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山桃紅花插滿頭的季節

回南天過去后,廣州的天越來越好(現在打臉了,在下雨)。每次到辦公室,望著外面滿園春色,就嚷嚷一句:這個天氣就該在戶外啊。人,總是大自然的孩子。宜人天氣,總想與花花草草相處。這是本性吧。

不過在科技逐漸掌控人類的今天,總有很多不由己。好在,還是可以想象,還有節日可以讓我們偶爾放肆。比如今天是三月三上巳節。

說上巳節,估計最先想到的該是《蘭亭集序》,再不濟也得是杜甫的《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不過呢,比起頭上“翠微盍葉垂鬢唇”這種翠玉做得頭飾(如頭圖,還是很美呀),我還是更喜歡“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的宋朝呀。”

關于宋代男男女女都好簪花的文章已經多不勝數,隨便百度就可以出來特別多,比如《洛陽牡丹記》:“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戴復古詩稱“坐中翁嫗鬢如雪,也把山花插滿顛”,陸游詩稱“村女賣秋茶,簪花髻鬟匝”。姜夔詩稱:“萬數簪花滿御街,圣人先自靈景回。不知后面花多少,但見紅云冉冉來”。

《西湖老人繁勝錄》端午節條專門講花:“初一日城內外家家供養,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梔子花之類。”“雖小家無花瓶者,用小壇也插一瓶花供養,蓋鄉土風俗如此。尋常無花供養,卻不相笑,惟重午不可無花供養,端午日仍前供養。”“茉莉盛開,城內外撲戴朵花者,不下數百人。每妓須戴三兩朵,只戴得一日朝夕。”滿城皆戴茉莉花,估計真要香得游人醉、凡心動了。

關于官家賜花“自執政以下,依官品賜花,幕士行門快行花最細且盛,禁衛直至搠巷,官兵都帶花。比之尋常觀瞻,幕次倍增,乾天門道中直南一望,便是鋪錦乾坤。吳山坊口比望,全如花世界。”

最好笑的是不喜戴花的司馬光因為皇帝所賜原因,也不得不戴花: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

花不肯呆在頭上,老是掉下來,辛棄疾也要做一首詞《簪花屢墮戲作》:鼓子花開春爛漫,荒園無限思量。今朝拄杖過西鄉。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 不管昨宵風雨橫,依然紅紫成行。白頭陪奉少年場。一枝簪不住,推道帽檐長。

你看,時俗如此呀。什么都不如:急呼桃葉渡,為看牡丹忙呀。

于是啊,時間長了,什么花配什么衣裳也是有講究的,周密在《齊東野語》里就說啦:大抵簪白花則衣紫,紫花則衣鵝黃,黃花則紅衣。

所以每次看到電視劇里古人穿著打扮都那么素,就想人家的色彩學問一大把,非得往黃土大地灰上靠,十分不對頭呢。言歸正傳,大家太愛簪花了,所以在春天這個群芳爭艷的季節,大路邊上賣花的就特別多,“以馬頭竹籃盛之,歌叫于市,賣者紛然”,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洛陽才真正成了牡丹之城。畢竟在遙遠的唐代,長安關于牡丹的書寫更盛。這種街邊賣花的景象依然存于廣州街頭。地鐵里、菜市場,姜花開了賣姜花,茉莉開了就賣一小杯茉莉,玉蘭蕞成幾朵,以最美麗的姿態出現,幾塊錢就可以把整個春天捧回家。所以每次看古文里這種:是日季春,萬花爛熳,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藍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晴簾靜院,曉幙高樓,宿醉未醒,好夢初覺,聞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懸生,最一時之佳況。就特別有感受。不過現在廣州賣花人倒不叫賣了,冬天重慶扛著臘梅到處走,若喊兩聲,似乎會真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古意。

宋之后,男人簪花慢慢得不那么流行,女人簪花依舊。因此李漁《閑情偶寄》中寫:富貴之家,如得麗人,則當遍訪名花,植于閫內,使之旦夕相親,珠圍翠繞之榮不足道也。晨起簪花,聽其自擇,喜紅則紅,愛紫則紫,隨心插戴。

所以啊,珠寶首飾都抵不得一枝春。關于珍珠與牡丹之別,《東京夢華錄》駕回儀衛條簪花注釋中所引一個故事也挺好:一日于別殿賞牡丹,妃嬪畢集,貴妃最后至,乃以珍珠為飾,以夸同輦。上望見,以袖掩面曰:滿頭白紛紛的,全沒些忌諱。妃慚赧,起易之,乃大悅。使人各簪牡丹一支,自是禁中更不戴珍珠,價大減。

皇帝對愛妃說你那白花花的珍珠可真難看呀。妃子把珍珠換掉,皇帝為她簪一朵牡丹花。自此,上行下效,珍珠價格終于降下來了。時尚達人的力量。

再補充一句,清明門上插柳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風俗。其實以前不僅門上插柳,頭上也要戴柳的,“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姐妹,一枝斜插綠云翹。”這一枝斜插,總覺得應該如去年看到的那如簪子的臘梅花。不過我們那小時候要像抗日電影中,把柳枝做成花環戴在頭上。手里拿著新出的楊樹條做成的楊哨。采摘榆錢,打槐花,聞梧桐花那香到臭的味道。春天就這樣慢慢逡巡過去了。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是的,還好,廣州的夏天雖已經要來到,但它每一天都有花在開。如同有人說宋人不重視上巳節,上巳節逐漸邊緣化,我倒覺得他們把整個三月都過成了上巳節,《東京夢華錄》,清明節后,所引的就是“三曰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宋人筆記《清波別志》,“歲自元宵后,都人即辦上池。邀游之盛,唯恐負于春色。當二月末,宜秋門揭黃榜云:三月一日,三省同奉圣旨,開金明池,許士庶游行,御史臺不得彈奏。”每年的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金明池準時“開池”,任士庶游玩。

這一個月里,“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閉池。雖風雨亦有游人。略無虛日矣。 ”

當一個月都可以游春時,上巳節這一天的意義或許時放大了。

畢竟宋人詩詞里不乏上巳之音。比如李清照的《蝶戀花 上巳召親族》,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不過還是向往明人楊基《浣溪沙 上巳》里描述的一副祥和景象:軟翠冠兒簇海棠,砑羅衫子繡丁香。閑來水上踏青陽。風暖有人能作伴,日長無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23評論 6 535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40評論 3 420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856評論 0 380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175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3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21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83評論 3 443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33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82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91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67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18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1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32評論 0 27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8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94評論 3 394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7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一提到三月三,耳邊就回響起這動聽的旋律來,但是關于三月三,我們又了解多少呢?在大多...
    霜月寒煙閱讀 4,236評論 5 7
  • 捏泥人也是一種藝術,但今天我捏的不是正宗的泥人,而是橡皮泥。 如果是泥土的話拿到家里會被媽媽罵的,在做之前,首先要...
    李豐名閱讀 686評論 2 0
  •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
    千年不死等花開閱讀 834評論 65 30
  • 過盡難關還能嫣然一笑才是大贏家 作者 王瑞 1 董美好的爸媽一點兒都不重男輕女,甚至生下了她這個姑娘,都有些欣喜若...
    瑞和她的淺島繁花閱讀 333評論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