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26
《遇見王瀝川》
遇到這部劇,是巧合,走不出這部劇,是必然。
王瀝川,一個紳士有教養的男人,我想如果沒有車禍,他不會被檢查出來癌癥,不會高位截肢,不會成為一個小心翼翼受人照顧的弱者,如果沒有的話,他會成為讓人羨慕到骨子里的男人,同性仰視他,異性追逐他,他會理所當然的成為上帝的寵兒,成為人生的贏家。
可是人生也就這么神奇,也沒有如果可以后悔,只是,所有的到來都有緣由,所有的失去也會歸來。
謝小秋,我想就是上帝對王瀝川的眷顧,雖然,王瀝川的身邊并不缺少愛他的人,但能夠讓他在17歲后的時間里瘋狂和打破自己心靈大門的,也就是謝小秋了吧。
他們的愛情浪漫到天際,他們的愛情痛苦到深底。
在病痛面前,擁有的一切金錢和權利都顯得那么無能和卑微,在病痛面前,只能虔誠許愿,寂靜祈禱。王瀝川對謝小秋說過,照顧好身體,當你生病了,就會明白健康有多重要。
我也還能夠依稀想起王瀝川第一次在家里放下假肢后被謝小秋看到后讓人心疼的眼神,我想他心里是有些自卑的,殘疾這個詞,他多少是不愿意接受,一個追求完美的人,有一天發現自己變成一個殘缺的人還是有多么難以接受和絕望。
謝小秋的性格決定了她和王瀝川的感情不會因為時間而有所改變,盡管王瀝川的不告而別是為了給小秋更好的人生,四年的時間,在我們看來,可長可短,瀝川的四年時間是躺在病床上與病魔作斗爭,小秋和小秋的郵件是他活下去的動力,小秋的四年時間是在自己白開水似的生活軌跡中想念王瀝川,她一千五百多封郵件見證了她的倔強和執著。
謝小秋與王瀝川,永遠不是偶然。
小秋堅信瀝川對她的愛,所以她有等下去的信念,所以她能夠在四年后的再相見依然鍥而不舍,他們的愛情,不被任何人左右。
我看到一些人說王瀝川明明說過想放手為什么依舊關心小秋,也許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不徹底就是留念就是不放手,王瀝川為什么做不到狠心,因為他的紳士品格,他融入骨子里的紳士感讓他對謝小秋裝出的狠心都顯得如此溫柔。
他們的愛情從來只有開始沒有結局,如果非要給他們的愛情加一個結局,那就是他們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這是小秋在不知道瀝川病情的情況下說出的話,也是王瀝川最后給小秋寫的小說改的結局,是讀者的愿望。
人人都想要大圓滿的幸福結局,可是現實不會永遠都是我們想象的模樣,奇跡也并不是總會發生。
這部劇,這個故事,我喜歡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里面沒有壞人,不是所有故事里都會有反面人物,所有人都活得很溫暖很真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和善良,所以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去評價一個人,因為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我知道這是小說,是電視劇,終究到底還是人們的幻想,但我也總覺得,這個世上一定會有王瀝川,也一定會有謝小秋,我也總是希望,每個王瀝川都會遇到屬于他的謝小秋。
所以,還是感謝命運給的饋贈吧,無論怎樣,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