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信再一次占據了行業熱議的榜首,先是一個官方出品的我和微信的故事H5活動,再加上一場張小龍首次對外的演講,對于國民級產品,這種關注度還真是一般產品比不得。此前張小龍一篇長達八小時的內部培訓文稿流傳出來后被眾多產品經理奉為圣經,現在他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產品觀叫好產品要用完即 走,甚有意味的一句話。
1、每個產品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場景
很多產品想把自己打造成世界的中心,我們恨不得用戶24小時在我們的產品里游蕩,把用戶吃喝拉撒睡的時間全部占去,拼命讓用戶爽,一直到爽到虛脫。
用戶需求的滿足分為兩種:一種是特定需求的即時性滿足,另一種是為消耗時間的非即時性滿足。
比如搜索,用戶使用是為了快速準確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所以百度內部對于搜索業務的一條重要評價標準是翻頁率,即當用戶需要鼠標下滑、點擊下一頁等操作時,搜 索引擎并沒有提供給用戶想要的信息,所以才需要用戶增加操作行為,翻頁的次數越多即反應搜索體驗越不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第一頁的首屏,提供給用戶最想 要的信息,然后用戶點擊跳轉進入相應的目標頁面,搜索引擎已經滿足完了用戶需求,請問如果不離開還要干嘛?
比如輸入法產品,搜狗內部對于輸入法體驗好壞的標準是首選率,即用戶輸入完拼音之后第1個候選詞正好是用戶想要的,減少用戶的翻頁選詞成本是搜狗這些年從技 術、運營兩方面一直在提升的,這就是搜狗輸入法最強大的競爭壁壘。輸入法,對于用戶來說的確是裝機必備,但又是一個很容易被用戶忽視的產品,好的產品體驗 就是體現在無形中,不會跳出來怒刷存在感,但當沒有它的時候又會感覺到超級不適應。這種產品,需要用戶整天停留在上嗎?不需要。
這種特定需求即時性滿足的產品多半是具有明確的工具屬性,用戶用你就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工具產品好壞直接與效率掛鉤,能提升效率的就是好工具,反之就是渣 渣。微信,交流溝通的工具。百度搜索,尋找信息的工具。去哪兒,訂機票酒店的工具。餓了么,訂外賣的工具。查找信息、商品下單、即時溝通,對應的正好是 BAT三家的「連接人與信息」「連接人與商品」「連接人與服務」
非即時性需求滿足是什么呢?多體現在內容產品和游戲上。常見的產品類型包含電子書、小說、音樂、視頻、手游。用戶通常不是為一個具體的特定目的使用,更多地 體現在為消耗時間上,比如睡覺前看個視頻,上班路上戴上耳機聽音樂,學生上課時看個小說,諸如此類。看視頻聽音樂看小說這些并不是在場景下必須得做的事 情,而是一種備選項,比如睡覺前除了看視頻也可以看小說看書還可以玩游戲。
即時性場景下,用戶使用完后留下沒有意義。非即時性場景下,用戶使用完之后很難再留住。
微信這種龐然大物的生態型產品早已不局限于單一場景,聊天溝通的部分屬于即時性場景,而公眾號、朋友圈則屬于非即時性場景。即時性場景的功能使得用戶愿意使用它,非即時性場景的功能則讓用戶愿意停留在微信上更長時間。
2、張小龍說的用完即走并不是就不要黏性了
從他這段話里,歸納出來這么幾個案例:
汽車的用途是出行、到目的地,而不是吹空調;朋友圈的用途是查看朋友動態、跟朋友互動,而不是看雞湯、接收營銷信息;微信不鼓勵加太多好友,防止用戶獲取并處理太多信息;公眾號下發消息有限制,防止用戶接收并處理太多信息;對朋友圈的誘導分享有限制,因為在自己獲得好處的時候會對別人造成困擾;
這里面沒有一條跟不要黏性、不需要抓住用戶、不綁定用戶有關。實際上,你發現微信在有節制的功能設計之后,黏性是提高了的,因為產品價值更高了。
3、張小龍的意思是有節制
再看剛剛的幾個例子,都是我們可以放開限制、快速擴張、增加更多功能,但我們很節制的例子:
微信本可以直接一鍵導入大量聯系人,能快速積累海量的注冊用戶(眼前的好處),但也許會讓用戶通訊錄太冗雜,信息處理有困擾,朋友圈體驗也糟糕(長久的壞處);公眾號本可以放開限制,能夠在朋友圈產生更多的文章、消息(眼前的好處),但會導致用戶接收的消息太多,同樣無法處理(長久的壞處);朋友圈的誘導分享如果不管控,那朋友圈的活躍度絕對能翻十番(眼前的好處),但會跟傳銷一樣,逐步傷害到用戶的體驗(長久的壞處);
所以張小龍的本意應該是:大家做產品,或者說微信做產品的思路,應當是要有節制,不要只關心當下的好處,而看不到未來的壞處。這些長久的壞處,就是硬塞給用戶的讓用戶不會用完即走的產品功能所帶來的。
4、解決需求和制造黏性的區別
說到根本上,就是張小龍提到的,好的產品不是要黏住用戶。當然他后面半句很容易讓人有誤解:盡量讓用戶離開你的產品。其實并不是讓用戶不用你的產品,用完即走有很多種:
用了一會兒不爽,走了;用了一會兒沒感覺,走了;用了一會兒把問題解決了,走了;
張小龍提到的只是最后一種情況。解決用戶的剛需,讓用戶能解決掉問題是產品根本的價值。強行栓住用戶,這樣的黏性意義不大。
比如:O2O 大戰里,你上門按摩并不是讓你舒服就完了,還要強行告訴你,分享給別人會有獎勵呀,跟你說做什么樣的事情能夠有優惠,甚至推薦買什么保健品。好的上門按摩是什么?就是我約了一次服務,你按時準點到了、很好地給我做了、我爽了,這次產品使用就結束了;你上門送外賣并不是讓你快速收到外賣,還要強行告訴你,分享給別人會有紅包獎勵滿減,跟你說怎么購買什么時候購買能夠有優惠,甚至推薦買什么套餐的搭配品。好的外賣體驗是什么?就是我點了一次外賣,你很好地給我做了、按時準點到了、我吃了爽了,這次產品使用就結束了;還有打車等等。
這就好像理發店里,好的產品是,我來理完發,我爽了,我滿意了,我就走了。而不是我理發的時候聽你給我推銷會員卡,不是我理完發你非要讓我試試大保健。
用戶在使用你產品的時候,希望聽到的是讓我來幫助你解決問題,而不是不斷地給用戶制造提供其他可選擇性行為。你只要快速地為用戶解決問題,那么用戶下一次還有問題的時候就會想到你,那么你的粘性就產生在這樣的無形中。