我們云海的驚喜,在這山頂,白云繚繞,又別有一番趣味,仿佛分不清是在人間還是天宮。
這時,就開始下山了,這時,才能好好看看這泰山的美景,山勢重疊,厚重,掩映在蒼松巨石間,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回望這雄偉的山脈,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想,泰山一定是寬容的,不然怎么有泰山不擇細壤,故能成其大,是啊,滴水成海,碎石成山,正是這一塊塊的石頭,才匯聚成了山的偉岸,才能讓它矗立多年不到。
泰山一行,感謝旅途朋友的幫助,也難忘這巍巍高山,我曾登上山頂,征服了高山,一睹它的風采,體會到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情,我也曾拾級而上,終于理解了為什么有輕于鴻毛,重泰山的說法,一路走來,心中愈發謙卑,永遠敬畏這雄峙于齊魯大地的五岳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