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好好學習》檢視閱讀隨想
人經常說一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還有一句話,叫不要忘了為什么奔跑。不過世事磨練、時間蹉跎,大部分人還是忘了為什么出發。這是什么原因呢,聽了永澄的檢視閱讀,又看了成甲的《好好閱讀》一書,有感悟而發,之所以我們忘了初心,只不過是因為時間太慢,回憶太遲。
人是一種追求完美的動物,不管是做一個方案還是買東西,如果時間允許,總是會思慮再三、多方考慮,力求完美全面,往往會忘了時間限制。同時,除了那種自律性很強、時間觀念很強的人,大部分人對于時間的概念是淡漠的,只要不是火燒眉毛,總是覺得時間還是充足,所以為追求完美提供了溫床。
但是時間太慢,我們會限于細節,疏于總結,回憶太遲,往往忘記了經歷當中靈感一現的火花,淡化當時出發的立場,最終忘記為什么出發。反過來講,這也是大多數人之外的那些人取得成功的經驗。從永澄對檢視閱讀的講解和成甲書中的內容,其實可以看到一些細節。
一、檢視閱讀。
其實就是對初心的確認,當你每次思考時,只回答主要問題,明確當初的目的是啥,不用去管用什么方法、如何訂計劃、時間進度等等。
檢視閱讀的目的,并不是要看清楚一本書的細節,實際只是回答問題,建立新的問題的過程。
1、首先要考慮四個問題
這本書是講什么的?
這本書的結構是怎么組織的?
這本書講的對不對,哪里對、哪里不對?為什么不對?
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
2、其次按照五步法
看包裝:書名、主副標題、建議上架類、作者、書封、策劃機構、出版社、版次和印數
看整體:目錄、快速提煉結構、嘗試推導本書目標、序言
看細節:找關鍵詞、索引、作者強調的詞、看關鍵章節
下判斷:這是什么邏輯、是否值得深入閱讀、使用什么樣的技術閱讀
粗閱讀:保持較快速率閱讀、需要提前預估閱讀速度、關鍵是找到關鍵字
3、檢視閱讀的目的是什么?
了解整體和基本內容、產生疑問和興趣、強調:千萬不要陷入細節!
二、對于《好好學習》書中反思晨修的理解
我們都有一種感覺,一年到頭工作,在年終總結的時候,看看也干了不少事,總結一下對來年肯定有所借鑒。但是我們的總結,總是來的太遲,白白丟了很多經驗。
看書中成甲的描述,人的進步和行為的改變,往往源自反饋,也就是總結。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行為產生了什么影響,你是不會改進的。我們往往是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遇到很大的困難,把自己逼到一定狀態的時候,才會去反思。而反思日記,是把反思這個偶發的行為變成主動、持續的行為。
這里面有兩個意思:第一,反思,或者叫總結。往往是間斷的,間隔時間很長的,這樣反思帶來的效果可能很小,或者很遲。第二,大部分反思是被動的,需要環境逼迫或者偶發靈感。如果說能把反思作為一種短時間的主動的行為,那么結果會怎么樣,反思帶來很大的即時效應,且在主動的態度下,產生連鎖效果。
如果人能夠建立反思總結的習慣,就具備自我完善循環改變的條件。然后又能每天進行反思,那積累的效果與每年總結、每月總結的效果差異就不可以道里計。
所以,檢視閱讀等同于油燈,讓你看到方向,而反思如同燈油,每日循環添加,保持源源不斷的精進動力。掌握了這兩點認知,也就掌握了一些事物的基本法則。這個方法,不單用于讀書,也可用于做人、做事、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