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當你心茫然,去吃飯吧
當時間逐漸流逝,當我們逐漸老去,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于是,我們會發現,味蕾才是最忠誠的,最純粹的感受。
古往今來,從一國之君到無名小卒,從高雅之士到庸俗之徒,從男人到女人,從南方到北方,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每個人心中總會有一種對食物的固執追求,這就是味蕾。
中國人,總是離不開一日三餐。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人,我更是固執于始自太陽升起的那一頓早茶。叉燒包、流沙包、核桃包、鳳爪、蝦餃、干蒸、腸粉、糯米雞,無一不承載著廣東人的味蕾。廣東早點粗曠中帶有細膩,令熱愛它們的人欲罷不能。再配上一壺合心意的香茶,再好不過了。早晨的街頭隨處可見等座喝早茶的老老少少,這是一種戒不掉的癮,一種割不斷的傳承。
而我的味蕾更執著于一碗熱氣騰騰的番茄土豆湯,姥姥會用新鮮豬骨頭熬作湯底,加入主料,最后放幾顆蜜棗,再熬個一小時。時間造就了不同層次的美食,喝上一碗帶有些許豬油的濃湯,將一天的疲勞拋諸腦后,美食成就的是身心的愉悅,不可言狀的感受,也證明只有自家人最懂自家口味。奶奶做的糯米糕也是我的最愛,把糯米揉入面團,再加入我們愛吃的佐料,糯米和佐料就在沸騰的熱水的蒸汽作用下與面團融為一體,升華為晶瑩剔透的糯米糕。
甜品于廣東人而言,就像辣椒于湖南人般,是作為血液般存在的。雙皮奶、姜撞奶、綠豆沙、紅豆沙、木瓜燉雪蛤、楊枝甘露無一不是我的心頭愛。
長大以后,愛上了旅行,從烤鴨到狗不理包子,從抱羅粉到椰子漿飯,從拉面到炸醬面,從批薩到煎餅果子,從羅宋湯到忌廉湯,從馬卡龍到提拉米蘇。它們有的加個高昂,有的口感高貴,但對于我,卻終究抵不了一個新鮮出爐的核桃包,一碗熱氣騰騰的云吞面,那才是家的味道。
當你心茫然,不知何去何從,味蕾是最準確的方向針,當你心茫然,不知何去何從,去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