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走了,扶桑枯萎了,我的心也碎了。
這張寬大的床榻,一邊母親睡過,一邊我睡著。
這熟悉的被褥,母親用了十幾年。依舊放在原處。
自從母親得病后,我一直睡在母親旁邊。每個夜晚,我多次醒來,起來看母親的狀態。
明天是母親的百日,今晚的夜色闌珊,萬籟俱寂。
今晚我還是一如往常的醒了,習慣性地看母親曾睡的地方。我十分清楚母親已經走了。可我仿佛看見母親睡在原處,安詳的睡著,身上蓋著那床她蓋了十幾年已經褪色了的被子。我看得分明,母親本無血色的臉,此時更加蒼白。沒有痛苦的呻吟,也沒有一絲的鼾聲。我的心似被什么猛拽了一下,不由自主地大喊一聲:“媽!……”,這一聲喊驚醒了對面臥室睡的妻,她也大喊一聲:“喊什么,媽在那?”隨后是重復的咕噥“精神病……精神病……”
我睜大眼睛看床榻的那邊,空蕩蕩的,沒有母親的身影,只有整齊疊放的那熟悉的被褥,我嗅到空氣中悠悠飄著的母親的氣息。母親走了,母親確實走了,已經三月有余,明天是母親的百日。夢亦,幻亦?母親歸真后的這些日子里,我活在這種狀態中,總感覺母親如往常一樣,睡在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
“媽!您真的不在了嗎?”我心在吶喊,如遭萬箭攢射,我淚流滿面。
夜靜得讓人害怕,黑暗裹覆著我,我似乎聽到大地深沉的呼吸,周圍的空氣到了爆炸的臨界點,我不能暢快呼吸,我不能安然入睡。于是披衣起床,徘徊于客廳與餐廳之間。
一束亮光從前陽臺玻璃窗射進來,是那欲睡的街燈發出的,讓人憋悶的死氣沉沉的橘紅色的光,將陽臺上放的那些盆花染成刺眼的顏色。而我的“扶桑”一下子投入眼簾,我的心顫栗起來。近來我沒有勇氣正視你,但又無法回避你。你現在的模樣讓我難受,你曾不是這樣。你原本繁花似錦,綠葉蔥蔥,給我的居室增添了美麗和芬芳,給我的家人帶來了賞心悅目。而現在的你,綠葉褪盡,只剩光禿禿的枝干,愣愣的向上直刺。你失去了活力,悄無聲息。我不敢想象你已死的樣子和你死后的情景,我多么希望你堅挺的活過來。
記得三年前,樓下李阿姨將你送給我,那時你孱弱如大病之人。一根獨苗,三四寸長,比竹筷細,只有一片小葉,兩三個根須,整體顯得缺乏活力,無精打采。我疑心你活不了。李阿姨熱情的給我講你的習性,如何澆水,如何施肥,注意光照,溫度,濕度等等。其實我懂你,你是嬌貴的種子,你也是善報的使者。但是對你我心里總是疙疙瘩瘩的,我厭惡你名字中的“桑”字。我知道古人有遺訓:“屋前不種桑,屋后不栽槐”,我想室內養桑會更不吉利。想拒絕又礙于面子,也許李阿姨此時看出我的心態,說道:“屋內不能養這種花是古人的說法,純粹是一種迷信,現在誰還信這個?”聽了李阿姨的話,我感覺臉上有些發熱,于是裝出欣然樣接受了你。我把你栽在一個小花盆里,隨手放在一個角落里,隨之也就忘記了你的存在。
過了一周時間,不經意間發現你的枝頭多出了一片新葉,非常健康的一片新葉,寶石般綠得發亮,我內心充滿愧疚,我小覷了你,你不但沒有死,而且活得蠻精神,你是有生命力的。人常因自己的武斷而犯一些低級的錯誤,認識到錯誤便產生許多懊悔。
于是,我將你移動到一個向陽的地方,施了一點肥,澆足了水。憑借肥力和水的滋潤,果然你精神十足的開始生長,不到十幾天足足長了一倍高,身掛十幾片葉,還從腰部抽出一寸長的三條側枝。這頑強而充滿活力的生命,源于那稚嫩的小苗,一種渴望成長,展現美麗的精神,讓人不能不產生幾分的敬意。我開始關注你的成長,了解培育你的方法。我找來花卉養殖方面的書籍,仔細閱讀有關你的介紹,熟記你的習性和養殖方法。按圖索驥,將科學方法管理用于實踐。這樣一來你表現出一發不可收拾的事態,葉片越來越多,顏色越來越青綠,似乎逼人的眼,側枝迅速生長,與主干爭雄,而且萌生出花蕾。那花蕾長勢驚人,不到幾天就要含苞欲放,好像迫不及待。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驚喜的發現你綻放了。你與陽光一同綻放,紅得那么鮮艷!你的花型不俗,有幾分別致,似喇叭花,又多出層次,似紫荊花,又顯得小巧玲瓏。你像黛玉,又像寶釵,更像湘云。我一貫鐘愛觀葉花卉,陽臺上擺滿了多種觀葉花卉,長年郁郁蔥蔥,清一色的。你的出現打破了這里單一的色調,尤其那綠葉從中一點紅,可謂景中絕唱。你給我帶來了視覺的享受,讓我驚嘆不已。同時你似乎用無可辯駁的事實顛覆了我的審美情趣,而且是那樣的無情。
母親對我的獨好早有微詞,不屑一顧我愛的花草,常叫我這盆送人那盆扔了,常抱怨說,花不開花不叫花,常嘮叨自己年輕時養的花如何漂亮,開得如何鮮艷,讓我鬧心不已。
現在我的扶桑開花了,有了你,我想母親一定高興。也許你會平衡我和母親之間欣賞情趣的差異,讓我們找到一個共同點。
我把母親扶過來,讓母親欣賞屋里這唯一的花朵。母親很驚訝地說:“這么大的一點小東西,怎么能開出這么大的一朵花呢?真難為它了,把個細細的枝條都壓彎了。母親看得非常仔細,她像小孩一樣數著花瓣:“一、二、三……”數到最后竟然提高八度喊:“哎呀!一共六瓣呢!”她說,“這花的顏色好,從花瓣邊緣到花托顏色不一樣,有深淺變化,邊緣是桃紅,中間是水紅,根部是大紅,可惜差了肥力,如果再施些肥,顏色會更深些。花型還可以,喇叭花太簡單,玫瑰芍藥等有些繁雜,我覺得這花好,清爽!我小時候在你外太爺家就看到過這種扶桑花。”真佩服啊,我的母親!您八十多歲高齡,還有如此高見。別人說您糊涂了,我看您一點也不糊涂,您還很精明。感謝我的扶桑,你給我母親帶來了喜悅,一份好心情,并讓她回憶起少年時美好的時光。“扶桑”啊,因為母親,我會更加愛護你,因為母親,我會想方設法讓你枝繁葉茂,花團錦簇。
這之后,我在施肥,澆水,光照等方面更加用心,我的“扶桑”也不辜負人,長得越發起勁,抽出了許多枝條,掛滿了綠油油的葉。花兒從每天一兩朵,增加到三四朵或五六多,甚至是十幾朵。而且不斷萌生花蕾,這朵花剛謝,那朵又蓄勢待發,熬過一夜,天剛亮就迫不及待地綻放,常年不謝。
母親高興,賞花精神十足,天天站在花前數花朵,評頭論足,這朵精神,那朵艷麗,如數家珍般,常常駐足一兩個小時,有時竟然忘記吃飯,非要我大聲叫喊,她才悻悻然離開。每周母親都要給我報告開花的朵數,五十啦,六十啦,雖然我似聽非聽,但她總是認真的說,沒有半點懈怠的樣子,那興奮勁甭提有多高。
看著母親高興我也高興,內心十分寬慰。說實在的,能讓母親高興是我最大的追求,家庭和睦,其樂融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真的,我想做孝子,我懂“百善孝為先”和“子欲養親不待”的道理。我做了很多,但沒有讓母親獲得真正的幸福感。說實在的,母親這把年紀了,不需要名牌服裝裹身,吃不下大魚大肉,她活著需要的是一種精神,內心的閑適和愉悅,而我恰恰忽略了她的這種需求,以為老人只要吃好穿好住好,就萬事大吉,安度晚年了。我錯了,我沒有將母親看成真主意義上的人,不僅有物質的需求,同時也有精神的需求。我是不孝啊,我十分慚愧,而我沒有做到的,竟然讓一枝小小的花兒做到了,我沒有給予母親的,讓你這小小的花兒替我給予了。
真的,我要感謝你——我的扶桑,雖然你的名字中有令人忌諱的“桑”字(諧音“喪”),但不在乎也就無所謂,尤其對信仰真主人來說更是無所謂。可有多少人知你名字的詩情畫意,你生長在太陽升起的地方,你每天托舉起新生的太陽,也許你是太陽的孝子,你是奉獻者的化身,你是非凡的,你是善報者,你有令人遐想的神秘,你有令人激動的氣質。我不敢與你比高,我在你面前甘拜下風,我汗顏于自己的無知,我愧對了母親。
母親病了,我忙于照顧母親,放松了對你的管理。這被母親發現,于是我獲得了一番諄諄的教誨。病中的母親忘不了賞你,常要我扶起她站立在你的前面,她那渾濁的眼里放射著異彩,似久別的親人重逢。我理解母親,你儼然已成她的最愛和知己。
母親的病越來越重,住了兩個多月醫院總不見好轉,沒有辦法醫治,醫生處于好心只好下了逐客令。在母親臥床的日子里,她還是惦記著你,常督促我給你澆水,問開花了沒有?我理解母親,你在她心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為了母親的惦記,我一如既往的伺候你。可是,我發現你變得無精打采,你的葉逐漸失去光澤,桿有些萎縮,花不再艷麗。母親去世前兩天,你開始出現黃葉,我不知該怎么辦?為母親擔憂,為你擔憂,惶惶不可終日。母親去世了,巨大的悲傷襲擊我,我幾乎不能承受,身體虛弱到不能正常行走。家人為我捏著一把汗,以為我的病情惡化了。而此時,你的葉一片一片的枯黃,一片一片的落下。我傷痛的心上猶如插上了尖刀,淚和著血流淌。我使出渾身解數,也不能拯救你,你最終片葉不存,成為現在的模樣,讓我傷心至極……
我的扶桑啊,你為什么這樣決絕?你的悲傷有多沉重?你的情感是何其脆弱!我知你是母親的知己,是有情有義者,但你不能這樣無情的斬斷我的一份思念,這讓我情何以堪!
我的扶桑啊,你能活過來嗎?我真心希望你活過來!因為你我之間有許多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