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的并發癥分以下幾種情況:
一.拔牙后反應性疼痛,牙拔除時,骨組織和軟組織皆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創傷造成的代謝分解產物和組織應激反應產生的活化物質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疼痛或腫脹,它是組織正常的應激反應。
【一般牙拔除術后,常無疼痛或僅有輕度疼痛,通??刹皇褂弥雇磩?,創傷較大的拔牙術后,特別是下頜阻生智牙拔除后,常會出現疼痛,一般3-5d內消失,假如3-5d后劇烈放射痛,應警惕是干槽癥。】
二.術后腫脹反應,多在創傷較大時,特別是翻瓣術后出現,易發生于下頜阻生牙拔除術后,一般于開始手術后12-24h。3-5d內逐漸消退,術后冷敷可以預防術后腫脹反應。
三.術后開口困難,術后的單純反應性開口困難主要是由于拔除下頜阻生牙,顳肌深部肌腱下段和翼內肌前部受創傷及創傷性炎癥激惹,產生反射性肌痙攣造成的。
四.拔牙后出血,拔牙后出血可分為原發性出血和繼發性出血,原發性出血為拔牙后當日,取出壓迫棉卷后,牙槽窩出血未止,仍有活動性出血。繼發性出血是拔牙出血當時已停止,以后因創口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拔牙后出血常為局部因素或護理不當引起,少數為全身因素】
五.拔牙術后感染,常規拔牙后急性感染少見,多為牙片,骨片,牙石等異物和殘余肉芽組織引起的慢性感染。發生拔牙慢性感染時,患者常有創口不適,檢查可見創口愈合不良,充血,有暗紅色,疏松,水腫的炎性肉芽組織增生。拔牙后急性感染主要發生在下頜阻生智牙拔除后,特別是急性炎癥期拔牙選擇不當時。
六.干槽癥,干槽癥在組織病理學上主要表現為牙槽骨壁的骨炎或輕微的局限性骨髓炎,干槽癥有劇烈疼痛。
七.皮下氣腫,皮下氣腫的發生可能由于:在拔牙過程中,反復牽拉已翻開的組織瓣,使氣體進入組織中,使用高速渦輪機時,噴射的氣流導致氣體進入組織,術后患者反復漱口,咳嗽或吹奏樂器,使口腔內不斷發生正負氣壓變化,使氣體進入創口,導致氣腫產生。
【皮下氣腫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無壓痛,可有捻發音,發生在頰部,下頜下及欬部較多,術后囑患者避免做鼓氣等造成口腔壓力加大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