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心士
起因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俺關注的一位作者本7秀兮在她《簡書,向錢看》一文里聲稱,決定離開簡書。
還沒來得及向她請教練字法門,想來也是遺憾至極。
我這個人,可能擁有夏目一般的“陰陽眼”,總不自覺地看到隱藏在美好中的陰暗。
今日,想做一個簡書怪象奇譚。
哎,說白了就是吐槽一下下啦。
一、廣告平臺
(1)寫作培訓班
之前調侃簡書的各位大師開宗立派,只不過是看到很多文章里,最后都冠名XXX訓練營。主頁里有部分“文章”就是聽課筆記,真的要感謝這些作者,簡直就是簡書里的活雷鋒,一朵小紅花送給你們。不過,在下想提醒一下,這些花錢才能聽到的寶貴課程,被整理成資料公之于眾,涉不涉及侵權和商業機密?請斟酌。
簡書里的確有很多大師,反而讓我困惑不已,不知道該跟誰學習。學南拳,北腿,還是詠春,抑或是截拳道還有綜合格斗呢!二十一,九十一,三六五,日更不禁讓我想起大街邊上從1寫到600的“騙局”,長時間的專注和持之以恒,最后能堅持下來不犯規的人沒有幾個吧。
有人通過課程收獲了很多,順便寫封感謝信廣告一波;也有人一路走下來,發現還是老樣子。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吶。報不報班,這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事,你高興我開心。
(2)一起來創業
偶爾會收到一些簡信,大意就是看本人骨骼驚奇,意氣風發,文采飛揚,然后,“有沒有想過創業啊?”
咦,創業,那感情好啊,以后就是企業家兼作家了,先定它個小目標,貪它一個億。
免費指導,免費資源,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鄙人這點文采,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創業,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嗎?有可行的解決方案嗎?是PPT創業,還是空手套白狼呀?
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陷阱。
我讀的書少,走過的路短,你不要騙我。
萬一是真心的,可以考慮考慮;否則,茍富貴,茍富貴。
(3)征文大亂斗
簡書里有不少的征文活動,方知征文是寫作的第一生產力。在看似可觀的獎金的誘惑下,在Deadline的督促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作者,催生了一大堆優美的華章。
征文機構大抵三類。
第一類是新建的專題,默默無聞還沒有人投稿,所以給專題漲點人氣,該類稿酬一般較低,且大多不是現金形式。
第二類是新發布的產品,其實就是借相關主題征文做產品營銷,發文、點贊、分享,效果還是不錯不錯滴。稿酬最豐,有產品相贈,有獎金可贏。
第三類可能是專業征稿,尋找好的稿子,或者好的作者。好稿子被收錄,好作者被簽約,這跟華為等公司舉辦的各種選拔人才的比賽一樣,既能通過頭腦風暴獲得優秀的解決方案,又能吸引到高精尖人才。
征文一事,作者筆力得到鍛煉,“商家”產品得到宣傳,物盡其能,各取所需,重要的是圖個開心,玩的盡興。
(4)商業互吹呀
1)評論
個人感覺一般的作品,評論里連連叫好,不得不懷疑自己,不造是欣賞水平高,還是文學水平低。還記得小學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嗎,我們需要鼓勵,同時也需要批評指正,這樣才能進步和成長。
2)公開信
偶然看到一些寫信活動,想寫而不得,因為不是組織成員。在簡書上圍觀陌生人給陌生人寫信,也是一種樂子。給別人的信,說自己的事,其實是我們彼此還不夠了解,了解得不夠深入,所以這樣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吧。
但是,書信不是公開信,悄悄話我們悄悄說,公開私人信件,必然要征得對方同意,否者實為不妥。既然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那我可以認為是“商業互吹”咯,你看,我們把彼此想象得那么完美那么好,看得我自己都臉紅。
(5)公眾號吸粉
被人夸贊文筆好,心里美滋滋;被公眾號約稿,真是樂淘淘。冷靜下來仔細一瞧,發現微信公眾號征稿啟事的套路是,先把你“拙劣”的文筆夸贊一番,然后提出征稿一事,接著引導你關注公號查看明細,最后再以“適當的”稿酬引誘。
可能如今的大號也是這么走過來的。這些公號有新號,也有幾百的閱讀量。不得不說,這是個吸粉的好辦法,不僅可以無形之中漲粉,可能的話還會約到好的作者,可謂一舉兩得。不管你真心假意,我都一并真誠致謝,你們都要加油哦。
二、相親大會
(1)我們約會吧
要問什么專題最火,閱讀和評論最多,我想應該是【簡書交友】專題了。
【簡書交友】專題本來是增進簡友們互相認識,相互交流的交友平臺,可現在慢慢多了些相親大會的意蘊,公然征友征婚,竟然還有中間代理發布資訊。厲害了,我的簡,是不是后期可以開發簡書交友APP,把線下深入交流搞起來。
簡書交友,更多的是增加曝光和引流了。
俊男靚女們,你們找到了自己未來的女朋友和男朋友了嗎?祝你們幸福哦!
(2)微信微課群
因為不小心加了一個人,所以進了一個群。所謂的寫作交流,只不過是在群里分享各自的文章鏈接,相互評閱,相互“吹捧”。剛開始也許有人會點,可久而久之,大家是會厭倦的。
特定的時候,微課廣告就亂入。簡書上有不少微課講師,俺對這個行業不了解,不知道需不需要考證和認證?也不知道講師們的水平怎么樣,會不會誤人子弟?不知道微課如何定位,又置傳統教育和培訓機構于何地?
存在即合理,自生也自滅。
當然,簡書也有“成閱閣”等優秀社團,吾輩學習之楷模也。(PS:聽說的,我也不是內閣成員)
三、新的變化
(1)智能推薦
作者梅子邪寫過一篇《哪門子的智能推薦啊?這幾天一直在看鬼故事》,而我毅然而然決定參加#新中式寵媽藝術#征文的動機,不是看中那高昂的獎金和獎品(PS:主要是中獎絕緣體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也不是要把我平凡而簡單的母親以及母愛歌頌得多么偉大感人,只因那段時日點了幾篇簡友的征文文稿,映入眼簾的就全是#新中式寵媽藝術#,索性把之前的一篇改改,來互相傷害。
另外,一直很好奇沒有了【簡書首頁】之后,每次打開簡書第一眼看到的算個啥?是新的“首頁”還是“主頁”?文章是如何被推薦到主頁的?那些流量不高,感覺平平的文章,為何就出現在了那里呢?哎,是不是我的文章也出現在你的“首頁”了?(PS:如果是記得告知我一下,感激感激)但是閱讀量不見提高啊。有時候想廣泛涉獵,卻總是呈現類似的文章,心想不如隨機推薦好呢。
這些恐怕得益于簡書的智能推薦系統,我把它稱作“狗推薦”,AlphaGo的“狗”,目前來看還比較初步,只希望它越做越好,給廣大用戶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2)付費閱讀
知識付費時代悄然降臨,付費閱讀也隨之跟風。是不是知識,值不值得付費,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有自己不定的標尺,每個人在認知和心理上也有不同的標準。
至于閱讀,喜歡,有錢就買;不喜歡,就走開。然大眾喜歡嗟來之食,若不是欲罷不能,十分必要,估計沒人會理睬。
作為普通的作者,所寫下的平凡文字,就是想跟大伙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還希望得到讀者的意見和建議。若是再加個付費,恐怕路人要敬而遠之,行文功效就此大打折扣。
(3)數據摻水
某天,我驚奇地發現,我的文章《據說,打乒乓球的男生很容易單身》的閱讀量從兩三百很快飆升,頭一次越過了1000+大關,心里高興地“當嘞個當”。
不巧,近日有不少筆者反映,剛發的文章沒過多少分鐘,閱讀量就蹭蹭地大幅上漲,一段時間后,又基本維持不動,而喜歡數卻不見遞增。高興和興奮之余,冷靜下來一想,不免有些難解和疑慮。
不知道是不是這群簡小白的文章也被推薦到了主頁,反正自己是看不到的,官方也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難免讓人懷疑簡書數據摻水,就像某些吃雞游戲給新手送雞一樣,以此鼓勵小白,繼續留在簡書“寫作”。
微信的關注和點贊尚且可以裂變,還可以在某寶淘粉。在程序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發生。
結語
對于一個在簡書寫作的雙小白,真是比較糟糕的體驗。
不過,目前不可能轉戰其他“不知名”平臺,也深知“天下烏鴉一般黑”。
就個人而言,并沒有給予簡書什么,而平臺要永久續航,可持續發展,商業化情有可原,在所難免。
偌大的江湖,也必定是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的。
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
以上種種頗有腦洞的宣傳、推銷、營銷,也讓筆者get了很多技能,漲了許多姿勢。
我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人生的套路。
往后仍然會堅持在簡書寫作,至少它簡潔。
萬一哪天服務器崩了,或者簡書倒了(哦呸,隨口一說),記得提前發個訃告,好讓我們將文章打包轉載至別處存儲。
暫時就想到這么多,以后有新的想法再來補充。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啊。
后話:
想不出一個好標題,哪位大神給想一個,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不知道我的發現,你有沒有發現。新的發現,歡迎補充。
喜歡就點個關注唄,不喜歡也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