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我不知道要以怎樣的方式去遇見你?我只知道:夢中你的天空很藍、海水很藍、沙灘很干凈、街道很古老、滿路的德式建筑。每一寸土地我都會踩出今生未有的燦爛,與僅此一次的珍貴。你是詩人,你是我的情人,請相信總有一天我會帶上最愛的人,重新親吻你的每一寸肌膚。我懷念八大關(guān)的綠樹成蔭、我懷念信號山的蘑菇頭、我懷念浴場的海岸線、我懷念臺東的蒙蒙細雨。
我一個人走過那么多城市,只有你才像個家,只有你讓我活得最像自己。
青島,我好喜歡你,我像喜歡云南那樣喜歡你。
我是看過偶像黃渤主演的《青島往事》,決定畢業(yè)前去一趟山東和青島。去之前印象最深的就是劈柴院和信號山。
下面就是我的青島往事,叮叮叮,什么聲音?
2016.6.27(青島極地海洋世界、奧帆中心、五四廣場、八大關(guān)、公主樓、花石樓、第一海水浴場、第二海水浴場、魯迅公園、小青島、海軍博物館、棧橋、青島火車站、劈柴院、中國海洋大學)
遇見青島很自然,我以為我會很興奮,但一點都沒有。站在青島,就像是站在任何一個海濱城市。這天霧很大,天氣預報說有雨,早上7點半從李村公園(我在同學小姨家住了三天,很感謝)出發(fā)去市北區(qū)。市北區(qū)是青島最繁華、景點最集中的地方。我接下來的兩天都是在這里逛,可見其多大。
9點到青島極地海洋世界,10點時已經(jīng)繞館轉(zhuǎn)了兩圈。這個景點我不想做過多評價,未來有條件去香港的同學,記得一定一定要去一趟香港海洋公園,我是2005年去的,我可以很負責的說:11年前的香港海洋公園完全可以甩現(xiàn)在的青島極地海洋世界幾百條街,后者連東施效顰都算不上。去過香港海洋公園的,完全不用去青島極地海洋世界;兩者都去過的,你就會相信我說的話。這個景點也成為了我對青島比較失望的一件事。(青島的小伙伴勿噴,僅個人觀點而已,我是愛青島的!)
吃過早午飯,接下來出發(fā)去一系列景點:奧帆中心、五四廣場、八大關(guān)、公主樓、花石樓、第一海水浴場、第二海水浴場、魯迅公園、小青島、海軍博物館、棧橋。這些景點都是沿海的,順著路可以依次經(jīng)過,很方便,只是路程很長,我們是一路走過來的。那天大霧,天氣也不是很熱,所以心里很有成就感。奧帆中心現(xiàn)在是一個閑置的景點,偶爾會有活動,海里停著不少船,環(huán)境很好,像個碼頭。旁邊隔海就是五四廣場,因為大霧的原因,所以看的不是很清楚。五四廣場不大,最著名的就是“五月的風”的雕塑,中國紅顯得無比熱烈、激昂。
接下來就是八大關(guān),這是我對整個青島最有好感的地方,這里其實是居民區(qū),建筑也都是獨立院落別墅,風格都是歐式建筑。八大關(guān)現(xiàn)在有十條縱橫交錯的道路,每一條路上都會有不同種類的植物,有紫薇、雪松、海棠等等,住在這里的人一般也是富人。這里像是天堂,環(huán)境之好無法形容,走幾步就會看到情侶在拍婚紗照,名副其實的“中國最美城區(qū)”。最為出名的公主樓、花石樓也都在這。逛了好久,接著繞海濱步行道走,路過了第一、第二海水浴場,也就是俗稱洗海澡的地方,海灘的礁石上有很多拍婚紗的情侶。走過了魯迅公園前邊就是小青島,小青島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小島,可以看到周圍全景。走累了,正好路邊有家餐廳,進去買了一瓶最純正的青島一廠原漿啤酒,坐在遮陽傘下吹海風、喝啤酒,很愜意。
路過軍事博物館就到了青島最出名的棧橋,到青島必去棧橋,這不是什么絕美的景區(qū),它只是一個碼頭,卻因為歷史地位的緣故,永遠排在青島首位(日本和德國都是從棧橋登陸的青島)。棧橋不寬也不長,就這么安安靜靜地臥在海里,游客很多,走一圈也就十分鐘,讀不懂歷史,只能好好地看看它。
下午4點,出發(fā)去青島火車站,這個被譽為中國最美的火車站之一,青島站離棧橋就十多分鐘的路程。青島站不大,是一座二層樓的德式建筑,有點像總統(tǒng)府,有三個進站廳。它不像其他一線城市火車站建得那么時尚、現(xiàn)代化,青島站給我的印象是干凈、古典、低調(diào)、萌。
順著地圖,去了劈柴院,第一次知道劈柴院就是文章最開頭說的黃渤主演的《青島往事》,電視劇里王滿倉的岳父家就坐落在劈柴院,故事也是從這里開始的。來之前,我以為劈柴院就像是電視劇里的那樣:有店鋪、有旅店、有戲臺、有百貨鋪子。到了之后才知道,如今的劈柴院就是一條不大的小吃街,和濟南芙蓉街一樣,很小很窄,只有一條主干道。沿道都是賣各種海鮮的飯店,偶爾會有小吃店、冷飲店、紀念品商店等等,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后來知道劈柴院里大多數(shù)游客都是外地的,本地人基本不去。去的那天是5點左右,人很少,估計晚上應(yīng)該會很熱鬧。買了一套精美的明信片和一本蓋章本,出發(fā)去中國海洋大學。
順著老街道前往海洋大,一路上周圍都是幾十年前的老建筑,這是老城區(qū),住的也都是些退休的大爺大媽。一路上經(jīng)過了許多名人故居,比如:老舍故居、童第周故居。海洋大主校區(qū)很大,也很漂亮,山東大學是現(xiàn)代化的校園,而海洋大充滿著古典的氣息。因為青島海拔不一的原因,校園里有很多段道路都是上下坡,路邊都是古樹和很多老樓,校園里綠化密度很高,因此環(huán)境和人文氣息很足。這個季節(jié)學生還沒有離校,一路上遇見很多學生,精神風貌的確是不同于普通大學。沿著路標提示,去了幾處標志性的場所,最后出了正大門。和山東大學一樣,海洋大正大門也是非常低調(diào),校門很小,墻上只豎有一塊木牌寫著校名。
2016.6.28(青島信號山公園、德國監(jiān)獄舊址、天主教堂、基督教堂、迎賓館、臺東)
今天還是一個人的行程。早上8點出發(fā)去市北區(qū),10點開始第一站——信號山公園。第一次知道信號山也是在《青島往事》里看到的,和現(xiàn)在的信號山不一樣。信號山是性價比很高的景點,山不高,海拔只有98米,不到20分鐘就能登頂,它奇特之處就在于山頂上有三個“蘑菇頭”一樣的信號塔,很萌,登上最高的塔有旋轉(zhuǎn)觀光臺,可以俯瞰青島景色。今天很幸運,沒有雨也沒有霧,所以我成功的看到了青島,這也是我來青島一天多第一次這么真實地看到青島。建筑都是歐式的,排布亂中帶有整齊,綠化面積很大,所以建筑就像建在森林里,像是童話里的城堡。信號山附近的建筑都是古歐式建筑,而遠處的都是現(xiàn)代的高樓大廈,青島的建筑特色是其他城市學不來的。
出了信號山前往德國監(jiān)獄舊址,這是當年德國殖民青島時所修建的,用來監(jiān)守中國、日本等犯人。這里是近代翻修過的,所以不是很老舊,建筑風格是傳統(tǒng)的德式建筑風格,很漂亮,我在想在這里當犯人不是一種享受嗎?舊址分三部分:陳列館、仁字監(jiān)房、義字監(jiān)房,后兩者都是四層樓,很大。陳列館里真實地記載了當時社會的動蕩不安,也展示了許多真實的刑具、物件。仁字監(jiān)房是復原后的,有值班室、訊問室、辦公室、會客室,剩下的全是監(jiān)牢,期間也關(guān)押過幾位名人、作家。義字監(jiān)牢不對外開放,所以只能在一層參觀一下。
離開德國監(jiān)獄舊址下一站是天主教堂,這是一個很美的古教堂,充滿了歐洲古典的氣息。教堂前邊是一個大廣場,有很多拍攝婚紗照和錄制旅行節(jié)目的人。廣場上熱鬧非凡,帥哥美女如云,這的確是個好去處。
接下來是基督教堂,兩者相聚差不多2公里,一會就到。基督教堂也有很多年的歷史了,這個教堂是收費的,不過很值,基督教堂也是古歐式建筑,像童話里的城堡,同樣有不少拍攝婚紗照的情侶。這個教堂有三層,門口的圣經(jīng)可以免費閱讀,一層很涼爽,是禱告的大廳,樓上會傳來教會歌曲,坐在這里很安詳、很享受,我不爭氣地睡了半個小時。爬到頂層可以看見樓下院子里的場景,以及遠處的大海。這個教堂現(xiàn)在作為參觀景點,應(yīng)該不再使用,但處處充滿宗教、藝術(shù)氣息。
坐上公交車直奔臺東,這是青島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一條主干道有很多條分支,但是布局相當整齊。整個商業(yè)區(qū)里都是步行道,沒有機動車進入,所以人很多,剛到臺東就下起了小雨,沒有帶傘,順勢進了一家新華書店買了本青島本地出版的書。出來時雨已經(jīng)停了,人又多了起來,沿路走了一圈,買了小吃和冷飲坐在椅子上解決。我和旁邊的老大爺聊了一會,眼睛沒離開過他牽的博美,很漂亮的一條狗狗。對了,山東養(yǎng)狗的人很多,不管是濟南還是青島,只要有人的地方,少不了名種狗狗,對于我這種愛狗的同學絕對是一種享受。
回到小姨家5點多了,路對面是家地下超市,進去給老爸老媽買了很多青島特產(chǎn),還有最純正的青島老酸奶。晚上同學回來了,小姨一家熱情地招待了我,買了海鮮、青島袋裝原漿啤酒,我和叔叔阿姨邊吃邊聊邊喝一直到10點多,聊了很多,心情很爽,答應(yīng)他們幾十年后帶上老婆孩子回來看他們。山東人好客的性情打動了我,很熱情,很實在,謝謝你們!
2016.6.29(青島嶗山、青島北站)
今天是山東之行的最后一天,青島依舊大霧,就要離開了,心情很不舍。我把最后一站留給了——嶗山,這是青島排名第二的景點,希望能畫一個完美的句號。叔叔說嶗山很大,三天都玩不完,剛開始不相信,到了之后才相信。嶗山不愧是海上名山第一,海拔不算高,臨海,不僅有山的景色也有海的景色。嶗山非常大,周圍的村子就有好幾個,我們只玩了一部分。到那里已經(jīng)9點了,順著山路向上爬,因為幾天前剛從泰山上下來,所以覺得其他所有山都是渣渣。事實可不是這樣,這天霧很大,又因為嶗山臨海的原因,我們就像走在仙界,感覺是在爬廬山。越到山頂霧越大,能見度只有10米遠,天氣也不是太熱,但依然是走走停停。嶗山有它自己的特色,縹緲、清秀,可能是因為嶗山道士的緣故吧,山里有不少道觀,比較出名的是上清宮、明霞洞,一般游客都是去的這條路線,山里都是古樹,再加上大霧,有點像《笑傲江湖》里的場景。差不多兩個小時不到,我們就爬到了山頂,山頂上有瑤池,因為天氣原因也沒有看到,當然海景就更看不到了,有點遺憾。山頂有塊巨石,寫著“嶗山頂峰”。我們沿另一條路下了山,下到山底1點了,坐公交回家。路上霧散了,我也終于看見了嶗山和海,真的很美,很知足了。
酒足飯飽回到家,洗完澡收拾一下已經(jīng)快6點了,準備乘地鐵出發(fā)去北站。越到離開的點越是不舍,舍不得走,舍不得離開,有點難過。
故事到此也就結(jié)束了。但是緣分不會離去。一次、兩次,我也不知道這輩子會來多少次。喜歡這的人杰地靈,喜歡這的風土人情,喜歡這的高山大海。若干年后我會帶她回來,再爬一次泰山、再走一遍蓬萊閣、再聽一次黃海、再浪一整遍青島。
給即將要去青島的同學的建議就是:
1.去青島盡量避開7.8月,這是青島最熱的兩個月,不過8月有青島啤酒節(jié);
2.一定要嘗嘗最正宗的山東大蔥和海鮮,準備好胃藥,小心拉肚子;
3.在青島的行程可以參考我的路線,算是比較合理的,出名的地方基本都去了,有的地方比如:石老人、金沙灘是因為景色和其他差不多,所以就沒去;
4.一定要嘗青島一廠啤酒和青島老酸奶,有機會洗次海澡。
遺憾的是沒吃到煎餅卷大蔥、膠州白菜、青島涼粉、嶗山可樂。
還有,青島酸奶和嶗山礦泉水特別好喝。
等我回來,我的青島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